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修身篇》分段译解 01

見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惡也。故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故君子隆師而親友,以致惡其賊。好善無厭,受諫而能誡,雖欲無進,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亂而惡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賢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獸,而又惡人之賊己也。諂諛者親,諫爭者疏,修正為笑,至忠為賊,雖欲無滅亡,得乎哉!詩曰:「嗡嗡呰呰,亦孔之哀。謀之其臧,則具是違;謀之不臧,則具是依。」此之謂也。

概述:

見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惡也。

解析:

善和不善,都是以先王之道为标准,合则善,背则不善。

修,本义修饰,引申为美好。修然,愉悦的样子。愀,容色变也,谨也。愀然,肃然,因警惕而变色。《苏轼·赤壁赋》:“愀然正襟危坐。”存,察也,省也。【周礼·天官】大丧存奠彝。【注】欲见其所奠彝朝夕存省之意也。

介,独也,坚确不拔也。菑:zāi 同“灾”。

译文:

看到善的言行,感到非常愉悦,一定要对照自己是否具备这样的品质;看到不善的言行,倏然警觉,一定要反躬自省,检查自己有没有同样的毛病。对于自己的优点,一定要耿耿然而钟爱珍惜,对于自己的毛病,一定要像遇到灾害一样感到厌恶。

故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故君子隆師而親友,以致惡其賊。好善無厭,受諫而能誡,雖欲無進,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亂而惡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賢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獸,而又惡人之賊己也。

解析:

非:批评。面从曰谀,佞言曰谄。恶,憎也,疾也。谏,正也,直言以悟人也。致,招致,造成,施行。“致亂、致不肖”的致是动词,不是副词。賢(贤),有善行也。肖,法也,似也,类也,不肖,就是与先王之道不符。

荀子崇尚实事求是,提倡正直,好就是好,坏就是坏,没有那种虚伪。

译文:

对我们提出中肯批评的人,是我们的良师;恰如其分肯定自己的人,是我们的朋友;花言巧语,曲意迎合我们的人,是我们的贼敌。我们应该敬重这样的老师和朋友,憎恨这样的奸贼。追求善行永不满足,对直言的批评能够诚恳地接受,想不进步也是不可能的!小人与此相反,做了破坏社会秩序的事,还不让别人非议;做了不合先王之道的事,还希望别人称赞自己是有善行的人;内心像虎狼一样狠毒,行为像禽兽一样,却忌恨别人把自己当成贼人。

諂諛者親,諫爭者疏,修正為笑,至忠為賊,雖欲無滅亡,得乎哉!詩曰:「嗡嗡呰呰,亦孔之哀。謀之其臧,則具是違;謀之不臧,則具是依。」此之謂也。

解析:

爭(争):谏也。笑:嗤也,哂也,侮之也。忠:敬也,直也。嗡嗡:比喻七嘴八舌,叽叽喳喳,闲言碎语。呰呰:zǐ 口毁也,通作訾。嗡嗡呰呰,这里可以代指上文的四种情形。孔:甚也。謀(谋):议也,度也。臧:善也。臧、不臧与上文的善、不善所指相同。違(违):离也,背也。

译文:

亲近那些花言巧语、曲意迎合自己的人,疏远那些直言规劝自己的人,嗤笑那些指出自己缺点的人,把那些正直恭敬的人当成贼人,即使想不灭亡,可能吗?

《诗经》说:“这些这些不光明正大的闲言碎语和中伤诋毁,真是太悲哀了。正人君子和他商议合乎先王之道的正事,一概不能照办,邪僻小人和他计议违反先王之道的坏事,却无不依从。”此之谓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說明 1)文字:拷貝自維基文庫論語全覽[https://zh.m.wikisource.org/wiki/%E8%...
    Sophia的輕舟阅读 844评论 0 0
  • 漢紀九 起重光赤奮若(辛丑、前一四O年),盡強圉協洽(丁未、前一三四年),凡七年。 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 世宗孝武皇...
    述而斋阅读 99评论 0 4
  • 漢紀十四 起昭陽協洽(癸未、前九八年),盡閼逢敦牂(甲午、前八七年),凡十二年。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下 世宗孝武皇帝...
    述而斋阅读 185评论 0 3
  • 周紀一 起著雍攝提格(戊寅、前四O三年),盡玄黓困敦(壬子、前三六九年),凡三十五年。 威烈王 威烈王二十三年(戊...
    述而斋阅读 245评论 0 4
  • 漢紀十一 起強圉大荒落(丁巳、前一二四年),盡玄黓閹茂(壬戌、前一一九年),凡六年。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上 世宗孝武...
    述而斋阅读 140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