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过山车,起起伏伏。中间有很多故事其实不足为外人道。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01
每个人的人生虽有不同,其中却又或多或少存在着相同,彼此分享成功的经验或是失败的教训,其实是蛮有趣的一件事情。于是,便想找个机会来讲讲我所经历过的一些平常事。
只是,决心去做“分享”这个事情,真的是很艰难而且压力巨大。对于分享经验和引导别人我的态度一直是小心谨慎的,虽然知道各位都是心智成熟明晓事非的人,却仍是惴惴不安,心怀忐忑。常常的感觉就是德能不足,何敢高谈阔论?依稀见天空中飘浮着巨大的一团黑色云彩,上书四个大字“误人子弟”。
所以,先要声明的就是,文责我负,看责自负。一家之言,权作闲谈。如有收获,是你的自悟,若有异见,也请尊重我的观点。
如此,大家都可以放松一点。
02
有两个有关于我的问题的答案,常常会被人置疑,往往不被人相信。
其中的一个问题是有关我的真实年纪。
在我二十一二岁的时候,就已经经常被人称为哥或者大哥,这里面的意思,我并不认为是出于对我能力的认可,起码比较大的部份不是。这委实不是一个很好的感觉,虽然人生会慢慢的习惯。
更甚的是,二三年后,忽然一夜之间,我的称呼从“小汪”变成了“老汪”,并且,再也没有变回去。这是一个悲剧故事,不再详述。
而另一个问题是有关我的专业。
常有人会误会我是学中文专业的,或者起码是文科院校或是相关专业的产品。亦曾有人给我做人力资源的方式戴上一个“理论派”的帽子,意思是我只是科班出身,而缺少与实际结合的过程。
每当此时,那感觉实在很是莫名,不知道是应喜还是应悲。
本人工科大学毕业,机械自动化专业,未受过正规的人力资源相关专业的教育(当然,自己看的书不在此列)。我可是真真正正的“实战派”!
那么,这是什么情况?说来话长,不过我们可以长话短说。
03
从小,我就是一个兴趣广泛却缺少韧性的人。所谓爱博而不专,什么东西都会去了解和接触一下,却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坚持去把一个事情一钻到底。
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博览群书”,什么书都看,古今中外、散文诗歌、小说杂文,甚至包括什么育子成材百法、赤脚医生手册什么的。不谦虚的讲,到初中毕业时看过的书的种类和数量或者比很多人一辈子都多。只是如今看来,好处是有,但多数都已经随着岁月消散,神马浮云了。
也曾经爱上过琴棋书画,吹过喇叭打过鼓、象棋围棋军棋跳棋、毛笔字写过、漫画也画过,甚至现在还能记得几个英文单词,要归功于还很小的时候去学了相对还比较长时间的新概念英语。
还是习惯性的东拉西扯,不过相信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读完整篇,你会知道这些看起来零零碎碎的东西到底对于这一路有些什么样的影响,当然,其实,我也是后来才慢慢明白。
回到199*年的那个夏天,在经历了丰富多彩而又乱七八糟的四年大学生活之后,我不得不面对更为复杂更让人眼花缭乱的社会大学。
有人说毕业就是失业,对我来说,贴切的无与伦比。
生活,就像一次旅行,有时你真的并不知道下一站究竟是哪里,你所知的,可能只是终点而已。
04
带着八百块,离乡背井,我来到了我职业生涯的第一站,东莞。
这是一家台资工厂,生产PC机的机箱,做OEM的生意,也就是通常说的代工,原料进口,成品出口,不做国内的销售。
台湾工厂有成批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习惯,我是这一年的一批二十几人当中的一个。大家都是机械自动化相关专业,将来的使用方向都是做现场的生产管理,这是专业对口,虽然如今回头看来,专业什么的真的并不重要。
台式的管理其实就是日式的管理,讲究流程和规范。这其中,对于新入职员工的培训是相当的重视的,于是,我们有长达两个月的一个培训期,包括文化和制度的讲解,也包括生产车间的实习,甚至还有几天的军训操练,遗憾的是没有卡拉OK比赛之类。
当然,久了以后我们会了解,中国人与日本人之间最大的差异是我们更加的善于利用规范当中的漏洞和含糊的地方。这是题外话,可以不聊。
漫长的培训,需要我们这些新人以一个集体的形式来出现,于是就有需要一个组织者,这个事情最终落到了我的身上,并且直接的影响到了后来的一切。
说来复杂,其实也简单:
让我来做组长是因为有领导注意到了我的表达与演讲的能力;所以会注意到我的这些,是因为我代表新人在开训典礼上发表了即兴的五分钟演讲,中间还有不安排的掌声,综合评价甚高;而之所以我会有机会作为代表发言,是因为在入职的综合素质测评当中我的成绩最好,比第二名足足高出了近四十分(满分是150);而之所以这个成绩很好,就不得不感谢年少时的那些乱读书的岁月了......
所以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05
在成功地组织了新人的几次活动并且无尚荣光的在一群高高在上俯视苍生的台湾领导眼皮下面演讲汇报之后,有些变化,意料之外却情理之中的来了。
某天,我正在车间挥汗如雨。
事实上要做的事情很简单:上游流下来的钢板,我只需要把它定位,然后两手一起按一个钮,巨大的冲头就会把它压弯,然后送到下游。其实这个地方放一个我,或是放一个木偶,我以为区别不大。只是现场的噪音极大,天气也却实是太热了,大风扇迎头猛吹也只能换来一时的凉爽。
有人找我,是负责招聘的Z先生,带着我走出车间走进空调办公楼,那种感觉不用细说,大家尽可想象得到。
笑眯眯的HR经理是台湾人,姓Y,“你愿意来人力资源部工作吗?”
“什么是人力资源?”
......
于是我开始做人力资源,一直做了十数年。
我常常开玩笑的跟人讲,我之所以会选择做人力资源,是因为贪恋那夏天的空调凉风以及可以免费上网有电脑用,当然,确定一定肯定是玩笑。
我是一个不爱受苦的人,却并不是一个爱占便宜和贪图小利的人,这两个方向区别很大。
我的大学所学的专业,严格来说真正用在工作中的时间,居然一天都没有。
这个变化,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之后的很多年,我常常会迷惑在其中。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