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代大诗人贺知章《回乡偶书》,才能真正体会到家的味道是乡音不改的牵挂。落叶归根,是华夏民族的习俗,也是大多数人心中的向往。大诗人贺知章也不例外。在外沉浮几十年,心中向往的还是那梦中常常出现的家乡和对他浸润颇深的乡土风情。然而几十年不曾归家,当贺知章再次踏上故土时,早已物是人非。蓦然发现,自己从几十年前的主人变成了家乡的客人。就有了“少小离家偶尔回,乡音无改鬓未衰。儿童相见不相识,或会问从何处来”。
拿我自己来说,我也同大多数同时代的人相似的经历,在中国城镇化大潮之中,从乡村走向都市,而时常魂牵梦绕思乡情结还有,总是要回去看看。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跟随父母到了镇上,到过年过节或者亲戚有什么事情办酒宴才回老家;后来父母都去市里以后,我们就更不经常回家了,一般是清明节和春节才回去一趟。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当初的小孩子渐渐长大,而家乡也渐渐发生了很多的改变,现在再回到家乡,总会有一种“近乡情怯”的感觉,总觉得好熟悉又有点陌生。我们特别地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我们想早一步,恨不能一天一大步就跨回老家去,但是往往快到到镇上了,快到村口了,越离得近越迫切,越迫切越不敢问。因为离开了很多年了,怕一问自己会失望,怕一问不合自己的心意,怕一问就打破了自己家乡在心目当中特别是在儿童时代,或者青少年时代还留存的那种美好的记忆。
家乡的改变有很多——尤其是“美丽乡村”建设之后:比如村村通公路了,要知道小时候路路泥泞不堪;比如村里绝大部分人家都盖了新房、通网通自来水,而在我很小的时候没电,喝河水。完全可以说是“旧貌换新颜”,好比一个过去比较邋里邋遢的小伙子,变得帅气许多。除了故乡面貌的改变,人们的谋生方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现在没有种田的了,父母辈的大多就是去征用、开发土地的公司打工,年轻一辈大多外出大城市打工、上学。有时候回到家乡,当我到处转悠的时候,难免有些惆怅:小时候屁颠屁颠到处乱跑去玩耍的地方,现在都在哪里呢?
掐指一算,四十余年如一梦,现在这个年纪,说好也好,说坏也坏,很尴尬,像前文有说到贺知章的诗,真的,现在回去村里总会看见好多活蹦乱跳的小孩,我看他们会一脸懵,不知道是谁家孩子,反之他们看到我估计也一脸懵,不知道我这个人是谁。不单单是不认识这些小孩子,他们的父亲出现在我面前我估计也不大认识。时间太久,便渐渐地都陌生了,脑海里顶多有点模糊的印象:好像他应该叫什么来着?
我们这一代人正赶上祖国繁荣发展的时期,不管是城镇也好还是农村也罢,都在以很快的速度发展,城镇的发展尤其明显,这就引得很多人也想来闯一闯,现在则城乡一体化特别明显。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也随之发展且越来越被重视,可不像父母辈那时候,因为穷而读不了什么书。既然要给子女好的教育环境,那么首选肯定要选择城镇了,农村的教育实在太落后。因此,我在村小学读完三年级之后,便跟随父母来到城镇,父母在镇上谋生,我则在镇上重新读三年级,并且也渐渐地定居在了城镇。
回想父母以及爷爷奶奶那代人,因为经济条件的束缚,他们只能在这一方小天地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或者耕田或者打渔,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因为经常在一块儿生活,所以父母辈的宗族情感比较浓厚,但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求学的求学,外出打工的外出打工,宗族方面的情感变得淡了许多,因此现在回到故乡,除了叔叔伯伯们,其他不是特别亲的亲戚或者其他村民就觉得有些陌生,见了面不知道叫什么也不知道该聊些什么。
可是不管怎么说,就算“荒芜太多的月光,回不去的是故乡”,就算它再怎样变迁,可它终究是你的故乡,是你落叶归根的地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