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义卖会,我是一年级班主任,全程“扎根”班级的摊位,帮着孩子们一起卖货。
今年义卖会,我在四年级,孩子们已经可以自己组织活动。我们也乐得轻松,可以到别的摊位逛一逛。
去年义卖会,我从一名班主任的角度看义卖会对孩子们的教育意义;今年义卖会,我从一名普通消费者的角度去了解义卖会上的孩子们。
八时许,操场上的叫卖声已经不绝于耳。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五块钱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瞧一瞧,看一看……”
一一看去,孩子们的花样还真多。
不少班级的摊位上出现了套圈游戏,一块钱一个圈,套中什么都可以带回家。这可是个一本万利的买卖,有那运气不好的,花了十块也不一定能带走其中最小的彩头。
还有班级,派出了几名推销员,去各个摊位发传单。单子虽小,却能看出孩子们制作的用心。有的推销员,硬是能将顾客从别的摊位带到自己的摊位。
更有班级,从别的班级低价“批发”商品,再高价转手给其他顾客。当然,也不乏买了高价商品的“大怨种”。
学校的操场,俨然成了一个热热闹闹的跳蚤市场。
中高段的摊位,正上演着“勾心斗角”的“商战”。
我来到一个低年级的摊位,对可可爱爱的小摊主们说:“你们可以给我推销哦”
有一个小可爱在我面前摆出了各种各样的挂链。另一个小可爱极力向我推销她的娃娃摆件。
大约记得我去年在课堂上“没收”过不少这样的小东西。在大人眼里普普通通的小挂件,可能是孩子们中风靡一时的时尚单品。
还有的小可爱,向每一个路人推销自己那可能卖不出去的商品。显然,他们还没有学会“抽奖”的小心机。虽然小脸上满是失落,但还是不轻易言弃。
小小义卖会,对孩子们来说是很有意义的。财商培养,献爱心,在校园里做买卖……相信义卖会会成为孩子们童年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