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不是舍不得
满媳妇在家里坐月子,孙伢子奶水有得吃,长得胖乎乎的。同村的龙宝也得了孙,没奶水喝。一天,龙婶来家里要为她的孙子讨奶水喝,家娘竟然拒绝了!满媳妇说,妈妈你怎么这样?回答说:奶水是我孙子的口粮,口粮不能给别人的。龙婶失望的回去了。龙婶走后,家娘就到偏屋的磨坊去了,一会就听到了石磨磨粉的声音,满媳妇去磨坊一看,家娘在磨粉子,走拢再看,磨盘上堆放的是炒香了的米、黄豆还有花生混合粉。磨子悠悠的转,磨粉细密的沙沙流,磨房里充溢着特好闻的香气,家娘手握着磨盘的柄,身子随着磨盘转动着,见满媳妇看呆了,就说,才不是没给龙婶孙子奶水吗,我给她磨些七炒米粉送去,不能让毛娃娃饿着。满媳妇听了,不由得上去在那磨盘摇柄上搭上一把手。在那物资困乏的年代,能拿出这么精细的粮食给乡邻做小孩食品,是多么难能可贵呀!满媳妇想:娘不是舍不得。
以至于后来,龙叔都常常记得有望伯娘(家娘就是湾里的有望伯娘)的好,去年满媳妇回湾里,老了的龙叔拄着拐杖背着满袋子红薯送来了,说着:自家种的,这东西在农村不值钱,城里人讲究吃。满媳妇望着拄拐驼背的龙叔,满满的感动……
家ga娘就是婆婆,安化人称婆婆就是这么叫的。在家里,便随着丈夫叫娘就叫娘,叫妈妈就叫妈妈。我的家娘活到九十八岁的那年冬天,她“死了”,是她又活了后我们才知道的。家里伯子搭信来告诉我们:放假了回来吧,娘死过一回了,今年我们几家子就陪着娘过年吧。回到家,家里的伯子五哥说:娘那天死了,炮竹都放了,正要派人给你们去送信,我们围着床边哭着时,娘坐了起来说,崽呀,莫哭了,阎王爷说我还有两年寿命。以往过年都是兄弟几家子分别过的,那年就都团聚在娘住的上屋过年。团年桌上,娘和没死过一样,健健康康,威威武武的。吃鸡鸭鱼肉,还有就是她最喜欢吃的一道菜,那是把粉条、黄花、青菜等用肉汤一起煮的“和合菜”,也是年夜饭上不可少的一道菜。意为团团圆圆,和和合合。阎王爷也真的说准了,两年后,家娘在她一百岁那年驾鹤西去了。神志清清白白的,没有病,也没有呻吟痛苦,那是自然老去的。却是给子孙辈们落下了遗憾,没能在榻前护持照顾行孝。这张照片是1997年那年娘九十八岁死而复生后,在娘住的屋里照的。照片上的我们是家里的老满(就是最小的儿子),当年也是五十多岁的满崽和满媳妇。娘本不抽烟的,大概是九十五岁后,时不时也抽上一支。她说:饭后一支烟,快活得像神仙。
在家里翻看旧照片时看到了这一张,娘的音容笑貌浮现眼前。也有很多娘的故事历历在目,她的勤劳耐苦、她的强大不弱、她的悍持本分却善良、她一生养成的健康生活习惯,都是我们要学习和传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