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雷雨》时,是在阳光明媚的午后,并未细读,只是草草的翻阅;再读《雷雨》时,是在一个阴雨绵绵的傍晚,这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便是繁漪。不知为何,我的脑海里总浮现着在周家深院里,她那寂寞的身影。或许是她那与众不同的个性,那是一种令人着迷的力。
《雷雨》是由剧作家曹禺创作的一部话剧,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家庭悲剧,而在这部悲剧中,繁漪便是全剧的中心人物之一,也是冲突的推进者和制造者。她本是封建家长周朴园的妻子,是周朴园大儿子周萍的继母,可她却与周萍有着乱伦关系。很多读者都觉得,繁漪是一个令人生惧的女人。是她引出了侍萍,又是她使周萍,四凤走上了绝路,甚至间接害死了自己的儿子周冲。她性格极端,彻底,从一开始极端的压抑到最后不顾一切的报复,她对情感肆意的宣泄,无一不让人心生畏惧,避之远之。
对刚只是初读者的我来说,对繁漪留下的印象也是阴郁,再读时,越读到深处,我就越发同情她。她确实制造推动了这出悲剧,可就她自身而言,她本身也是一位不幸的令人同情的女性。繁漪出自名门,是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个性派女性,她有着新思想,追求自由与爱情,可她却嫁给了封建专制主义的周朴园。周家的一切都是静悄悄的,死沉沉的,她总是被关在楼上的房间里,下楼对她来说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生活的封闭性割断了她同外面世界的联系,她是寂寞的、是孤单的、更是痛苦的、煎熬的。她无法忍受这样年复一年的精神折磨,可她除了忍受,别无它法。她可能甚至早已打算放弃挣扎,埋葬掉自己的天性,可这时与她同样孤独的周萍却出现了。两颗孤寂的心遇在一起,相互取暖,相互安慰。繁漪的心又燃起了希望,义无反顾地和自己名义上的儿子坠入爱河。是周萍给身处枯井中的她带来点点阳光,是周萍给身陷孤牢中的她带来丝丝温暖。周萍是她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的最美丽的风景。她的爱深沉而热情,但怯懦软弱的周萍承担不起、更负责不了,甚至对他们之间的关系感到恶心。繁漪劝说过、请求过、向周萍乞讨着她的爱情,她的希望。可周萍却对她逐渐冷漠,厌弃,甚至是逃离,直到后来她就只能站在楼上房间的窗前望向窗外,希翼着能见到她心心念念的人,哪怕一眼就好,一眼就能给予她些许安慰。记得在电影片段中,繁漪声嘶力竭地喊道:“我已经预备好棺材,安安静静的等死,是你把我救活了却又不理我,撇下我枯死,慢慢的渴死。”看到这里,我的心情如曹禺说的那样:流着眼泪哀悼这可怜的女人。
故事以悲剧来告终,在这个雷雨的夜晚,繁漪亲眼看见自己所爱的周萍自杀,自己的儿子周冲也被电死,她的精神彻底的崩溃,最后发疯。她所有的希望化为了空,所有的等待成为无望。记得文中写的也是在黑夜里,周萍给了她希望;可在这个夜晚,周萍使她绝望。她又回到了孤独痛苦的开始,又回到了这个阴森寒冷的深院里,这一次,她永远都出不来了。
她生命中的美好如此短暂,好比昙花,一夜便谢;又似焰火,转瞬即灭。
或许在之后的每个盛日炎炎的夏季,或许每天,这个孤寂的女人只能一个人凭窗沉思,怀念着种种的过往,追忆着她与他的曾经。只是回不去了,再也都回不去了。以前的欢乐随着时光的推移消失殆尽,留下的伤痛却与日俱增,弥久不散。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你赠我玫瑰,我却心有余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