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仲则这一生都是李白的超级“迷弟”,对其是崇尚致极。在采石矶李白墓前,还曾心潮澎湃地写下了一首追思李白的长诗《太白墓》“束发读君诗,今来展君墓……笑看樵牧语斜阳,死当埋我兹山麓。”(全诗在《清才子》中有引用,这里就不全抄出来了。)当然,就如江湖夜雨先生所言“这首诗起承转合之间,颇有几分李白诗的神韵,应该说是一首向李白‘致敬’的作品。然而,即便是以李白的才情,李白的风姿,在崇尚个性奔放的唐代,他的功名之路也是失败的。”李白到处“浪”,而且还“有钱任性”,去哪儿“飘荡”的时候都是“自驾游”,而黄仲则“一味师崇李白”,也学李白“任性到处飘”,然而却只能“穷游”,这一幅穷酸样就不免“四处碰壁”了。再加上和林黛玉似的“拖一个多愁多病的身”,虽然说也是和黛玉一般有着“倾国倾城的貌”,但是总感觉是一个软弱的小男人做着粗糙汉子的事。就算是李白本尊,不也是和早期官场的纪晓岚似的,就是唐明皇“吟诗作赋的消遣”,国家大事是不会找他商量的。
黄仲则虽然也学着李白结交当时的文坛大佬,名门权贵,但是心态上完全没有李白放得开,特别的抹不开面子,就像江湖夜雨先生说的“黄仲则对于结交当时的文坛大佬,名门权贵,有一种‘叶公好龙’式的情态,即想拜谒他们,得一个青云之阶,又怕自尊受损……”黄仲则不知是虚荣心作祟还是在Social中就是个幼稚的存在,即想和上层结交又觉得自己内心受伤。正如江湖夜雨先生所叙述的:“究其原因,黄仲则恐怕是想以布衣之士的身份和这些人平等交往,但这些早有顶戴花翎在身的官僚文人,是不可能降尊纡贵和他做知心朋友的。而且,贫贱的悬殊,也让黄仲则有深深的自卑感,会严重刺伤他的‘小心脏’。”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所以有老人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嘛,要不怎么赵薇能和马云做朋友而我们不能。
黄仲则那真是一个只有感性思维而没有理性思考的人,做什么事都是不计后果的。所以江湖夜雨先生才会说“像黄仲则这样的浪漫诗人气质,做事情往往是一时冲动就拍板。”刚来北京当“北漂”还没站稳脚跟,就觉得京城特别好混,让好友洪亮吉把他的家眷送来京城,洪亮吉劝他也是不要听的,结果不但是路费要人家垫,而且家人接过来他也是养不起的。完全就不想“长安米贵古今无异”,真是“图样图森破”,然而现实就是这么的啪啪打脸,不仅自己在北京混得狼狈不堪,家人更是养不起了,只能送回老家。在那时才知道“长安居不易,莫遣北堂知”,而身居高位的江苏老乡毕沅看他可怜,资助了他五百两银子。然而黄仲则不是用这笔钱好好过日子,而是头脑发热用这些钱来买官,结果“以小博大”没成功,日子过得更加窘迫。
不知道喝酒是不是更能有灵感,好些诗人作家都是些狂喝酒不要命的。黄仲则就是这样,本来身体就不好还酒瘾这么大。结果年纪轻轻就一命呜呼。正如江湖夜雨先生说的“诗能穷人,诗能杀人,在黄仲则身上不幸又实践了一次。”不知徐志摩,顾城,海子是否也是被诗杀死。黄仲则在纪晓岚完成《四库全书》的那时候客死在山西路途中,《四库全书》历经风雨流传了下来,黄仲则也凭着自己的诗才让后世人怀念,他不仅是个日子过不好的穷屌丝,更是清朝“论诗者推为第一”的大才子。当然了,才子命运多坎坷,有时也不仅指生活,要不怎么有说法“国家不幸诗家幸”没有痛苦的感受是出不来好作品的,就像我自己之前胡写了几首诗,虽然不太好。也是深深感觉到写诗那真是“痛苦且自由”,正如江湖夜雨先生在《清才子》中所述的:“诗穷而后工,蚌病成珠,坎坷多难的生涯,造成了黄仲则‘乾隆六十年间,论诗者推为第一’的诗坛地位。然而,写每一位才子时,我总是觉得,如果造物主能重新安排命运的话,宁可世间不要这么好的诗句,也愿意让他们少受一些苦难。”其实我也是愿意有多一些平庸但是长寿的凡人,也不想要苦难命短的诗人,当然不止是诗人,其他行业的也是如此,希望平安久一些。就像前段时间修改的医学界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我将重视自己的健康,生活和能力……”就算立下誓言要献身工作,但是没有一种工作值得我们付出生命。
不知道是否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夜雨在写黄仲则时居然梦见了他“纤长清瘦的他……穿一件白夹春衫……好像是怕被风吹去的样子……”
后记:刚才查《希波克拉底誓言》的资料时,又看到一则40岁骨科医生猝死的公告,居然泪目了,感觉这么近,这么近,忽然有些害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