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是怎样的一个月份呢?收礼物?表达爱收获爱?总结月?昨天没出去呆在家,把过去拉下的总结好好做了一下,做完后最大感受是,过去的9,10,11月还是有亮点的,只是没有在当下进行整理复盘,现在12月才来做,很多灵感和当时的想法已经记不住。有些事情一定要当下去做,得到的收获才更多,时过境迁,人的记忆与心境是会改变的,之前的生活体验打了好多折扣。
这也是我喜欢写字的原因之一,人的记忆会消失、会造假,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某个阶段经历了什么,写下来在未来翻一翻,比较有意思。这么一想,我好象一直在对生活做记录,用文字,用摄影,人会老去,如何与衰老对抗,唯有留下的文字和相片,记载了一些片段。
哪些事情是马上做,才能彰显意义的呢?
1
每周每月的计划和总结,要马上写,时时记录、复盘,才有意义。很多灵感转瞬即逝,就象我昨天晚上写工作小结,脑子中有一个想法一闪而过,想捕捉它却再也想不起,最后只好作罢,到现在也不记得当时的想法是什么了。
2
敬重的老师推荐的书,要马上读,才能争取到与老师对话的机会。这种对话的机会包括看对方的文章、发言等,想要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快速理清楚对方的框架,最好的办法就是循着他的阅读路径亲自走一遍。而不是填鸭式的接受别人的思想,不做任何独立思考与判断。
3
道歉的话,要马上说,误会才会少一些,朋友可能多一些。其实一路行到现在,我已不太能习惯时时一帮人吃吃喝喝的过活,比较喜欢的是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总觉得这样才能逐渐了解一个人,才能慢慢沉淀下三五老友。
4
喜欢认可的老师课程,在条件许可内,越早接触越好,一定不要拖。这几个月为了备考和忙工作,在充电这块,疏忽很多,自己也能感觉到退步。人真是矛盾体,时间只有24小时,却总想在这有限的时间内,什么都想要。前二年的我更贪心,什么都想要,具体表现却是什么都做得差强人意。今年开始做减法,又时时伴随着矛盾纠结的情绪。就象小时候学的课文里,上山掰玉米的小猴子,看到桃子扔下玉米,看到西瓜扔下桃子,看见小兔子又扔下西瓜去追兔子,到最后没逮着兔子,只好空手回家去。
时时提醒自己要认准最重要的目标,付出最多精力,学会舍弃与放下次要目标。记得S君一再提醒我们的,行动,行动,只有行动,去做就可以了,不要犹豫彷徨,除了行动,其它都是浪费时间。在行动中纠错,是最快的学习。
5
自我管理要随时做,即刻做,才有意义。它包括要养成凡事记录的习惯,我见过太多人,开会不做记录,听过就算;看完书后也不做笔记,隔段时间别人问起,已记不起书的内容是什么;不愿做计划,亦不想做总结,哪怕只是针对自己。时间是很快过的,在我们不经意间。
有人看了刘瑜的文章,喜欢把这句话奉成圣经,“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我也喜欢她的书,这篇文章也是写得极好的。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要怎样才能活成一支队伍,你能做到象刘瑜文中写的那样,清楚知道自己每个时间段都在做什么吗?你能象她那样无比清晰地知道自己是什么样?期待的朋友是什么样?想要的关系是什么样吗?你能做到象她那样“没有任何圈子,多年来仅仅凭着自己跟自己对话,我也坚持了思考,保持了表达欲,还能写小说政论论文博客,可见要把一个人意志的皮筋给撑断,也没有那么容易。 ”
意志力多半来自知和自律,说到底就是自我管理的能力有多强大,成绩就能有多斐然。不能够对自己狠,自有社会会对你狠,看你如何选。
最后,用约翰·菲希特的话结尾,送给大家,亦送给我自己,“行动,只有行动,才能决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