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读这本书写下的第二篇感悟,我也把它称为另类的读书笔记。因为在我看来,读书就是为了改变和思考。而写下这些也是为了加强我的记忆,加深我的感悟。
说真的,我很难记住原文的内容是什么。大概意思就是,我们在生活中,是基于一种情感而去工作挣钱。我们都是被情感控制的人,很多时候我们很喜欢称一些人为金钱的奴隶。其实我们何尝又不是如此呢?
为了更好地生活,更奢华的车,房子。我们真的会因此而过得更痛快吗?或者说真的因此而快乐吗?说实话,在整个生活中,很多时候都是无感的。
更不要说很喜欢工作了。很多时候工作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真的是一件难熬和折磨的事情。我们不停地追逐更高的工资,更轻松地工作,更舒适的工作环境。能称之为热爱的又有多少?
其实之前我也有类似的感悟,但我并非针对理财。而是对于生活,婚姻,情感这方面的感悟。当然并不是新颖的观点。这个世界上也不存在什么真正的新颖的观点。
在《富爸爸穷爸爸》当中,迈克的父亲,也就是罗伯特清崎的富爸爸。在第一堂课中,富爸爸的教授,并不是让他们一开始就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挣更多的钱。
而是教授迈克和罗伯特去面对自己内心的情感。认清自己的情感,并控制自己的情感。而并非被情感所控制。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多少人不是被情感所控制呢?而且我们真的根本就不会意识到此问题。
并非我们身边没有热爱的人,我敢说所有热爱的人都特别的快乐。因为有一部分热爱的人,最后也走入了歧途。但是只有真正热爱的人,他们才真的甘之如饴。在那一条道路中奋不顾身,无怨无悔。
他们把热爱做到了极致,因此成为了对社会有用的人。我这样说好像不是很恰当。每个人在这个社会都是有用的人。也许我应该说他们对社会的贡献更大。
他们是能够真正控制感情的人,至少在热爱的这件事情上。而我们并非如此,我们更多是被感情控制。
我们谈不上热爱生活,我们只是被社会的各种各样的目标,各种价值观所推动着往前走。
就像我曾经的文章一样,不管你是否愿意学习。活一定会强迫着你学习的,只是有的人选择了主动,而大多数人选择了被动。这个说法在这本书中其实也有相同的描述。只是,他说的是挣钱,而我说的是学习。
其实我也明白,不论是情感,生活,挣钱,婚姻,家庭都是有关联的。并不能完全地拆开,作为一个单独的整体。
也就是说,无论是生活中的哪一件事情,都需要更多的理智。如果用传统经典文化来说,克制省察。而不能完全地跟随欲望和情感。
我一步一步地往这个方向走,但是我很清楚,我并不能完全做到,做得很好。我也希望我的分享能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此事的重要性。
我也知道这一切并非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楚的。更不可能这片小小的文章就能让人意识到这样的问题。多年形成的观念,更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间改变。
情感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点我一直都承认。我不能像别的书中或者别的作者一样。把情感写作是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我们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动物之间也是存在情感的。所以更何况作为高等动物的人呢?是吧?我们自谓万物灵长。
其实有时候我也很糊涂,陷在其中无法自拔。时而清醒,时而迷糊不堪。我不知道该追随更多人的脚步,而是还是和少数人一样,保持自己内心的认知。所以我总是在这两点之间进行徘徊。
我知道,我知道的还不够。我也不敢100%肯定,我说的就一定是最好的。
对于完全靠感性去取决生活的方向。我更希望感性情绪这样作为基础,而用理智和智慧去思考人生的生活。
相对于用感觉去决定自己的选择,我更相信你值得去设计自己的生活。设计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会拥有更多更幸福。
我知道这是极难的,而且我们只能改变自己。那么有时候你就只能期待遇到一个懂得认可此观念的人。一起去做朋友,一起成为伴侣。
只要想逃避,就没有我们找不到的借口。只要想放弃,就没有找不到的理由。反之亦如此,只要热爱,并且想要坚持,就一定可以坚持下去。
虽然都是被情感控制时间比较多,但是我们很多时候也是在用理智权衡利弊。我不相信任何一个人是完全不权衡利弊的。只是因为情感作为基础,我们在权衡利弊以后,依然会选择坚持。我也会因此而感动。
在我看来,真正的生活就应该如此。我们必须拥有感情,这是身为动物所具备的表的条件。或者说是拥有思想的人类,必须具备的。
我们必须拥有理智,更多的时候拥有理智。而非感性,其实所谓感性,很多时候就是一种感觉,一种臆测,有时候是一种本能。但是我们无法分清楚到底什么时候是感觉,什么时候是预测,什么时候是本能。
所以让你理智决定生活的选择,以情感作为基础。控制情感,当然,有时候不必完全控制,可以遵循情感的基础去选择做事。但一定要清楚自己做的是什么,后果是什么。而且我也不相信一个人真正能够完全地去控制情感。
我希望读到这篇文章的朋友,能够用智慧去生活。我也希望您能够在情感的基础上用理智去过美好的生活。这相当不易,但我依然希望您可以。
大家好,我是【爱思考的月影】,欢迎您阅读我的文章。如果喜欢希望您能【点赞】【关注】【分享】,我期待能与您分享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