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宝亚飞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事业兴衰,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干部的精气神和工作状态,直接关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成色成效。基层干部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落实者,基层干部的干事创业精气神直接影响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如何提振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让基层干部以奋斗者的姿态开创新时代新业绩,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主动作为。
加强政治建设,筑牢思想根基。坚持理论武装,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开展组织生活,整合各级党校、干部学院的教学资源,将理论武装列为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第一议题”、主题党日“第一内容”、党员学习“第一任务”、指导工作“第一遵循”,教育引导基层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发挥宁夏这片红色热土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基层干部加强政德修养,夯实从政之基,不断激发传承红色基因、勇担使命任务的内生动力,用红色教育磨砺初心使命。强化为民情怀,以服务人民群众、提高群众满意度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基层干部要俯下身子、迈开步子,深入乡村、社区,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与心沟通,让群众敢讲话、讲真话、流真情,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全力赢得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
健全政策机制,增强激励效能。完善能上能下机制,抓实干部“选育管用带”全链条,重点关注表现突出和相对落后的“两头”干部。突出实干导向,明确谁在担当实干、谁在敷衍了事,真正把愿干事、真干事、干成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提拔使用一批实绩突出的干部,表彰激励一批担当作为的干部,对担当作为不够的人员给予“黄牌警告”,对不作为、乱作为的“躺平干部”及时“红牌罚下”。探索赛马考评机制,强化以事择人,围绕重难点工作,实施“一线练马、舞台赛马、评比选马”。综合运用政治素质考察、年度考核、平时考评等手段,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深化改革、信访维稳等一线发现、培养、考察和使用干部,提升干部打硬仗、“啃硬骨头”的决心和能力。实施容错纠错机制,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组织、纪检等部门参与的干部容错纠错会商制度,明确应予容错的“正面清单”和不予容错的“负面清单”。对干部的失误错误进行综合分析,对该容错的按照程序大胆容错,切实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让干部在干事创业道路上解开束缚、放开手脚、迈开步伐,以更好的干事创业氛围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坚持减负增效,夯实实干基础。深化基层减负,按照重心下移、权责一致的原则,坚持赋能与减负相结合,向基层放权赋能,理顺基层职权事权,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深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严格落实精文简会要求,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坚决遏制“扎堆”检查评比,推动各级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解决问题。落实基层干部待遇保障,坚决整治违规借调人员等问题,优先补充基层人员力量,切实减轻基层工作压力,提升基层工作成就感和幸福感,努力将干部向上“虹吸”转变为干部向下“沉淀”。突出专业训练,围绕岗位职能职责,持续提升专业素养、丰富专业知识。组织开展差异化、针对性培训,依托党校阵地、干部网络教育平台,为基层干部开设定制课程。围绕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应急处置、行政执法等方面,分层分批进行专题辅导,全面提升基层干部“七种能力”“八项本领”,切实消除“本领恐慌”。加强实践锻炼,采取“上派”“下挂”“外联”“内引”等方式,有计划地安排基层干部到改革发展主战场、服务群众最前沿、急难险重第一线挑重担、扛重活、打硬仗。让基层干部在实践中经风雨、长才干,不断提升破解难题、服务发展的能力水平。
狠抓党风党纪,培育勤廉风尚。强化执纪问责,将严的“主基调”贯穿始终,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大力整治基层干部“慵懒散”。始终保持对腐败零容忍高压态势,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腐败,坚决查处惠民、惠农、公共资源交易等方面的腐败问题。强化警示教育,持续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抓好警示教育月活动、典型案件通报等集中警示。注重日常警示,通过身边人身边事以案示警、以案为鉴、以案促建,引导基层干部自觉抵制各种诱惑,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不断增强防腐拒变的能力。强化监督检查,把日常监督摆在重要位置,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廉政谈话、提醒谈话,抓细抓小抓日常。对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露头就打”,防止小隐患变成大问题。紧盯“关键少数”、抓住关键节点、管住关键事情、管好关键人员,发挥巡视巡察利剑作用,用好问责利器,以优良党风带动形成良好政风、社风、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