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 小暑六月节

小暑六月节

元稹  唐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译文:

突然暖暖的热风到了,原来是循着小暑的节气而来。竹子的喧哗声已经表明大雨即将来临,山色灰暗仿佛已经听到了隆隆的雷声。正因为炎热季节的一场场雨,才有了门户上潮湿的青霭和院落里蔓生的小绿苔。鹰感阴气,乃生杀心,学习击搏之事;蟋蟀至七月则远飞而在野矣,肃杀之气初生,则在穴感之深则在野而斗。

写作背景:

小暑小热,进入7月(农历为六月,所以又叫六月节)在北方,可能还不到大热的时候,如果是在南方,早就热得人受不了了。但不管如何,暑气已生,天气给人的感觉总不会太好,只是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恰有大雨,所以写出的诗句没有让人觉得特别难受的地方,他徐徐写来,倒也写得诗意盎然。

图片发自简书App

赏析:

在这首诗中,擅长感物寓意的诗人用丰富的形象来共同表现小暑的节气特征(小暑有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写得很是饱满,形成很强的画面感,同时,触觉、视觉、听觉的结合,更是让画面有声有色,动感十足。

前三联写了温风、竹、山、青霭、绿苔,这些意象毕竟不是动物,在表现自然的生气方面相比于动物来说,表现力还是不足的,它们更适合衬托环境的清幽。于是,诗人眼中可见的小鹰,耳中可闻的蟋蟀,它们为这一片天地增添了活力,使得天地生机蓬勃。而此时活跃于这片天地的动物,又何止于这两种呢?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再加上山水竹树等等自然万象,这样的小暑,也真是活力四射的。

沉浸在这样的天地中,少了暑气逼人,心情自然也应该是愉悦的。这样的小暑,这样的诗歌,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契合人们的心理需要,是让人满意的。

作者: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意指...
    心田计划阅读 1,182评论 0 2
  • 《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
    瀞知阅读 1,756评论 0 1
  • 陆游诗集(Y1) 丫头岩见周洪道以进士入都日题字 乌巾白紵蹋京尘,瑶树琼林照路人。 西省归来名盖代,两行墨危尚如新...
    汉唐雄风阅读 11,600评论 0 15
  • 人们的生活品质的上升,年轻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脱发也走向“低龄化”。很多人20几岁就开始脱发了,那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极客补发阅读 458评论 0 0
  • 还是2015年冬天读的,当时的笔记。 幸福公开课前七节 自信,意义感 利社会,助别人也在助自己 有目标,五年或十年...
    summerlight阅读 92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