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有篇文章里不小心提到自己读过五六百本书,一个朋友看到之后表示惊奇,搞得我很不好意思——倒不是因为被人发现自己读这些书,而是自己读一本还数一本,我要是这么无聊,就真白瞎那些书了。所以这里顺便澄清下,之所以得到这个数字是因为大学图书馆的个人主页上有借阅记录,仅此而已。
朋友之所以表示惊奇,显然是因为他对“书”这种东西有不同于其它的好感甚或神秘感,所以坚持读书就被视为一种高大上的行为。(鉴于书的概念过于广阔,本文的讨论范围仅限于社科人文类书籍。)
其实,这些都是沿习他人的成见。读书,说到底和上网、聊天、打球一样,只是一种生活习惯而已。对于改变性格和命运,并无决定性作用。
读书在很多人心中种下神秘的种子,最早是来源于很小时候就听过的一句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读书能读出金钱(shi ye)和女人(ai qing),这是骗了很多人的一个谎言。在古代,读书是考试做官的最便捷道路,很多时候是唯一的道路。在咱们看来可以安身立命、慰藉灵魂的四书五经,在古人看来只是考试教材而已。所以这句俗语翻译成现代文应该类似于:《黄冈题典》中自有高考高分、新东方教材中自有出国路、《任汝芬押题系列》中自有考研政治高分。对于古人而言,这样的话当然是有道理的。但是对于现代人,再去相信这些,就有点扯了。
当然也有很多古人从四书五经中读出了人生理想价值观,但是这主要应该归功于他们自己的天赋,而书本身只是一个触发点而已,换句话说,给他们一本理论体系完备的高等数学或者线性代数,他们也能从中悟出三观来。所谓“六经注我,我注六经”,既是此意。
另一方面,读书对于拓宽人的思想深度和广度其实也用处不大。要提升人的思想,主要靠阅历。通过深厚的阅历,可以使自己切身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越来越强。但不幸的是,这种能力主要看天分,学不来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前半句是说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储备,后半句是说要将这些理论储备用于实践,所以这句话的重心在于——实践。
古人其实是最注重实践的,翻开《论语》,随便找一章,都是说要先学做人学做事学说话,把这些都干好了,有空再读读书,要是没空,就算了。
“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干完活下班回家还有精力的话,就看看书吧。)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作业虽然没交,但也跟交了一样)。
“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也算是好学了。)
……
整本论语关于读书和实践的关系可以总结为一句话:一切为了实践,一切依靠实践,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这是儒家,再来看看释家和道家。
六祖慧能是个大文盲,但浑身都是慧根,凭借一首“菩提本无树”的偈子干掉博士研究生神秀、接下五祖衣钵,也立下了佛家“不立文字,见性成佛”的规矩。文字尚且不立,更何况读书乎。其实佛家更流行棒喝,就是吓你一跳,遇到粗暴的师傅可能会真的给你当头来一棒,多暴力的教育方式!
我曾一度疯狂迷恋道德经,花了大半年的时间细心揣摩、背诵其中的每一章节,最后得出结论:整本道德经,对于现实世界的看法归结为一句话,就是无,所,谓。穷富无所谓,宠辱无所谓,人生无所谓。这些都无所谓,读书这种小事,当然也无所谓。
如果说读书前后,人真的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它可以提供给你多种的思维方式,让你遇到事情时,不会用单一的一种视角去看问题,而能够换个视角、换个方式,仅此而已。而要实现这些,和别人聊天才是最好的方式,而读书,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