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作为一个农家子弟,深感农村与城市在人情世故方面的一些区别与感受,多年来经过各种在与人交往方面的经历,深感一二。
在农村出来往往都有一个死脑筋,在害羞脸皮薄方面的人尤其如此,在农村看来好像脸皮薄害羞才是一个懂礼貌的孩子。往往进入城市后,依然按照农村的那种交往模式去处理这一切:比如见人就称呼按照年龄,觉得态度好礼貌就可以,其实城市人最重利益,礼貌对他们来说不甚重要。最近一年终于悟出来:原来农村人凭勤劳和体力吃饭向土地要钱,城市人则依靠交易和服务来谋生眼里只有钱,在农村人交往这以利益为耻,因为他们的交往中不掺杂钱,只有情感,只要态度好礼貌,爷爷奶奶叔叔姨姨【农村只叫姨没有阿带着阿则不亲了】一高兴只有家里有适合的都给,一夹杂钱就生分了,农村孩子往往分不清楚这条界限,总是显得友好实在认真脸皮薄。这说的是以前的农村和部分农村孩子。
农村孩子中头脑灵活的狡黠的,一过分,一旦加入城市,懂事城市套路,尤其是那些嫁入城市女的,那种势利刻薄简直让人发指,以前的越贫困越落后得势后,进入城市圈子后,这种农村男孩女孩都变得比城市孩子还要不厚道,真是一种奇怪的模式。
农村保存着中国的传统礼仪,现在的农村已经被城市风气侵入越来越商业化了,但部分山高皇帝远特别偏远山区则保存着中华礼仪,一个村子的孩子从外面回来,熟识的村人嘘寒问暖,那种点头热情极像日本的礼貌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