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中考,实行10年制义务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川大华西医院教授甘华田提出建议,为了缓解“教育焦虑”,建议取消中考、普及高中,缩短学制,实行小学到高中“十年制义务教育”。(信息来源:红星新闻)

从各方面去分析这条建议,这样的一个意见会得到绝大多数国人的支持。

● 首先,目前普高录取率50%左右,将近一半的家庭的孩子会面临分流。分流的去处是职业高中,职高学习氛围差,打架斗殴多,感觉学不到东西,升学限制又很多。他们是普高的支持者。

● 其次,很多人觉得,很多十四五岁的孩子还没有领悟到学习的重要性,他们中的一部分脑子灵活,不是属于很笨的类型,就是因为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如果普高,他们的前途就有可能会出现转变。

● 第三,缩短学习时间容易得到劳动人民阶层家庭的支持,早两年毕业意味着早两年工作,可以极大地缓解家庭的经济负担。

● 第四,缩短学制容易得到高等院校教授们的支持,特别是像数学、物理、化学这类基础学科。因为不止一个教授提出过,天才最厉害的时间段都是在他们十几岁的时候,不应该让他们在这个时间段留在高中刷题。

从我个人的角度去看这个建议,我认为这样的一个建议非常的大胆,很接中国的地气,比较符合中国人高智商的特点,同时可以为我们的社会增加两年劳动力人口,多增加两年社会保障基金的财源。

这样的一个创新想法,在全世界其他国家是没有的。我们模仿世界的教育体系模仿了近100年,还没有人大胆到可以去打破这样的体系。如果这样大胆的想法能够得到尝试,并且获得成功,中国未必不可能引领世界教育的潮流。

虽然,这个建议很好,但是结合更多的因素,我认为这样的一个建议可行性比较低,如果实行这样的一个建议,需要执行这个建议的人有巨大的改革魄力,我来说一下可行性低的原因。

● 首先,短学制会影响国际对中国基础教育的认可度。举一个例子,中国的小学到高中是12年,德国的小学到高中是13年。因为差了这一年,中国的高中生凭着高考成绩是没有办法进入德国的大学读书的,德国的大学不认可中国的高考成绩。凭着高考成绩去德国读大学,必须要增加一年的预科,也就是弥补和德国的孩子相差的那一年。假设我们把小学至高中改成10年制,在基础教育阶段学历的国际认可上,会引发更多的问题。

● 其次,改变学习年限之后,现有教材全部都要进行改变和压缩。虽然老师平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用两年时间上三年的课,但是教材还是3年制的教材。一旦学制发生改变,三年的教材就要直接变成两年的教材,改变教材的成本是非常巨大的。

● 第三,改变学制以后,高考的年龄降低,选择复读的孩子的时间成本会变得更小。他们从16岁开始高考可以一直尝试高考到19岁,花费的时间成本只是比之前的学制多一年,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容易加剧高考竞争的内卷。

所以综上所述,我认为这个建议非常的好,但是可行性很低,付出的无形成本巨大,执行起来需要的魄力超乎想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