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IP营第二季打卡第84天,4093字,累计174331字
电影是视听结合的艺术,它首先是视,即影像,然后是听,即声音,也就是说电影是以视为主、听为辅的艺术形式,而这视听,最后需要通过剪辑才能构成一部完整的电影。
一部完整的电影由剪辑、声音、画面三部分组成。
一、影像部分(即画面)
影像的重要性
①电影的诞生其实就是影像的诞生;
②就相同时间所提供的信息量而言,影像是得天独厚的;
③影像能够跨过艺术品与欣赏者之间的障碍,直接走入人的心灵。
影像如此重要,作为一名编剧,写故事就是写画面,在写故事时应该清楚地知道视听语言部分怎么去做。
影像的分类:景别、运动、角度
(一)景别
定义:电影画面中的主体形象,如人物、景物等一般称之为“景”,在镜头景框和焦距固定的前提下,取景距离的变化会形成远近大小不同的各种画面,这些不同的画面就叫景别。
分类:按照摄影机和被拍摄物体从近到远的距离,可以粗略分为:①特写、②近景、③中景、④全景、远景等基本景别,另外还有大远景、大特写等更细化的景别。
决定景别大小的因素:
①摄像机与被摄主体之间距离的远近;
②摄像机使用的镜头焦距的长短。
景别划分的原则:
景别划分所指的对象应该是被摄主体。
景别划分的标准:
通常做法是以画格中截取成年人身体部分的多少为划分的标准。
1、特写
定义:主要表现人物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拍摄主体的细节。
作用:
①特写镜头主要表现细节、细部特征;
②表示肯定、强调。(如在一个非常安静的场所如一个教室,要表示特别安静,用特写怎么表达?一个同学不小心将一支笔掉在地上,可以给这支笔一个特写,然后以一支笔掉在地上的声音来强调此时教室里的安静 )
特写的意义:
①特写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它是电影艺术区别于戏剧艺术的主要标志。
②能有力地表现被拍摄主体的细部和人物细微的情感表现,是电影通过细节刻画人物,表现复杂的人物关系,展示丰富的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手段。
③帮观众更直接、更迅速地抓住事物的本质,加深观众对事物和生活的认识。
特写景别是主观性的镜头,对导演讲述故事很有帮助,对于一名编剧讲故事也非常有帮助,写剧本时要避免只有台词,将所有的信息都只能通过台词来表达出来是一种很笨的做法。电影是视觉艺术,可以通过技法去展现,譬如要展现一个人物想自杀,并不一定非要让他用嘴说出来他不想活了,可以给一个特写,他的床头放着安眠药,信息就交代出来了,景别能凸显你想要交代的一些重要的东西。一个编剧要学会借助道具和演员的动作。
2、近景
定义:主要表现人物的胸部以上或物体的一个局部。
优势:
①近景长于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人们在谈话的时候常常看着对方的面部察颜观色,因此创作者在表现谈话的时候大量使用近景镜头。
②观众透过人物的面部表情可揣摩到人物丰富的心理活动。
(通过眼神和表情或一些小动作反映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如不自然地摸摸鼻头表现人物没说真话,也可以通过眼泪特写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悲伤)
3、中景
定义:主要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的部分或场景的一个局部。这种拍摄距离运用最多,是从客观性距离到主观性距离的过渡地带,一般呈现中性色彩。
作用:
①长于表现人物上半身的动作和事物的局部特征,利于表现姿态、手势,利于情节交流。
②中景镜头是一个叙述性很强的景别镜头,一些重要的动作造型、人物之间的关系,大都运用到中景镜头予以表现,也是影视剧中用的最多的镜头。
4、全景
定义:主要表现成年人的全身或者一个场景的全貌,这种距离模式营造了客观化的关注效果。
作用:在全景中,人物与环境是同等重要的,全景长于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即人物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活动和在这样的环境下人物在干什么。
在视觉上给观众造成的印象,就如同在剧场里观看舞台表演,可以使观众看清楚人物的形体动作和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5、远景
定义:主要表现远处的环境,如果画面上有人物,当人物在画面上不占主要位置和作用时,也可以称之为远景。
作用:远景长于交代环境,营造气氛,能充分展示主体与环境的对比,突出空间范围的广阔恢宏感。
这种距离模式适于营造史诗性场面,常常应用于影片或者某个独立的叙事段落的开篇和结尾。
(二)运动
镜头的运动是相对于固定镜头来说的,指的是摄影机的机身、机位、镜头焦距都不发生变化所拍摄下来的影像片段。
运动镜头主要由两方面组成,被摄对象运动、摄影机运动。
电影的运动镜头又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况:被摄对象运动、摄影机运动、综合运动。
1、推镜头
定义:被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出来的范围越来越小的运动镜头,我们称之为推镜头。
两种方式:
①改变机位,使摄影机越来越靠近被摄主体,带有客观性;
②改变镜头本身,使镜头的焦距越来越长,带有主观性。一般使用①方式。
作用:
①给人靠近、走进去、亲切的感觉;
②推镜头往往能推出特写镜头来,因此有强调的意味,有引起注意的意图。
2、拉镜头
定义:被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出来范围越来越大的运动镜头。
两种方式:
①改变机位,使摄影机越来越远离被摄主体;②改变镜头本身,使镜头的焦距越来越短。
作用:
①给人远离、走出来、疏远的感觉;
②能够表现被摄主体与他所处环境的关系。
3、摇镜头
定义:摄影机围绕一个点做旋转式运动所拍摄下来的影像。
两种方式:
①水平方向上的(横摇)——左摇,右摇;
②竖直方向上的(纵摇)——仰摇,俯摇。
作用:
①介绍环境(如拍全景)
②从一个被摄主体转向另一个被摄主体
③表现人物的运动(人物往右走是去做一件事,向左走是做完事回来)
④代表剧中人物的主观视线。
(比如说有一个人站在路边,然后他看到什么东西,眼睛或面部表现出害怕表情,紧跟着会拍摄一个画面,也就是他看到的画面,这个画面就是他的主观镜头)
4、移镜头
定义:摄像机在拍摄主体的平行线上运动所拍摄下来的影像。
方式:
①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左移、右移(横向移动)
②前移、后移(纵向移动),接近于跟镜头,但是速度不一样
③竖直方向上的移动——升、降。
作用:可以拓展视野,起到介绍环境的作用,详细体现被摄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也是实现长镜头的主要形式,有一种流畅感。
5、跟镜头
定义:摄影机镜头跟从被摄主体进行拍摄,使运动着的被摄主体始终被保留在画面之内。
三种方式:
①在被摄主体后面所拍摄的影像;
②在拍摄主体的前面所拍摄的影像;
③在被摄主体的侧面拍摄的影像。
作用:
①跟镜头能够连续而详尽的表现运动中的被摄主体,能突出主体,又能交待主体运动方向、速度、体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②跟镜头跟随被摄对象一起运动,形成一种运动的主体不变、静止的背景变化的造型效果,有利于通过人物引出环境;
③从人物背后跟随拍摄的跟镜头,由于观众与被摄人物视点的统一,可以表现出一种主观性镜头。
总结:运动镜头的作用
①使影片形成一种动的美感,摄影机的推拉摇移跟,使影像富于变化,避免了呆板和僵化,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感。
②运动能造成强烈的视觉刺激,所以它是商业片实现票房价值的一种重要手段如武术片、警匪片。
③摄影机的运动是实现“长镜头”效果的重要手段,而长镜头效果又可以使影片具有纪实主义作品的美学特征和艺术魅力。
(三)角度
分类:垂直变化、水平变化。
垂直变化:①平角②仰角③俯角
水平变化:①正面0度②侧面90度③背面180度。
1、垂直变化
①平视:与水平挣相同角度,接近于常人视线的感受的镜头,可以使观众产生真实、平稳、庄重的感觉。
②俯视:低于水平角度朝下俯拍的镜头,能使人和物的体积压缩以至于形状奇异,造成观众心理上的渺小、可怜、压迫以及宿命的感觉。同时它可获得开阔的视野,可表现大的场景,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有一种蔑视的态度。
③仰视:高于水平角度朝上仰拍的镜头,这种镜头能夸大物象的体积,常用表现人物或景物的高大、威严、壮观等。
适合近距离表达高大物体,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带有崇敬感情色彩。
2、水平方向
①正面:被摄主体正面对准镜头,显得庄重、正规,如拍领袖作报告。少用。
正面角度易于较准确、较客观、较全面地表现人物的本来面貌;适合表现安静、严肃、庄重的主题,利于画内画外直接的交流。
②侧面:侧面的拍摄角度可以用于表现人物的轮廓,从审美效果而言,侧面的拍摄角度蕴涵着一种潜在的动势和美感。
③背面:被摄体背面对准镜头,背面角度比较含蓄,想象联想空间大,具有悬念效果和写意效果。
从背面角度拍摄,能让观众与剧中人物视线统一,能够营造出一种未知的神秘感,在一些恐怖片中会比较常见。
二、声音部分
分类:台词、音乐、音响
(一)台词:戏剧表演中角色所说的话语是剧作者用于展示剧情刻画人物体现主题的主要手段也是剧本构成的基本成分,一般包括对白独白和旁白。
(二)音乐: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声音,它必须通过演奏、演唱才能形成,而电影音乐则是专门为电影创作、编配的音乐。
分类:
①有声源音乐(画内音)画面中出现或能推断出有发出音乐的人或物
②无声源音乐(画外音)画面中没有发出音乐的人或物。
音乐比画面更抽象,更具象征意义,更接近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
作用:
①渲染画面中所呈现的环境的氛围,抒发作者的感情,表现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
②表现时代感和地方特色,吸引观众注意力,激发观众的联想。
③声画组接的作用,用一段音乐将几个不同的镜头连接起来,形成一种整体感。
(三)音响
除语言、音乐外,电影中一切声音的统称。
1、电影音响分类:
①动作音响:人和动物行动所产生的声音,如人走路声,打斗声,动物的奔跑声。
②自然音响:自然界中非人的行为动作所发出的声音,如风声、雨声、鸟语虫鸣。
③机械音响:因机械设备的运行所发出的声音,汽车、火车、轮船、飞机声、电话声、钟表声。
④特殊音响:经过变形处理的非自然界的音响。神话、科幻片中多用。
2、电影音响的作用
①渲染画面的氛围,增加银幕的真实感。
②打破画面的框子,增加银幕的信息量。
(写剧本时要学会使用音响)
③声画连接,用音响将几个不同内容的镜头连接起来,产生一种整体感。
三、剪辑部分
剪辑就是将拍摄的大量素材经过选择、取舍、分解与组接,最终完成一个连贯流畅、含义明确、主题鲜明并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同一时空下,剪辑应遵守以下几个原则:①人物服饰一致,即人物的服装、化妆、装饰等不能有丝毫的走样
②各种道具的位置不变
③遵守轴线原则
不同时空的场景连接的具体方法有:
①人物的姿态和动作链接;②人物的表情链接;③人物的语言链接;④音响链接;⑤道具链接;⑥情绪链接;⑦意义链接;⑧期待连接等。
电影剪辑的作用:
①表现一种特殊的电影的时空关系及压缩时空和延伸时空
②调整影片的节奏
③蒙太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