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老爸每天在家吃得很简单,想着叫份北京烤鸭给他加餐。没想到叫了之后他一口都不吃。考虑到家里有老人有小孩,怕大家谦让不敢吃,特意订了整整一只。没想到两个孩子不爱吃,奶奶也就卷了两个。爸爸不吃我有点难过,觉得他什么都很扫兴。最开始我都认定就是他的问题,每次跟他朋友在外面吃饭就很高兴,我们带他吃点好的就这个嫌弃那个嫌弃,总之让大家很没吃饭的气氛。后面我想想,为什么孩子不吃我就不责怪他们呢?因为我知道儿女不吃就是因为他们不爱吃,爸妈不爱吃很可能是因为不舍得吃。其实就是因为太了解爸妈了,我才是又气又怜。可能对我而言感觉时代不同,他们没必要那么节省。可是对他们而言,他们觉得生活还很艰辛,所以还一直保留着节约的习惯。当我内心刚开始产生不满时,我感觉到爸爸也能感觉到我的感觉。于是他很快吃完饭就出去玩。等他回来时,儿女各卷一卷给他吃,他很开心地吃了,我也很开心。
在与父母的相处中,我发现自己也是比较固执不会变通的一个。晚上爸爸吃饭时故意逗儿子、女儿,想吃他们正在吃的东西,问他们肯不肯。我挺无语他这样的做法的,就严厉批评他,干嘛在孩子好好吃饭时去弄他。奶奶帮爸爸解围,民间有传说,多逗孩子,孩子会更愿意分享。我内心还是不认同这种观点,觉得一方面太幼稚,另一方面吃饭被打乱也破坏孩子专注力,也可能引起小孩子的脾气。不过晚餐快结束时,我想通了,发现是自己太紧张太小气了。这种小事为什么要惹起家庭矛盾呢,大大方方分享不也挺好的吗,食物分点出去又会怎样呢?然后我就教育孩子,如果谁要你们的吃的,要舍得分享。现在我们家里还不至于吃不起东西,如果孩子吃了觉得不够我可以另外再买。
可能我神经太紧张了。儿子学校这周在开运动会,没什么上课,作业比较少,晚上就写一篇加油稿和一页数学指导丛书。没想到儿子还是折腾到十点没做完,更不用谈常规的阅读和口算打卡了。我就在旁边唠叨。他一听人唠叨就更大脾气,脚到处乱踢,发出砰砰砰的声音。我受不了他这么叛逆,就拉出来打一顿。打完他更不写。我又后悔打了他。好不容易这么长时间对他的爱与包容顷刻间母子情分感觉都在消失。他怕我打他紧紧抱住我,我本想把他推开,后面干脆把他抱起来让他不要害怕。一方面搞不懂他为什么无论多少作业都能做到那么晚,一方面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那么焦虑那么脆弱。晚上儿子入睡后,我跟他说我爱他,他本能地应我“我也爱你”。泪水忍不住流下来。亲情脆弱又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