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招募会员,首次开通送一个月免费会员,点此链接即可开通
很喜欢塞涅卡的一段名言:
生命并非短促,而是我们荒废太多。一生足够漫长,如能悉心投入,足以创造丰功伟绩。
然而当生命被漫不经心地挥霍无度,被浪费于无聊琐事,最终达到万劫不复的终极之时,我们才会幡然醒悟,原来在浑然不觉中,生命已经逝去。
赐予我们的生命并非短暂,是我们自己的作为使然。上天所赐不薄,是我们将它浪费虚掷……若能妥善安排,我们的生命将是万般悠长。
变老太早,变聪明太晚。的确,并非人生短暂,而是一个人觉醒太晚,数十年光荫匆匆而过。
然而,孔子说过:你我皆可活两次,顿悟再无来生之时,前尘方逝,今生方始。
虽然,我们绝大多数只是普通人,过着普通的人生,但是,我们一样可以追求快乐幸福的人生。
就像艾德·拉蒂摩尔所说:
当你能运用你的技能去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并获得报酬时,那就是幸福的生活。当你对它也充满热情时,这就是一种召唤。这种感觉几乎是神圣的。
与其昏昏噩噩过一生,我们何不追随内心的激情,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刻意练习,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也许有一天,我们也能像巴菲特一样“跳着赐踏舞”去上班。
1.追随你的激情,你也可以“跳着踢踏舞去上班”
《复利:全球顶尖投资者的31节认知与决策思维课》中有一个观点:对投资者来说,对终身学习有强烈的热情是一种持久的竞争优势。成功投资者与平庸投资者的区别在于热情。
巴菲特在2012年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被问到其他人如何能像他一样“跳着踢踏舞去上班”。他给出的答案是:
“追随你的激情。我总是告诉大学生在考虑是否接受一份工作时,先要假设你是一个财富自由的人。”
他认为,这样做能给一个人的工作带来无人可比的活力。这就是激情的力量。
“事实是,很少有人真正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激情,所以当你这么做时,你真正脱颖而出的概率会超过你的预期。”巴菲特接着解释道,“如果你真的投入热情,你就会被注意到。”
巴菲特一直认为,找到自己生活激情的人是幸运的。他早年对理财的热情促使他在11岁时研读了奥马哈公共图书馆所有关于投资的书,其中有些书甚至读了两遍。
正发高塔姆·拜德所说:投资不仅仅是创造财富的过程;对于真正充满热情的投资者来说,它是巨大幸福和纯粹智力愉悦的源泉。
价值投资者会从投资的心理过程和投资结果所蕴含的知识中获得满足感。因此,与只崇拜结果的人不同,热爱过程的人自然会收获成果。
原因就像李录所说的:获得优势的唯一途径是通过长期艰苦的工作。做你喜欢做的事,这样你就会自然而然地去做,或者即使在放松的时候,你脑子里也总是想着它……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做这件自然而然的事,你就可以积累巨大的优势。
高塔姆·拜德认为:对于投资者来说,对终身学习有强烈的热情就是一种持久的竞争优势。
有句俗话说,“选择一份你喜欢的工作,你这一生就都不必工作了”。因为当你晚上睡觉时就会期待醒来,然后,迫不及待地过第二天的生活时,你就是在做正确的事。
所以,追求你的激情,这次你决不要半途而废。也许有一天,你也会过上像巴菲特一样“跳着踢踏舞去上班”的生活。
2.拥抱专注的力量----卓越的人通常只有一个追求
《复利:全球顶尖投资者的31节认知与决策思维课》中说:一旦我们找到了自己在生活中的使命,我们就需要拥抱专注的力量。
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第一次见面是在一次晚宴上,宴会的主人是盖茨的母亲,她问在座的每个人,他们认为自己人生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
盖茨和巴菲特给出了同样的答案:“专注”。他们都认为,不懈地专注于一件事,并为之投入全部激情能够带来成就。
巴菲特传记的作者艾丽斯·施罗德在书中写道:巴菲特非常专注,除了商业,他几乎不关注任何东西,包括艺术、文学、科学、旅行、建筑——这样他就可以专注于自己热爱的事情。
事实上,很多成功人士都将自己的成功归结于只专注一件事----对实现一个主要目标的坚定不移。
高塔姆·拜德认为:在一个不断被分散和割裂的想法、信息和观点轰炸的世界里,拥有专注于“重要和可知”的事情的能力是有价值的。这对投资者有重要的启示。他建议,投资者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由微观经济主导投资结果的项目上。
多年来,随着市场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以及基金经理之间争夺短期业绩的竞争加剧,投资者的投资时间范围和耐心水平显著下降。
投资者经常忽视这样一个事实:谋求最大限度地提高短期生产力,通常是以较慢但更为持续和稳定的长期进展为代价的。
然而,如今最好的投资者是那些具有行为优势的人。投资者的优势已经不在于比别人更了解某一只股票,而在于他们的思维习惯、自我约束能力以及从长远角度看待企业内在价值的意愿。
所以,像辨喜说的那样去做:选择一个想法,让它成为你的生命——想它、梦见它、使它成为生活;让你的大脑、肌肉、神经、身体的每个部分,都充满那个想法,然后不要有其他想法,这是成功的方式。
请记住:任何卓越的人,通常一生只有一个追求。
3.刻意练习----拥有蓝领心态
《财富》杂志编辑杰夫·科尔文在他的《哪来的天才》(Talent Is Overrated)一书中强调,研究表明,在任何领域,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他所谓的“刻意练习”来成就伟业。这是有关人类行为表现的一大重要科学理念。
刻意练习是一种高度结构化的活动,其具体目标是提高绩效。刻意练习需要持续的评估、反馈和大量的脑力劳动。
刻意练习的4个关键要素:
1.重复性练习。
就像作家需要写很多东西,音乐家需要不断重复弹奏练习一样,在投资领域的投资者也需要大量地练习。
2.不断收到反馈。
当你得到大量的反馈,而且这些反馈能够及时地与你的决定和行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时,学习目的就达成了;而刻意练习始于基于结果的反馈。
3.会很难。刻意练习需要大量的脑力劳动。
4.没什么趣味性。
刻意练习是专门为那些你不擅长的事情而设计的,这需要你反复练习这些技能,直到你掌握为止。
高塔姆·拜德认为:刻意练习就是要拥有蓝领心态。
丹尼尔·科伊尔在《像高手一样行动》一书中写道:
顶尖高手似乎过着迷人的舒适生活。但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他们一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在紧张地练习技艺。他们的心态并非是理所当然或傲慢;他们是100%的蓝领心态:他们坚持每天早晨起床去工作,不管他们是否心甘情愿。
正如查克·克劳斯所说:
“灵感是业余爱好者的专属。”
在刻意练习的过程中,我们会达到身体的极限和知识的边界,朝着一个“跳一跳就够得着”的目标不断接近;我们就会在想做某事时变得思如泉涌。
4.
有人说:
生活是一个从B到D的旅程,也就是从出生(birth)到死亡(death)。但介于B和D之间的C呢?就是选择(choice)。
我们的人生就是选择的问题。
选择使自己快乐的事情,带着充沛的激情和强烈的专注去追求它,并加以刻意练习, 获取成就,成为自己真正想要的样子。
写在最后,愿你我选择做真实的自己,找到自己的激情所在,专注于此,并刻意练习,成就更优秀的自己。
阅读随笔,与友共勉。
我是平原雪,爱阅读,爱写作,爱分享,以我之笔,书写生活与梦想。
如果你愿意坚持在简书深耕写作,点下面的蓝色链接,首次开通简书会员,即可加入
“简书会员福利群”
注:本活动只限首次开通会员!长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