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汉奸”一词,大概中国人都会有本能地愤慨。有一说法,汉奸起源于宋末“功罪石”。
彼时崖山海战宋军惨败,二十万官吏百姓投海殉国,蒙元彻底占领中国。作为汉人的张弘范亦是叛变于蒙的元军主将,却妄想功垂千秋。派人在崖山北面石壁,刻下了“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
痛失家国的普通百姓,在元朝统治下敢怒而不敢言,故在石壁一侧痛斥汉奸,写下一首诗:“沧海有幸留忠骨,顽石无辜记汉奸。功罪昔年曾倒置,是非终究在人间。”
后来“汉奸”便代指出卖汉族利益的败类,继而引申为背叛中国投敌,罪无可赦之人。
“汉奸”一词虽然出现很晚,但出卖家国利益的行为却古来有之。成为汉奸的人一般各有各的理由,有人为利益,加官进爵。也有人害怕面对敌人折辱杀害,继而投敌。
汉文帝时期也有一位,但他成为汉奸的理由,却是出于报复。
中行说,汉文帝时期的一位宦官,也是一位被千年唾骂的汉奸。
彼时匈奴单于冒顿去世,儿子稽粥即位,名号老上单于。文帝认为朝廷形势尚不稳定,继续采取和亲的方式,派遣宗室女翁主去做单于的阏氏,中行说则作为翁主的师傅随行,前往匈奴。
令召下达后,中行说曾表明意愿,拒绝前往,但朝廷不许,强迫他去。中行说再三拒绝,说自己去了将来一定会成为汉朝的祸患,奈何朝中大臣皆认为是气话,并不在意。
就这样,中行说到了匈奴,果然兑现自己的诺言,投靠单于,为匈奴出谋划策。
谁曾想,中行说为单于递上的投名状是文化自信。
起初,匈奴人很喜欢中原的棉絮和食物,但中行说却说,如果匈奴改变原有风俗,全部使用汉朝送来的衣物食物,那么汉朝给的东西不用超过自己总产量的五分之一就可以让匈奴归属汉朝。
用今天的话说,匈奴贸易赤字,而且进口商品挤压了国产制造业的生存空间。
不仅如此,汉朝的衣食再舒适、美味,对匈奴也未必是好的。
匈奴是马背上的民族,棉絮作的衣服在马背上飞驰之时,不如匈奴原本的麻布皮袄。汉朝的食物美味,却也没有原本的乳制品便携、抗寒。
换句话说,电灯很好,可是如果你那里不供电,那么原本的煤油灯对你才最好。
瓦解一个民族,先瓦解他的文化。不适合自己的文化盲目吸纳,就会成为别人的附属品。中行说让匈奴走出汉朝棉絮美食搭起的“温柔乡”,建立了自己的文化自信。
不过这种自信是盲目的,匈奴拒绝了中原的衣食,同时也拒绝了汉朝的制度和礼仪。
中行说曾在单于会见使者之时,对汉朝使者发起诘难,并且合理化匈奴不懂礼义、轻视老弱、娶父兄之妻等问题。还对使者说,只要汉朝的棉絮和粮食给足量,匈奴就不会进攻汉朝。继而让匈奴人从气焰上压汉人一头,自豪感爆棚。
盲目自信的结果当然是拒绝一切改变。后续匈奴一直沿用原有的松散治理结构,从而丧失了大规模扩张后管理的可能,反倒让匈奴的每次进犯势弱了些许。
所以到今天也有人说,中行说不是汉奸,而是反间。
当然,中行说究竟抱有何种心思,今人也不好揣摩。但这段故事也有些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
对国家来说,文化要自信。本土的文化是千百年发展而来,是根植于这片土壤长起来的,是适合民族与人民的,一定不能抛弃。很多时候,外来的东西看似新鲜,让人神往,往往却是彼之蜜糖,吾之砒霜。
当然,自信不是自负,两种文化一旦碰撞,就有了新的环境变量,吸收外来文化优势的部分,优化本土文化,才能在文化交互中获得长足发展。
对我们自己也一样。人一定不要放弃自己的优势,别人的优点也未必一定要学。
一个真诚老实的人,如果看到自己口舌厉害的同事晋升而去学习,往往结果是学不会花言巧语,也丢了自己最可贵的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