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巴菲特的书我陆陆续续看了几本,像《巴菲特传》《巴菲特之道》《巴菲特致股东的信》等,对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有了大体的了解,但不够深入。
这本《跳着踢踏舞去上班》是由《财富》杂志的编辑卡罗尔卢米斯所编,她是巴菲特的友人兼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东,免费编辑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几十年,亲身经历了巴菲特投资的历史,对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有着深入的理解。
编者选择了巴菲特46年投资历史中《财富》杂志的主要报道文章89篇,其中包括12篇巴菲特亲笔文章,还有比尔盖茨描写巴菲特的文章,其他作者基本都是《财富》杂志的编辑。编者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和时间顺序将这些文章编辑成书,并在每一篇文章的前面增加了对事件的简介,使读者对当时的历史有总体的认识。
这本书主要展现的是旁观者在当时的背景下如何看待评价巴菲特的投资方式,对理解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有比较好的帮助。如果你觉得《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枯燥难懂,不妨读读这本书。
我对这本书最大的感悟就是书名,“跳着踢踏舞去上班”,这句话是巴菲特描述的自己的工作状态,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的工作是何等的热爱,何等的有激情!
其实,伯克希尔哈撒韦旗下的很多全资子公司,以及巴菲特重仓企业的CEO都跟巴菲特一样,七八十岁了还在热情洋溢的工作。像家具厂的B夫人,100岁了还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他们这些人很多都是千万富翁,完全用不着为钱工作,但因为对工作的热爱,他们每天都在激情洋溢的工作,为股东创造着财富。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年轻人学习。
这本书重点谈论的还是关于投资的。今天早上看到雪球上一位投资者说,“书非抄不能读也”,深以为然。很多经典投资类书籍,仅仅是看一遍,翻一遍,基本上在我脑子里留不下什么印象。唯有抄一遍,边抄边思考领会,才能有更深的理解。
下面我就把我认为书中比较有价值的段落摘抄在这儿。
只做自己喜欢的事,只和自己欣赏的人一起工作,只做自己擅长的事,投自己看得懂的企业。懂得取舍,是快乐投资的源泉。
长期投资者投资获得的利润来源只有两种,一种是企业成长带来的内在价值增长,另一种是股价从低估回归到合理带来的估值提升。
取含有时是一种守拙,就如同曾国藩“结硬塞、打呆仗”那样,用一套稳定的打不急于求成、在自己的能力圈内用自己熟悉的打法打自己擅长的仗。
有取舍之后自然有聚焦,把资源和精力聚焦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少下注、下重注,“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做投资,深度比广度重要,对少量的公司有很多了解的人,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往往远胜于对下逆很多公司有少量了解的人。
“弱水三千,但取一瓢”,投资成败的关键是你对所取的那"一瓢”到底有多深的了解。
价值投资的三种流派,第一是3G资本帝国模式,3G资本擅长通过并购来控股品牌消费品企业,主动介入公司的经管理、减成本提升效率来改盖企业的盈利能力,这种积极行动主义的投资方式,不局限于发现价值,而是直接参与到创造价值、释放价值的过程中去。
第二是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格雷厄姆关于“市场先生”、“安全边际和买就是买个业”的基本思想一直是价值投资的基石他的投资更注重低估值带来的安全边际一强调便宜是硬道理,赚企业价值被市场低估的钱。
第三是跳着踢路对是舞去上班,收集了过去半个多世纪很多关于巴菲特的优秀文章。巴菲特早期的投资方表式深受格雷厄姆的影响,以买便宜货为主、投资生涯中后期,巴菲特更注重企业的质地、生意的属性和管理层的能力和诚信,长期得有优秀的企业,做时间的朋友,赚企业内在章中价值增长的钱。
以上这三种投资方式,都是价值投资的康庄大道,都有集大成者。但是,第三种方式也许是最快乐的。之所以快乐,是因为你知道时间是你的朋友,你知道在等待的过程中,你所投资的公司的内在价值正在与日俱增。
高通货膨胀率的环境中,股票和债券一样表现不佳。在美元逐月贬值情况下,想依靠那些用美元结算收益和偿付本金的证券来状利,显然是非常困难的。
很多年来,传统观念坚持认为,股票是对通货膨账的对冲。这种主张基于的理由是,股票并不像债券那样,与美元直接挂钩,它代表着对制造业企业所有权的享有。因此,股票投资者认为,无论政客们如何操纵印钞机,他们仍然能保持其投资的实际价值。
然而,事实却与此背道而驰,最主要的原因是,经济实体中的股票和债券非常相似。
企业的本质不是交易所的抽象代码,而是具有生产性的企业。
通货膨胀率上升了,净资产收益率却没有。从本质上来说,买入股票相当于获得了拥有固定收益的“有价证券”,跟债券没什么区别。
股票的特性是部分回报用于回馈股东,部分用于投资,既可算优点又可算缺点,这取决于12%的回报率到底有多诱人。
1946-1966年间,股票投资者获得三重好礼。一是企业净资产收益率远远高于当时的利率;二是企业的大部分利润都被就存起来,以很高的的回报率进行再投资,而其他途径难以获得这么高的回报率;三是除了最基本的约12%的净资产收益率外,股票投资者还获得了额外奖励。
高通货膨胀率、高利率时代到来了,股票价格上涨趋势开始逆转。利率的上涨无情的降低了所有固定收益类投资品种的价值。企业长期债券的回报率开始回升(最后升至10%左右),股票12%的回报率和再投资特性也开始被人们遗忘了。
股票回报率长期来看大致稳定,但每年的确有波动。这种波动大大影响了投资者对未来的态度,尽管这种影响经常具有误导性。投资者认为股票风险大的另一个原因是到期日遥遥无期。
要提高净资产收益率,企业至少需要做到以下其中一点:提高周转率,即销售收入与总资产的比率;更便宜的杠杆;更高的杠杆率;降低企业所得税;更高的企业利润率。
我们对规律和逻辑保持着敬畏之心,对超过我们每个人的能力的事,我们是决不会干的。经营和投资对我来说没什么差别,没有必要为了不同寻常的结果去做不同寻常的事。
作为一名投资家,巴菲特建议并坚持,通过股市购买部分企业的价格应低于其内在价值,即低于理智的买家愿意买进该企业所有股票的价格。作为一名企业家,巴菲特最希望的是,能以不高于内在价值的价格买下整个企业。
巴菲特眼中的“好企业”要满足几个基本条件:具有较强的特许经营权;高于平均值的净资产收益率;相对较小的资金投入;释放现金流的能力。
查理芒格取得杰出成就最重要的特质是理智。
从巴菲特身上,你看不到一丁点儿的忧郁,他总是表现得精神饱满,态度积极向上。在办公室更倾向于独处。
如果你以足够低的价格购买一只股票,通常这家公司的命运会有所起伏,然而只要你能抓住合适的机会脱手就可以获得可观的收益。即使从长远来看,该公司业绩可能很糟糕,也无所谓。我称这种投资理念为烟屁股法。
时间是好公司的朋友,是平庸公司的敌人。
过去这些年,我们获取的教训是,好骑师配好马才能出好成绩,一瘸一拐的老马恐怕会有些力不从心。
另一个更深层次的教训是越简单越好,虽然有25年收购、督导及管理各类型企业的经验,我和芒格仍未学会,该怎样解决商业困难,而我们学到的是要避开它。
这一结论可能有失公平,但对于收购和投资来说,仅仅坚持做简单明了的事情,通常会比攻克复杂的难题,要获益更多。
我意外的发现是,在企业中存在着一种极其强大却看不到的力量,我们可以称把它称作“制度性强制力”。
如同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所描述的那样,一个组织会抵制与它目前方向不一致的任何变化;毫无意义的工作会不断膨胀以致填满人们的可用时间,企业的项目或者并购会不断发生并吸引走可用资金;任何领导者的扩张欲望,不管有多愚蠢,都会很快得到下属准备的详细的回报率和战略研究的支持;同行企业的行为,无论是扩张、收购、制定管理层的薪资标准,还是其他方面的措施,都会被盲目模仿。
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大量绝佳投资机会,但它们处于你的个人能力范围之外,你错过他们并不是什么罪过。
在我们看来,不论危机或者羞耻的可能性有多小,也不论额外收益的可能性有多大,这两者都很难相互抵消。如果你的做法是明智的,你必然会获得不错的结果;在大部分情况下,杠杆作用只会让事情演进的更快。我和芒格在这点上永远不会着急:相比于结果,我们更享受这个过程,尽管我们已经学会了承担结果。
我们相信集中持股的做法同样可以大幅降低风险,通常风险低的股票是那些我们非常熟悉的企业,而且在购买时,我们内心不会存在强烈的不舒服的感觉。在这里我们按照字典里的解释给风险下个定义,系指受到损失或伤害的可能性。
他们渴望找出可以衡量风险的单一统一值,却忘了一项最基本的原则,宁愿可能对也不要一定错。宁愿模糊的正确,而不要精确的错误。
对于企业的所有人来说,在我们眼中,持股人就是公司所有者,学术界对于风险的定义,实在有点离谱,甚至有点儿荒谬。
事实上,真正的投资者喜欢波动的来都来不及,这是因为市场波动的幅度越大,就会有机会出现一些好公司的价格低廉的情况。很难想象这种低价的优惠会被睿智、精明、不放过任何机会的投资人视为“有害”。
巴菲特在经营巴菲特合伙公司期间,购买股票时的深藏不露,却又相当开明的介绍自己的指导原则,即在逢低时买入股票,然后耐心持有。正如巴菲特曾在致股东的信中谈到的那样,这是我们投资策略的基石,别指望靠卖的好赚钱,而是要让买入的价格足够有吸引力,以至于卖价一般也可以获得良好的收益。
没有必要把每只股票和每次投资机会都研究一遍,你买的股票表现不如人意时,也不要过于自责,巴菲特说人生只需要挥棒数次,就要好好做准备,就能让你个个击中。
你应该投资一家连笨蛋都能经营的企业,因为说不定有一天真的会有笨蛋来经营。
当一位声名卓著,才华横溢的经理人接管一家基本面出了名糟糕的公司,最终纹丝不动的必将是公司糟糕的名声,这一点很少有例外。
他留给管理者的基本指令是,经营好手中的生意,努力创收,然后相信巴菲特,明智的进行投资。
巴菲特并不是因为他更善于计算赔率,而比其他投资者出色,完全不是这样,他也绝不是通过计算小数点后的第二位数,而取得今天的成绩的。他的投资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机会已经相当成熟,此时他才会挥起手中的棒球棒。
成功与智商无关,我相信你们会很高兴听到这一点,关键在于理智。我一向将智商和天才,看作汽车的马力,而最后输出功率的大小学则取决于理智。许多人开着400马力的汽车,却只发挥出100马力的功率,最佳状态应该是200马力的车,百分百的发挥出200马力的功率。
先选择一个你最崇拜的人,并写出你崇拜的原因及他身上的优点,然后再选出你最厌恶的人,并写出使你厌恶的地方,只要经过一段实践,你所崇拜的对象的优点,就会渐渐的成为你自己的,假以时日,就会全部成为你自己的了。
我建议你们从别人身上寻找你钦佩的行为举止,将之变为自己的习惯,同时从别人身上发现真正应该受到谴责的东西,并下决心不去做这些事情,如果坚持这么做,你将会发现你把自己所有的马力都转换成了输出功率。
成功就是快乐,快乐是我安身立命之本,我庆幸生命里的每一天都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和自己欣赏的人一起工作,我没有也没必要和令我作呕的人和合作。我跳着踢踏舞去上班,到了办公室以后,总觉得自己如同躺在沙发上绘制的天花板,这简直太有趣了。
有人说成功是得到你想要的东西,而快乐是满足于自己拥有的东西,我不知道在这一句话中哪一点更适用于我,但我的确知道自己不会去做任何别的事,我想建议你们,当你们出去工作时,要与你钦佩的人共事,在他们的组织里工作,因为这将令你兴奋。
我关注的中心是不变的东西,尽力确立一个行业或一个公司,会受到因特网怎样的损害,或者如何被因特网改变。最后我就要尽力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我们正在寻求的是可预测的东西,而在盖茨所做的事情是发现不了这种可预测的东西,作为社会的一员,我赞同他们所做的事情,但作为一名投资者,我始终以警惕的眼光看待这些技术变革。
有一个你完全信任并忠于你的人,你们有着相似的眼光,而且他具有各种不同的技能,他还能对你有所制约,这是非常重要的。
实际情况是,如果他说这么做确实很愚蠢,我知道他说的是真的;但如果他只是说这么做很愚蠢,我就当他投了赞成票。
何谓投资,它的定义很简单,却为常为人们所遗忘,即现在先投入一笔钱,在未来某个时间再拿回一笔更多的钱,拿回的这笔钱要先扣除这个期间的通货膨胀。
利率之于投资就好比地心引力之于物体:利率越高,向下牵引的力量也就越大。这是因为投资的回报率与能从国债赚得的无风险利率直接向关联。因此,如果无风险利率提高了,其他所有投资品种的价格都必须相应下调,只有提升回报率,才能保证投资者不会转而去投资国债。基本命题就是这样:投资者想在明天收获1美元,今天应该付出多少,只要先看看无风险利率水平就可以决定。
投资者往往会把自己现在看到的景像投射到未来,这是他们根深蒂固的习惯:总是朝后视镜里看风景,而不是从前挡风玻璃中。所以,在展望未来的前景时,我们对国家的未来充满忧虑和沮丧。
“我可不能错过这个大狂欢的心理”,已经超越所有基本因素,成为主导市场的重要动因。大家早已变成俄国著名心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实验下的那条狗,只要听到纽约证券交易所早上9:30的钟声,就知道有东西可以吃
你们未来的回报存在一个限制性条件:如果美国企业的利润率顶多只能达到5%,你就不能预期年投资回报率一直维持在12%。实际上,不论何种资产,它的价格的增长速度,不可能长期高于其利润的增长速度,这是不可避免的现实。
如果你比别人聪明,你确实可以逢低买入,逢高卖出,但事实上你在游戏里拿走的钱都是另一个投资者投入的。与此同时,这种零和游戏对合并后的巨无霸企业的境遇并没有丝毫改变,因为它的命运完全取决于利润,无论是现在还是直至世界末日的那一天,对于对于企业所有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企业的实际利润,这是毫无疑问的。
如果让我预测一个最有可能的回报率数字,包括增值和股息,在利率稳定、2%的通货膨胀率和高居不下的交易费用的基础上,投资者最后整体可能得到的结果是6%,我要强调一下,是整体。
投资者若想在未来的股市上获得丰厚的回报,有三件事不可或缺。第一,利率继续下跌,第二企业利润所占GDP的比重大幅提升,第三对企业前景持乐观态度。
投资的要旨不在于评估这个产业对社会能有多大的影响,或是它有多大的发展空间,而主要应该看这家公司有多大的竞争优势,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这种优势能维持多久。拥有广阔而持久的护城河的产品或服务才能真正为投资者带来甜美的果实。
我认为预见到股票长期将会发生什么事,很容易的事情。本杰明格雷厄姆告诉我们为什么:股市的短期运作像是一个投票机,而股市从长期看就像是一个称重机。恐惧与贪婪在投票时起着重要作用,但在称重时毫无作用。
20世纪的经验证明,股市非理性现象的爆发是周期性的。因此,我强烈建议那些想要好业绩的投资者,最好学会应对股市下一轮的非理性。投资者需要的是一剂解毒剂,在我看来,这解毒剂就是量化分析。如果加以量化,你不一定做的极端出色,但也不会坠入疯狂的深渊。
大量的盈利分配都照此进行,即帮手拿大头,而由既得利益家庭承担损失,还要为此特权支付昂贵的费用,或许我们应该将家庭的名字改为冤大头,更为恰当。
由于承担支付给帮手的费用,美国股票投资者总体上只能得到他们应得回报的80%,可如果他们静静地坐在家里休息,而不听任何人的建议的话,就能全部收入囊中。
如果不是因为南海泡沫事件投资造成的巨大创伤,也许牛顿会发现第四大运动定律:对于投资者整体而言,运动的增加导致了回报的减少。
我们可以将投资资产总结成三大类别,第一是以给定货币标价的投资,包括货币市场基金、债券、抵押贷款、银行存款和其他投资工具。这些基于货币的投资被认作是安全的。事实上,他们正是资产投资中最危险的部分。他们的贝塔系数可能为零,但其风险性却不容小视。
第二大投资类型囊括了那些不可再生的资产,但投资者购入的原因是希望其他人在未来以较高的价格买入。代表性资产是黄金。
第三类生产性资产,不管是企业、农场,还是房地产,这类资产应该有能力,在通货膨胀时期确保产出。只需最低水平的新增资本投入,便能够保持其企业购买力价值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