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存在着这样一群人,徘徊在两个世界:活着与死亡。无疑,程浩是这一群人中的一个。
但是,徘徊在死亡边缘,却渴望活着,把活着当一种事业的人太少。不想说有多励志,因为事情没有放在别的人身上,或许,放到别人身上,也能这么活着呢。高三语文中摘录了周国平一篇小故事,《落难的王子的》,这个王子经常说,天哪,太可怕了,这种事放到我身上,我可受不了,可是最终那种可怕的事落下来,他也受得了了。我无法体会程浩那种病理折磨的痛,可是心灵上我却能理解。因为每个人都要度过一段无法逃避“活在自己世界里”的黑暗日子。
我妈常说,世界上有富人,必然有穷人,不能都是富人,要不然世界没办法运转。如此坦然的心竟让人无法辩驳,那种接受的淡然让我自行惭愧。就如程浩所说:世界上有幸运的,也必然有不幸的,这些不幸也必然有人要去承担,命运,休论公道!
一本书,当然,更愿意称呼昨天这本程浩的《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为一种经历,一本书,一种经历,一个故事,究竟有没有吸引力,其实,看书人的前十分钟就能辨晓。回家迅速的洗漱完毕,就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的看了起来。三个小时换了一种姿势,晚上十一点半左右结束,微信都懒得回复了,因为感觉浪费时间。
其实,不能多说内容有多好,真的是那种精神让人动容。我们总能被伟人的豪言壮语感染,却往往忽视平凡人的平淡记录也让人感动。
程浩写的内容涵盖诸多方面:活着,偶像榜样,亲情,友情,爱情(如果渴望一个漂亮的姑娘也算的话),读书,社会偏见,资源分配,民族关系等等,说不上多有力,但是思考之多却算得上。
经过晚上一夜的沉淀,其实还有印象的是,为什么读书?
前段时间一直想写一篇《我为什么读书》,但是一直没合适的机会。朋友圈里的人都知道我是爱看书那种,可能大家对于我为什么读书,基本上归类于求知解惑,然后得出我是好学的姑娘。其实,非也。我读书,是因为我不善于思考,别人通过生活中的毛皮小事就能深挖背后本质,而我,却做不到,看到的永远是毛皮小事,点到线到面这条路我似乎总是走不过去,只能看书中的原理,才能恍然大悟:噢,原来是这样啊。当然,看书多了也容易陷入困境,所有的事情第一反应永远来源于书中。
另外一个有印象的是关于融入的事情。他站在屋里,看着窗外的人来人往,朋友间言笑晏晏,自己却走不下来,他们也走不上来。仿佛被这屋子无情的隔绝了两个世界。我也曾融入别人却无法融入,所以明白这种心情。只是好一些的是我能形体走过去,但结果还是一样的。
我们哪一个不是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呢?
我个人,游离在现实与理想两个世界中,有颗出世的心,养养草,看看花,带着一只狗流浪,逃开这些凡间的情绪困扰,沉浸在阅读中。可是,现在却不得不为了生活入世,顶着雾霾在公交车上敲下这些文字,待会戴上我的职业,开始平衡各种人的情绪。
更别说有些站在有钱与没钱的两个世界边缘,有些站在健康与非健康的两个世界边缘,如果创业与打工也是两个世界也算的话。
只是,程浩的两个世界太沉重,毕竟仓央嘉措曾说:世间事,除了生死,都是小事。也因为沉重,这些经历与文字我们才能拜读,似乎艺术层,都是赢得生前身后名,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凉。我们这些小人物,抒发抒发情怀,说说是非,愤青偶尔。活着便知足了。
多余的话不想多说,什么愿逝者安息的话在我看来都是虚伪,哪个逝者能安息?活着太多遗憾,死时也更多未了心愿。所以这些话从来不说,活着好好对身边人,对身边事,这已经是最好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