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想和大家聊聊写作,但一直苦于不知从何谈起。因为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写作犹如高档商场里的奢侈品,未来得及看一眼便被高昂的价签拒之门外。
今天在看村上春树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下面一句网友评论启发了我。
他说,“总喜欢随身携带一支笔,这样我就可以把看到的世界尽收眼底。”
原来,这就是写作,只需把脑子里的画面,转成文字的过程。
如此一说,我愿意再和大家谈谈写作。
我每天都在写写写,写书评,写随笔,写生活感悟,但凡能转化成文字的,我都会把它变成一篇文章,或者一段随笔,定格在记忆里。这应该是我目前最舒服,最擅长的记录生活的方式。
那天发了一条朋友圈,老同学在下面留言:“老同学,什么时候出书呀,记得送我一本。”
我大方回复:“没问题。”
想写一本书,是我一直的梦想。好在如今的出版界对于一个写作者,没有难以企及的苛刻要求,只要你愿意分享,愿意一直坚持写作,而且写得并不那么差劲,都是有机会出书的。
这样说不是指我一定能出书,但至少前路还算明朗,不至于把像我这样的小白,坚持写作下去的勇气分分钟浇灭在火炉里。
我想,我能一直坚持写作,想出一本书是其中一个原因,但毕竟是以后的事,现在在这里空想未免有些操之过急。
但不失为一个坚持下去的动力。
那么回到现在,为什么我能一直坚持写作?
很多人问我:“你既读书又写作,能忙的过来吗?”
我回答说:“我除了工作就是读书写作。有灵感了就打开电脑写几句,没有灵感的时候,就捧起一本书读一读。”
现在我基本没有其他爱好,不追剧,不刷短视频,不逛朋友圈,也很少出去逛街,当然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做读读写写的事情。
肯定会有人问,这样的生活你难道不觉得枯燥吗?
我用村上春树的一句话回答大家:“一旦养成和文字打交道的习惯,就很难轻而易举的放弃。不管手边有电子产品还是3D游戏机,只要一有空(甚至没空),也会捧卷阅读或者执笔写作。”
在我看来,每天阅读一两个小时的书,再挤时间把所读所想写出来,就像刷牙洗脸一样习以为常。
不要说我自以为是,当你习惯了某件事的时候,也发现不过如此。
当然,我也有写不出来抓耳挠腮的时候。
这时候我一般选择听几首喜欢的音乐,或者运动几下,拉伸拉伸,或者干脆去睡觉。睡觉是我的灵丹妙药,总能解救我于水深火热之中。
有一点我不想欺骗大家,写作看起来高大上,但大部分时间是痛苦的。
有时候坐下来半个小时写不出一个字;有时候写了删删了又写,反反复复,即将崩溃;有时候好不容易写了一大段,读起来却狗屁不通,这时候挫败感油然而生。
在那一瞬间你也许会厌恶写作,并认为它不值得你这么大费周折。
但当你平静下来,你会重新爱上键盘的敲击声,看到一页页被填满的空白文档,满足感立刻蔓延心间。
自己最初模糊的想法通过笔尖渐渐变得清晰起来时,你的大脑逐渐通透,思考更加深入,这时候写作的好处才逐渐浮出水面。
在这一刻,你又超着梦想迈进了一步。
如果你是一位写作小白,想写却迟迟不敢动笔,是有怕自己写得太滥被别人笑话的顾虑吧。
只能说你自作多情了,没人在意你写的好不好,只管去写就好了。
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写熟睡的孩子;写路边的商贩;写闺蜜间的吐槽;写与家人的拌嘴;写突如其来的惊喜;写逐渐发福的身体等等。
每天从一两百字开始,坚持一两个月,进步就会非常大,就会很轻松的写出一千字以上的文章了。
这么说,写作难么?
写作并不难。
把自己心中所想,用文字正确而完整地表达出来便是最好的写作。
当你在写第一个字之前就想到文章发布之后有多少人看,会不会被别人笑话等等,都是多余的想法。
最关键还是先写下第一句,接下来写第二句……只要你写完了第一段就是成功的一半,接着一句一句地写下去,你很快就能写成一篇文章。
正如《关于写作:一只鸟接着一只鸟》这本书里说的方法一样:
写小说就像夜间开车。你的视线只达到车头灯照得到的范围,但你还是能走完完整的路段。
你无须看见自己将去何方,也不用看见目的地或途经的一切。你只能看清前方两三英尺的范围即可。
这是我听过关于写作最好的建议。
可见,写作并不复杂,无非是拿起笔一个字一个字的写下去。
对于我而言,写作是梳理生活;是放松心情;是心情的自然流露;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我相信每一个喜欢写作的人,都很享受这个笔落纸间的思考过程。
它虽不算那么有趣,但一定很酷,酷到当自己一天天老去,回过头读读写下的文字,又像过了一辈子,幸福感跃然纸上。
因此,这件事我要坚持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