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我想讲一个关于pudding小姐的故事,一直想讲,但是苦于没有自信能公正的把它讲出来.
Pudding小姐27岁,是个各方面都普普通通的女人。为什么叫她Pudding呢,因为外表看似坚固,实则非常柔软且易碎。Pudding从小到大生活不算优越,但也称得上宽裕,家中有个小她5岁的弟弟,很遗憾的是,这是个相对重男轻女的家庭。Pudding每每受到不公正待遇时,小时候会想等她长大了就离开这个家;长大后会想这是时代造就的错,不能责怪父母,而且他们对她只比对弟弟差了点,总体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
Pudding给我的感觉是个蛮有竞争意识的女孩子,虽然看起来是个柔软的胖子,但是里子里就是个固执的小孩,甚至有点偏执。俗话说的好,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所以Pudding和父亲的关系明显比母亲好。也正应为这个关系Pudding从小到大显得有点老成且男孩子气。
Pudding的学生时代没有太多精彩的事情要讲,她始终贯穿着父亲送给她的一句话生活,默默无闻是最好的。所以即使在学校里有些名声,也并不是出自她本意,甚至对于那时的她来说是和她的生活宗旨有些许的背道而驰,有那么一丝丝的困扰。
Pudding的改变可以说是从大学开始说起,那个时候Pudding高考失利,她觉得世界抛弃了她,所以选择去了中原地区上学。她从齐耳短发蓄成了过肩长发,从默默无闻的角落走到了阳光底下,感觉并不坏。在快毕业的那一年,Pudding因为一个凑巧的机会去兼职,这给了她的人生一个新的开始。因为工作的关系,毕业的次年被调到了上海分公司。那个时候Pudding告诉我,她很激动,也很胆怯。虽然在大学里成长了许多,但她依然还是那个习惯默默无闻的小女孩,依然喜欢看书,喜欢听老歌,喜欢一个人漫步在无人的街道,虽朋友两三,但是依旧保持着安全的距离。
在上海生活得三年其实不算辛苦,一开始的不甘和委屈在她的努力下变成了从容和自信,那时的她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希望,觉得自己可以创造更好的未来,甚至可以回报给那些照顾过她的好心人一些些恩惠。她想过,遍地是机会的大上海也可以给她留有一席之地。。。然而计划的美好在来上海后的第三年划上句号。我问Pudding,你就这样回去了吗?会后悔么?Pudding用她一贯的老练态度告诉我:这都是自己的选择,后悔什么,说不定以后比现在更好呢。感觉这话好像不止对我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