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论语第13天,论语共读,一天不落。
读论语 诵经典 品人生
【原文】
4.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篇
【翻译】
孔子说:“居住在有仁风的地方才好。选择住处,不居住在有仁风的地方,怎能说是明智呢?”
【解读】
这是论语第四章的第一句话,意在告诉我们,一定要能够努力和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这才是美好的事情、明智的事情。
孔子强调了外部环境的重要影响。在他看来,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外部的人文环境密切相关。因此,他就居住的环境的选择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只有与德行高尚的人在一起,才能在耳濡目染之下培养出高尚的情操。
【启发】
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古时候孟母三迁是有他的道理,就是当他发现他周围的这些环境,给孩子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的时候,赶紧搬家,搬到一个能够给孩子带来更好教育的地方。
貌似跟现在找学区房有一定关系,但是找学区房只是找了一个上学的捷径,实际上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讲,真正的学区房永远都是你的父母。父母如果能够有仁爱之心,对孩子的影响其实才是最大。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孩子会在与父母的相处中,努力向父母靠近,所有你希望孩子做的,父母首先要去努力做到。
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在现实生活中,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决定着你今后的人生会怎样,甚至能改变你的成长轨迹。有句话说得好:你是谁并不重要,关键是你和谁在一起。所以孔子讲如何识人的时候有一条就是看他安住的生活方式,结交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志趣?
如果把一个人的高低层次比作爬山,当你在山脚的时候,看到的是山脚的草木;当你爬到山腰的时候,领略到的是山的气派;而当你有实力居于山巅的时候,便可以一览众山,俯瞰天下。
山还在那里,变化的只是我们的高度。所以希望大家能够与优秀的朋友为伍,放大格局和看问题的高度,你的人生态度也将更加豁达。
孙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