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阴的天气透着几丝冷意,年后的工作并不忙碌。而我一边读着《拖延心理学》,一边却把计划一周读完的这本书拖延到了第二周,多少觉得有点讽刺。
不过,总算是读完了,学到了,就是一种收获。在读的过程中,很意外的发现自己居然属于完美主义者,不过是——适应不良型完美主义。对自己期待过高,不够现实,总是希望做到完美。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可能我自己从前没有注意到,我做事经常会有这么一种自我要求——要么不做,要么完美。 我希望能够完成自己设定的每一件事,按照计划完完美美的做出来,得到一片赞美。
可世上哪有那么多完美,不论做成什么样,和内心的期望相比,永远是不合格的。于是拖延便成了逃避的方式。而这些本来可以激发我动力的高标准,反而成了阻碍我付出努力的不可能达到的要求。
我害怕自己做不到,害怕自己即使拼尽了全力也达不到自己的期望。所以我潜意识的就会逃避,拖延,然后安慰自己:我只是没有努力,其实我是可以的。
很矛盾,很可笑,可它却是那样真实存在着。
书的第九章节写的是:你是怎样变成一个拖延者的。我想我是跟我的童年有关系,从小生活在别人家孩子的世界里。太想要获得认可,却得不到认可。于是我固执的认为:表现出色是赢得认可的唯一方式——成就的价值高于一切,我的价值等同于我的成就。这个观念直至现在还是难以改变——即使我心里明白这是错误的。
改变拖延,其实第一个需要改变的是心态。我需要拥有“成长心态”。这种心态的核心理念是:能力是可以发展的,通过努力工作,你可以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得更聪明,更优秀。
用成长心态上看问题就是:表现并不能反映我的个人价值,也不应该是我关心的重点。重要的是我学到了什么,我对什么感兴趣,我提升了什么,结果只是一个背景而已。能力不是一个固定的东西,它是可以变化和发展的。正像德威克所说的:成功是为了学习和进步,还是为了证明你聪明?
拥有了心态,接下来说一些具体方法。治疗拖延的方法,其实和我们之前学的时间管理一致,所有的知识其实都是相通的。不过我还是愿意再次回顾一遍。
初设立目标
目标要明确、具体。
少即是多,越是贪多越是抓不住,所以最开始最好从一个目标开始。
拆分目标
把目标拆分成若干个小目标,这些小目标需要有具体、可操作的特点。
设立最小目标
最好是5分钟内就能完成的目标。千万不要再犯前面完美主义者的错误。
这里有一个注意的点:
不要以时间为节点,而是以目标事项完成为节点。
目标启动
想象
想象一下你一步一步完成目标的感受,类似于《小狗钱钱》里面的办法,通过这种想象来加强完成目标的渴望程度。
找一个合适的办公环境
找一个可以发挥你最佳状态的环境,甚至可以自己创造一个环境。
比如我们可以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或者可以带上耳罩。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全身心投入。
固定时间/固定地点
固定时间,甚至固定地点做一件事,时间长了以后,大脑会产生一种惯性。每当我们到了这个时间点,或者这个环境的时候,就会快速进入状态。
坚守时间期限
呼应以上最小目标,设立一个最长时间点。即使我们最初做的时候觉得很过瘾很投入,也千万不要让这种状态延续太久。如果我们一下子长时间投入,那么下一次就会觉得自己可以做的更好。这是一个陷进,最终会将我们引入失望和逃避。
拒绝打扰
在目标开始之后,关闭所有可能打扰到你的电子设备,比如手机微信提醒。这可以让你在工作中不被打扰。
目标跟进
小心自己的借口
拖延的借口总是会或早或晚的到来。记住:借口的出现意味着你正处于选择的路口,你可以选择拖延,也可以选择行动。把那些拖延的借口当做完成小目标之后的奖励。比如我累了想休息,那么就请完成这15分钟的任务之后,作为奖励休息一会。但不要时间过长。
一段时间内只专注于一个步骤
不要想太多,做一个步骤的时候仅专注于这个步骤,一步一步走。不要去担心未来还没发生的事情,90%都是不会发生的,都是我们脑子里的臆想。
解决困难
进行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障碍,尤其是第一个障碍。把这个障碍看成是一个需要你去解决的问题,一个需要你付出努力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而不是对自己无能的控诉。
适当的奖励
每取得一些进步就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奖励,比如吃一份小甜点,看个电影,买件漂亮的衣服。但是这个奖励一定要和取得的进步相匹配。这样会更加激发你的动力,就是所谓的:成功吸引成功。
灵活有弹性的对待目标
我们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一些不可测的因素,导致我们的计划目标有变。这时候我们要灵活的做一些相应的调整。这不是失败,而是一个成熟的做事方式。
无需完美
完事无需完美,只要做到就行。问自己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你是为了让自己取得进步,还是为了让自己陷入沮丧和挫折而设立的标准?
回顾复盘
回顾整个过程,评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回想当你处于某个选择的关口时,是什么帮你下了最后的决心?你对自己做了哪些事哪些话让你取得了进步?或者反过来,是因为什么感受或念头让你放弃了?
你学到了什么?
其他解决拖延的方式:
正确判断时间
往往我们没有完成计划的原因,是因为我们错误的估算了每件事项完成的时间。
我们可以把预测的时间和实际时间做一下对比,多对比几次,心里就有数了。
学会利用碎片化时间
这是时间管理反复讲到的一个重点。整块的时间可能对很多群众而言比较困难,但是十几二十分钟的零碎时间却有很多。利用好这些碎片化时间,日积月累也是一笔很客观的数字。
那么碎片化时间可以用来做些什么呢?
1以上拆分好的小目标 2阅读优质公众号文章 3 思考。
学会接受与拒绝
接受他人的帮助,接受自己的挑战。
对浪费时间和让你退步的人说不。
记住二八原则,学会用80%的时间和精力去做那20%的重要的事项。
委派任务
除了拒绝一些不必要的事情,还需要学会把手头的一些相对不重要的事情委派出去。比如我就是不喜欢打扫卫生,我完全可以找一个阿姨帮我来打扫,支付打扫卫生的薪水并不高,却可以让我的家里干净整洁,也免去了我的烦恼。
学会放松
有张有弛才是王道。
计划与计划之间要有一些弹性时间,可以用于短暂的放松,也是为了防止一些突发事件导致你的计划整个混乱。
周末可以和家人一起散散心,看看电影,旅旅游。享受你的自由时间。
运动
运动除了有利于身体健康之外,对提升我们的情绪也有很大的好处。做事前运动一会,大脑会以更好的状态运作。
禅修/打坐
就是通过打坐,通过呼吸,观察自己的身体。察觉自己的所思所想,增进对自己的了解。类似于李笑来老师《财富自由之路》p63页的观点。通过该练习,可以使大脑皮表面积增大,使大脑灰质变厚。变得更聪明。
给自己提示
把自己想做的事贴在随处可见的地方,随时提醒自己。就是猫叔所说的:缺啥挂啥。
以上就是总结的所有的方法,共勉之。希望大家都可以拥有成长心态,摆脱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