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的概念
国学里有一个说法叫“格物致知”,是中国传统哲学里一个很重要的认知概念:你要获得知识,就要“格物”——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是认知的起点。
对于“格物致知”比较通行的解释是:所谓“格物”,就是对各种各样纷纭复杂的事物进行分类整理,让它们各归其位,形成一个有条理的整体性知识。
一旦一个框架、格子在你内心形成,外在的各种可能性就会固化,你的想象力、判断力都会被局限在这个框架里。
我们认知的特点是“好逸恶劳”,不喜欢停留在焦虑区,因此,我们的认知总是受到一种像地心引力一样顽固的诱惑——回到一种舒适状态。前面的课程里我们早就说过:这种子宫般的母体状态,就是一个监狱,也是一个陷阱。
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证据从来不缺乏,关键是你的认知框架能容纳吸引什么样的证据。
观点与观点之间的冲突,并不是证据的冲突,而是认知框架的冲突。
要避免犯灾难性的认知错误,我们要学会用一种侦察兵,而不是司令官的观察方式来看问题
一战后,德国人总结自己的失败原因时,有一个很著名的判断:做决策的人当中,听得见炮火声的人太少。指挥员做决策所依据的信息,很可能和侦察兵最初看到的信息已经隔得很远了。
旁观者的智力和认知能力不一定比当局者高,但他拥有了一种认知优势。这种认知优势来自于旁观者所处的场景,最重要的是,旁观者在相当大程度上是价值中立的。
司令官根据材料进行演绎推理的时候,无形中受到了一种力量制约,这种力量叫“动机性推理”。
柏拉图说,“感性是马车,理性是马车夫”。“动机性推理”就像是马车夫在驾车,而各种材料就像是马车。马车是整个行走过程的基础,但确定马车走到什么地方的不是马和马车,而是马车夫。
“动机性推理”里有一个特别不容易觉察的东西——维护自身的正确性和一贯性:
正确性:人在形成认知的时候有一种近乎本能的、没有意识到的冲动——不遗余力地证明自己的正确性。
一贯性:也是一种冲动。不管这些材料看上去多么杂乱,甚至是矛盾冲突的,无论我们多不能容忍这些感知材料之间彼此抵触的矛盾性,最后的结果是,我们背后的动机扮演着一个“家长“的角色——当孩子有了矛盾以后,家长认准哪一方对,就强行按住另外一方,让他闭嘴。这是我们做出判断和决策的时候身不由己遵循的一个规律,甚至可以说,这种一贯性是我们认知的一种原罪。
侦察兵有一种自然的谦卑,他没有动机性推理,没有认知的傲慢和偏见,他能够获得更丰富的信息和材料。
由于一个人处于某个位置、场景,某一个他不得不坚持的立场上的时候,他会被这种位置、场景格式化。
跟一些既定的标准、标语、口号、模式、说辞在打交道——哪怕是面对面跟他说话,也没办法进行近距离的接触和推心置腹的交流。这种人每天都在获取新的信息,听取新的意见,但这些新信息和新意见也都是“旧”的,是经过这个免疫系统认证批准以后进来的。
格斗就是正面近距离的冲突。通过近距离接触、互动、冲突、博弈,获知对象的真实状况。所以“格物致知”的“格物”就是与物格斗、与物博弈、与物互动。他们认为只有通过这种“格物”才能够达到真正的认知。
如果“格物致知”是一种认知方式,那么静观式、非互动的感知就不是真正有效的认知。真正有效的认知是接触,是冲突,是博弈。
wbf
个人认为:投资不肯止损的心理逻辑就是有了持仓就有了立场。
世界是变化的,投资的环境也是不断变化的。
中年油腻男,就是貌似成熟,不是那种温润宽厚的成熟,而是堆积了太多世故圆滑的成熟,他们还自以为是,不再吐故纳新,因为耍滑头打太极足以应付一切,也让他感到舒适。这种老滑头老油条的行事风格其实就是一种社会学上的“蠢”,他们以为自己是无招胜有招,其实千篇一律就一招。 所以很多人其实30岁已经挂了,80岁才埋。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J.Krishnamurti)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这种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类似于修行者五蕴皆空觉悟后的观察力。在收集信息的阶段,保持价值中立,认知保持灰度,有助于后面的全方位分析和充分的决策。
保持好奇心 对投资尤为重要;第三人冷静视角也是极为重要的。
保持谦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