年还没有过完,关于压岁钱的话题已经成了媒体热议的话题之一了。
“压岁钱”从何而来?一说是源于古代“压惊”。说是太古时有一种凶兽叫“年”,隔365日后之夜,就要出来伤害人畜、庄稼。小孩子害怕,大人则以燃竹响声驱“年”,用食品安慰小孩,即为“压惊”。年久日深,便演变为以货币代食物,至宋便有“压惊钱”。据史载,王韶子南陔,因被坏人背走,于途中惊呼,才被皇车所救,宋神宗即赐了他“压惊金犀钱”。以后才发展为“压岁钱”。
如今的压岁钱早已变了味,送压岁钱让回家过年的年轻人压力山大。今天听广播说,有的地方200元都送不出手,反倒新加坡的孩子,得到几块钱的压岁钱已经是欢欣鼓舞了。
我们家压岁钱的情况还算一般。儿子是大家庭中唯一还在上学的,因而能得到压岁钱也是顺理成章。外甥新婚第一年,用大哥的话,今年是头一年,也要给的。年初二,二堂姐从苏州吴江带来准女婿让我们“评头论足”,更是要给啦!二堂姐笑说:“我们没有这个习惯的,不要啦!”可还是推让不了。
第二天,二堂姐也匆匆准备了三个红包,南京的三个大孩子,一人一份。上午去了姐姐家,下午去了新街口后就开车回吴江黎里了。
下午我和儿子回家,得知二堂姐离开前,发现包里有一只装了钞票的压岁钱纸袋,她意识到送出去的三份压岁钱中有一只是空口袋。由于要赶回家去,只好将红包放在大哥那里,让三个大孩子自己检查一下,谁是空的谁就补上。
儿子从小就对钱的意识不强,得到的压岁钱都是丢在抽屉里,不会去清点的,只有在用的时候才会取出。我让儿子去检查一下。果然,他中了彩。
我给二堂姐发了个短信:
强强刚刚打开你给的红包,里面有四个字:谢谢惠顾!O(∩_∩)O~
2012-01-29 20: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