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厌学了,厌学是一种情绪,一种心理状态,是学生对学校的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等心理状态,是消极对待学习的态度。厌学的学生可能还在学校艰难地坚持着学习。常表现为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走神,或是迟到旷课。不遵守课堂纪律,不服从老师安排。有的孩子还会翘课,逃学,学习也都是在老师和家长的管教下被动进行。
孩子拒学了,即拒绝上学,长期呆在家里,父母知道,基本不会存在严重的反社会行为。长期厌学的孩子很容易在突发事件下演变成拒学孩子,彻底呆家里不去学校,不出家门,迷恋网络,睡眠黑白颠倒,亲子关系不良,不见亲朋好友等一系列退缩行为。据统计,拒学的孩子学霸占大多数。
从成就动机上来说,厌学的孩子可能处于低学习动机,目前获得的成就还能维持继续学习。而拒学的孩子则处于低学习动机,低成就状态,所以彻底丧失了学习兴趣,自信心没有了,自我价值感丧失,自我效能感降低。
下面我从心理学视角着重说说孩子拒学形成原因、表现和一些应对方法吧。
形成原因:1.社会方面 目前全社会重视教育程度大家有目共睹,尤其是家长和学校更是注重学习成绩,担心孩子没有好成绩就没有好的大学可上,将来就不会谋到一份好职业,担心孩子未来生活的品质,这种焦虑常常会传递给孩子,影响他们的情绪。再从小范围的家庭关系来说,父母的教育理念是否一致,是否能理解和接纳孩子学业上的艰辛和苦闷?家庭成员是否和睦友爱?否定的答案会使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得不到理解和支持,缺失外在的支持力量。同时还要注意校园霸凌事件对孩子造成的伤害。
2.心理方面 有些孩子受到不良认知所产生的负性情绪的影响,呆在抑郁、焦虑、恐惧等情绪之中,有些还会受到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的影响,而家长和老师却不理解他们,长期处于负性情绪之中,这会影响到孩子的记忆思维和专注力,不利于孩子安心努力地学习。
3.生理方面 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孩子,容易出现头晕头痛、胃痛呕吐拉肚子、胸闷惊颤、感冒发烧、失眠嗜睡等生理反应。尤其要警惕一些神经发育不良的高智商孩子,比如阿斯伯格症,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孩子,他们一些行为不被老师同学甚至家长理解,出现学校群体生活适应不良,导致退缩行为发生。
4.人格层面 易感性是一种稳定的特质,更多的是遗传素质,即与生俱来的。这些拒学的孩子大多具有追求完美、敏感脆弱、自我谴责、讨好别人的特质。他们认为学习要么做个学霸,定一高目标,在达不到目标时,感到严重受挫,容易自暴自弃,选择不再努力,在家躺平,不再去学校。
拒学表现从行为上来说,上学前容易表现出恐惧,哭泣,惊慌,抱怨,自我折磨,比如:揪头发,坐立不安,在家来回走动,一会儿头疼,一会儿腹疼,拉肚子,呆卫生间半天不出来,上学时间早就错过了,只好呆家里了。从心里来说呆家里又很苦闷,烦躁,只好刷手机,时间长了也无趣,所以情绪时常波动,也想走出困境,但一遇到困难就容易感到挫败,又想放弃,并由此感觉每天有气无力,毫无价值感,很难再驱动起来。从人格上说,去人格化了,不断退行,就是生理年龄越大,心理年龄越小,但凡感觉不爽,就寻思放弃,也想做事情,却不能持久。特别在家庭关系上,一方面觉得愧对父母,想让他们高兴起来,另一方面却不愿付出持久的努力,并不断合理化,慢慢地也去道德化了,从前那个积极上进,尊敬师长的孩子不见了。从更深层次上来讲,对于拒学经常割腕孩子来讲,是成功获得一种掌控感,这也是一种成瘾行为,刷手机成瘾,控制父母成瘾,开辟一切有利于在家躺平的道路成瘾。
孩子拒学行为如果得不到适当的干预,这种步步低的状态将会持续发展,逐步丧失社会功能,发展为回避型人格障碍,像日本的那些“茧居族”,也是我们所说的“啃老族”。
那么如何应对拒学孩子的持续发展呢?
这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 :对于已经被精神科医生确诊的中度以上的抑郁焦虑或者专注力缺陷等的患者,应该听医嘱,适当服药,改善情绪(药物不能完全改善认知和行为)。
其次:改善家庭氛围,改变不良沟通模式。父母要认清问题的复杂性,理解接纳孩子,同时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降低自己的焦虑水平。与孩子交谈时要温柔而坚定,摆事实讲道理,一事一论,尽量讲清楚。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只说现在,不追问过去。让孩子能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体会别人的感受。
最后,最最重要的是要在孩子们身上寻找力量。
1.挖掘优势(淘宝),相信每个孩子都自带资源,用心去发现他们每一个细微的优点,比如孩子很善良,对于某些地方遇到的大灾大难愿意捐款;比如孩子之前是个善于专研的孩子,家里新购的电子产品请教孩子帮忙操作;比如孩子一贯遵守交通规则等等,实时适当的给予强化,让他看到自己的优点,看到自己的价值。
2.细致的行为训练,找回成就感。烦躁时进行放松训练,控制情绪,可以安排跑步,俯卧撑,引起向上等运动训练,也可以听听歌,看看美剧,吃吃美食,偶尔去旅游下,努力改变单一的睡觉看手机模式,学习有话主动说,有话好好说的沟通模式。
3.更加灵活的学习模式,善于变通。孩子可以先在家里每天学习一定时间,看看书,做做题,也可以请家教到家里来上课,慢慢适应后也可以到外面机构去上课,做好学习和复学计划。直到可以去学校上课。
4.更多的等待认知的改变。让孩子明白自己“超我”太强大,只想当学霸,“本我”也强大,只想躺着舒服,玩得自在,“自我”太脆弱,没有遵守现实原则,去协调“超我”和“本我”,做到该吃吃,该睡睡,该努力学习时努力学习。告诉孩子只管努力去学习,成绩自然会有提高的。还要教会孩子改变一些归因问题,是自己的问题要勇于承认,勇敢面对,思维方式要灵活,不僵化不纠结,学习方式要优化,争取功半事倍。
希望这些内容对陷入厌学拒学困境中的孩子以及家长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