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读书,读圣贤书,读名人传记,特别受用,它可以平复急躁的内心,缓和急功近利的心态,熏陶培养良好的性格,提供高尚道德情操的指向。
留侯,即辅佐刘邦建立汉王朝的张良。他抱负甚大、志向高远,所以能做到“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我没有成就丰功伟业的梦想,但是我有不负韶华的目标。望着北上广同学收入丰厚,眼界开阔,游历各国,我不无羡慕;看着同事高升,我内心也波涛起伏。我也在思考,我也在纠结,是否要进企业,是否要考取更好的职位?面对别人的对比,是否也要证实一下自己有能力在同样的道路上可以跑得更远?但是然后呢?貌似只是换了个围墙。内心渴求的是换种活法,环境终究是外因,其决定性影响的是自己内心的想法。心若不自由,到哪里都是囚笼。
在我读书的过程中,我慢慢的开始摆脱焦虑。比如,当领导在我休息的时间安排工作时,我不再那么惶恐,我学会了用聪明的方法来申诉自己的权益,也学会了用包容的态度缓和自己的抗拒,学会用感恩的态度看待环境,也学会了用“不惹事,事来了不怕事”的态度处理事情。倘若没处理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也会用苏洵的“无所顾,有所恃”来安慰自己。
我开始与自己和解,不再逼迫自己去达到那个目标,而是将目标作为指引方向,去享受靠近目标的那个过程。达到目标是为了愉悦自己,何必为了达到目标,让自己在整个过程身心俱疲?目标存在的意义是,它是防止偏航的指引,而非达到之后就可以一劳永逸的极乐世界。这个目标实现了还会有下个目标的出现,他是平和而又进步生活的导师,指引前行。
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圯下老人黄石公在传授张良《太公兵法》之前,担心他“才有余而量不足”,所以才“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张良不是一般的豪杰,所以在刘邦被项羽困于荥阳,韩信夺齐地,请自立为假王,刘邦大怒时,张良提醒刘邦立韩信为齐王,让韩信得以发兵击楚。
日更的第36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