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听见蓝说”,陪你更好地成长为自己。
01
我们每个人,似乎都懂得很多道理,例如:早起早睡身体好,自律才能成功,坚持才能看到结果……等等。
我们其实也知道,从平庸到达优秀,中间的路径应该怎么走,因为市面上有无数的课程和书籍、前人的经验可以给我们参考和借鉴。
是的,我们似乎拥有无穷无尽的资源,好像变得更好这件事,也并不难。
可,为什么现实里,还是有那么多人,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感觉人生迷茫,不知道下一步怎么走?明明知道努力很重要,可我们就是无法完成自己的定下的目标呢?
这一切,皆是因为我们渴望改变,却不懂得如何才能做到“改变”。
上一篇文章,我详细介绍了一个人无法轻易改变现状的原因,心理学家:为何你懂得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原因出在这里 这篇文章作为续篇,继续和你探讨关于如何达到“改变”的具体方法。
心理咨询师陈海贤老师说:
改变的本质是创造新经验,并且通过强化把新经验变成新习惯。
而改变之所以困难,是因为旧经验难以摆脱。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旧经验,代表了我们内心的舒适区。
比如一个人不爱出门、也不爱与人打交道,独自呆在屋子里才觉得舒服,这便是他的舒适区。你让他走出家门去和别人交朋友、聊天,他就很难做到。因为走出舒适区,意味着不习惯、恐惧和焦虑。
当然,这个例子并不能全面解释“舒适区”这个概念,要知道,舒适区并不意味着舒适。有部美国电影叫《肖申克的救赎》,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讲的是在监狱里面发生的故事。
一般来说,外面自由的世界肯定要比在监狱里的生活舒适吧。可有人偏偏不这么认为。电影里有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在监狱里呆了50年,等刑满释放出来后,他无法适应外面的生活,最终上吊自杀了。
对这个老人而言,监狱的生活虽不自由、艰苦,可他已经习惯了,对别人而言痛苦的地狱,就是他的心理舒适区,因为他熟悉。
但是,一个人离开熟悉的环境,换一个新的环境生活,就意味着离开舒适区了吗?
前几年我特别爱换工作,领导脾气不好、和同事相处不来、在工作中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我就会用换工作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我一直以为我很努力,愿意不断挑战自己和适应新环境,结果证明我这种行为是极其幼稚的。我并没有踏出我的舒适区,因为我只是换了环境,但是我没有改变我应对环境的方式。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给“舒适区”下一个全面的定义了。陈海贤老师认为:
“真正的舒适区不是熟悉的环境,而是我们熟悉的应对环境的固有方式。
走出熟悉的环境,并不意味着我们走出了心理的舒适区,只有改变应对方式,才是真正走出了舒适区。”
拿我来说,变换新的工作环境依然是我的舒适区,因为我不愿意反思自己在职场中存在的问题,也没有勇气去面对这些问题。
于是,即使换了新环境,我依然不会和领导同事打交道,依然无法解决出现在职场上的种种问题,所以,即便我换N个工作,我的人生也不会的任何的改变和好转。
02
一个人难以走出舒适区的原因,还在于,舒适区意味着控制感。
之前我还写过一篇心理学书评,里面引用过一个例子,是批判主义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里面的一个故事。
故事讲了一只小狗卡什坦卡,在原先脾气不好的主人那里受过很多折磨和打骂,而且因为主人穷,它常常填不饱肚子。有一天它和主人上街走丢了,被一个温暖的小丑捡回去养,小丑待它很好,给它吃好穿暖,还教它表演的特技。
可是你猜后面的结局怎么样?有天,小丑带着卡什坦卡上台表演,它在人群里发现了原先的主人,于是义无反顾离开小丑,跟着主人回家去了。
为什么小狗会这样选择呢?我认为,他已经习惯了“难过”的生活,他也知道如何去应付这种打骂和饥饿。相比起小丑提供给它爱与温暖,它反而觉得不真实,不是属于自己的东西。
这则故事反映出了现实。有些人,因为原生家庭不好、父母感情不和,他成年结婚后,也会无意识地把自己的新生家庭经营得很糟糕,原因是他的潜意识里觉得婚姻不幸才是常态,痛苦的环境才会让他觉得熟悉,有控制感。
利用心理免疫的X光片,看清心中的恐惧
有时候,你没法改变,不是因为你不知道方法,而是因为你不了解自己。
当你呆在自己的舒适区久了,你已经习惯了运用一套应对的方法,这个时候要求你踏出舒适区,去采用另外一种新的应对方法,你内心自然会产生慌乱,真实的爱与怕。
哈佛大学研究成人发展的心理学家罗伯特·凯根认为,就像人类的身体有一套生理免疫系统,以抵抗外界的病毒和微生物入侵以外,人的心理也有一套免疫系统,它会排斥我们采取新的行为方式,以此来维持心理结构的平衡和稳定。
《了不起的我》一书里面说,心理免疫的本质是一套焦虑控制系统。当我们用新的行为方式行事时,心理免疫系统会让我们感到焦虑。为了避免焦虑,我们就用回了老办法。
因此,我们要利用心理免疫的X光片,去好好剖析我们的内心。
以前我特别内向和自卑,当和朋友一起出去玩的时候,朋友提议去某个地方吃东西或者去哪里玩,即使我内心并不赞同这样做,可我却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害怕会因此失去朋友。为此,我深感苦恼。
让我们一起来画一下在这件事里,“我的”心理免疫的X光片。
第一栏:写下“我”希望达成的行为目标。在这里,我的目标是希望可以在朋友面前真实表达想法。
第二栏:写下“我”正在做那些跟目标相反的行为。我的目标是希望真实表达自我,可我却总是在朋友提出一个建议时,嘴上违心地说“可以啊、没问题”。为什么我会做出和自己目标相反的行为?原因是这样做能给我带来隐秘的“好处”。
第三栏:思考与目标相反的行为存在哪些“好处”。如果想不到,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问自己:如果不这样做,会引发什么糟糕的后果?(如果我不赞同朋友的建议,会引发什么我不想要的结果)
这个时候,我的内心就有了答案:我害怕提出不同的意见,会被朋友不理解,从而让自己陷入尴尬,也让双方不欢而散。而附和朋友,便能让自己的性格显得随和、容易相处。
以上,便是我不敢表达出真实感受的隐秘的“好处”。
看到这里,其实大家可以看出,我这种想法是不合理的。X光片第四栏:思考“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想法——
因为我的内心有一个重大的假设。
陈海贤老师说:“这个假设隐藏在一系列与目标相反的行为背后,正是这个假设让这些行为的所谓‘好处’成立了。”
我内心的假设是:第一,我害怕提出和朋友不一样的意见,朋友会不重视,拒绝我,而我是一个很害怕被人拒绝的人。拒绝会让我觉得自己不被重视,不被尊重,从而产生低价值的糟糕体验。
第二,我害怕不附和朋友,会导致朋友的不理解,从而失去一个朋友。
我的内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假设呢?这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跟我的成长经历息息相关。
我的原生家庭里,父亲是一个脾气差且唯我独尊的人,家里很多事情都要顺着他的意来,如果做我们做子女的有违抗或不顺从的行为,经常会引来一场可怕的家庭战争。
于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为了“息事宁人”,我养成了“顺从听话”的性格。
画出了心理免疫的X光片以后,我们就搞懂了为何改变难以发生。因为改变的愿望和不改变的动力之间,存在严重的冲突。
正如心理学家卡伦·霍妮所说:我们想要让车运行,却一直脚踩着油门,另一只脚踩着刹车,能量和动力就在这样的空转中痛苦地消耗着。
03
改变之所以很难,是因为我们看不见的潜意识里面,藏着太多的“怕”。在《了不起的自己》一书里,陈海贤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四个有效做出“改变”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检验人生假设,看清自我限制的规则
心理学大师荣格说:一个人的潜意识就是他的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把潜意识转化为意识。同样的,你想做出改变,就需要把自我的内心假设找出来。
刚才上面,我通过自身的例子,阐明了我内心的假设,也就是第一步:看见内心的假设。我以为自己提出和朋友不一致的意见,就会导致朋友间矛盾的产生。
当我们看到内心的假设后,就要进行第二步:验证内心的假设。只要我提出不同的意见,朋友就会嫌弃我,离我而去吗?
后来,我在生活中尝试在朋友面前表达真实的感受,朋友不仅没有不开心,反而乐意和我一起探讨和接受我的想法。
我把得到的反馈和自己原先的设想对比,发现我脑海中的设想并不真实。这让我在尝试中得到了新的体验。
第三:让错误的假设倒塌。当我们通过实际行为来验证了自己的假想,发现该假想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那么我们就要摒弃掉这个假想。
拿我来说,从此以后,就不必再害怕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提出不同的意见,也不害怕表达真实的感受会失去朋友。从而改写了自己的潜意识。
第二,小步子原理,迈出改变的第一步
前段时间我写过一篇文章,就是讲我怎么慢慢克服掉社交焦虑的。有个粉丝疑惑地问我,你为什么有勇气踏出第一步?
其实,除了现实的“逼迫”给我压力以外,更重要的是,我掌握和运用了小步子原理。
什么是小步子原理呢?陈海贤老师认为,就是改变的路上迈出小小的一步,获得一个小小的成功。通过不断获得小的成功来积累经验的好处,从而为下一步行动提供心理动力。
也许你会问,如果你顶着内心的焦虑走出门社交,万一遭到别人的排挤和冷落,从而得到了坏的体验,你该怎么办?
这里,我们要理解:
“小步子原理不是一个让我们最终获得成功的策略,而是一个让我们有所行动的策略……如果你需要有最终成功的承诺,才能去做一件事,那你已经陷入了让自己无法行动和改变的思维模式。”
如果你真的在社交过程中遭遇到了不愉快的事情,遭受了别人的嘲笑或不认可,你也可以认真去审视别人的嘲笑、目光和评价,是不是真的像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当你发现原来这一切都不是那么可怕、严重到威胁自己的生命和安全,你一样也能得到新的体验。
第三,培养环境场,让新行为改变新习惯
有些读者经常在我的文章底下留言,说自己也想像我一样读书写作,可是每当拿起书的时候,总是看不进去,或者看了马上就忘了,根本起不到一点作用。
这个时候,我一般会建议他好好打造一下自己学习的“环境场”。什么是环境场呢?它指的是包含大量行为线索的环境。这些行为线索能激发特定的行为。
就像我们到了卧室自然想睡觉,到了办公室自然想工作,到了餐厅自然想吃饭一样。
如果你总是无法静下心读书,就要检查一下,自己的环境场是不是布置得不够好?是不是总是在床上躺着读书?是不是书桌上放着很多杂乱的生活用品?是不是经常在书桌前玩手机打游戏?……
还有些人计划下班回家后好好学习提升自己,可就算买了一大堆课程,却总是无法提起劲学习,更多的时候把下班后的时间浪费在追剧、刷手机和网购上。
如果追其究竟,这种现象也大部分和环境场有关。他们待在屋子里,自觉地放松下来,认为家就是休息的地方,不知不觉当中就忘记了自己原本学习的计划。
所以,如果你希望自己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那你就要重新打造你的环境场。比如下班后或周末的时间,你可以选择到学习氛围浓厚的地方学习,像图书馆、自习室、书城的咖啡厅等。
如果你希望能在家认真学习办公,那就要把学习区和休息区分开,让两者有明显的分界线。在学习区,书房或书桌方面,添加更多的学习元素和物品,把非学习类的东西通通清理掉。
第四,感情触动,改变最重要的动力
改变需要情感的触动。如果没有情感认同,就不会有改变的发生。
一般而言,我们容易用焦虑、恐吓的心态来逼迫自己的改变。就像一个妈妈不希望孩子玩游戏,就会警告他如果读书不好,考不上大学,将来就会沦为乞丐。
之前我改掉熬夜晚睡的习惯,于是常常刷“熬夜猝死”一类的新闻,然后焦虑的警告自己:如果你再不早点睡觉,身体肯定会变差,到时连健康也失去了,我看你怎么办。
结果可想而知,用焦虑恐惧的方式来促进自己改变,是行不通的。那么被妈妈逼迫学习的孩子,依然不爱学习。而我,用焦虑的方式希望自己坚持健身,反而更加不愿意去健身房了。
为什么会适得其反呢?陈海贤老师说,原因在于,很多我们想改变的习惯,就是为了应对焦虑和压力而产生的。
如果再用内疚和自责给自己增加更多的焦虑和压力,那我们会如何处理这些过度的精神压力呢?还是会继续打游戏 、熬夜玩手机等转移自己的焦虑情绪。
而且,内疚和自责会损坏我们的自尊心,让我们觉得自己很差劲,反而更容易自暴自弃。
所以,如果你希望自己做出改变,就要检查一下,你对自己提出的高要求里面,是来自对自己的厌恶,还是爱和期待。只有爱与期待,才是改变的动力。
由于父母那一辈,喜欢用强制性的教育方式来促使我们进步,导致我们受到很多负面的评价和要求,长大以后,我们也习惯了用这样的方式来对待自己。这也是导致很多人陷入到自我折磨、却一直无法变成更好的自己的根源。
最后,我想用《了不起的我》一书里面,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与你共勉,希望你能看懂以上内容,找到有效改变自己的方法。
“大象(感性的自我)也许听不懂你说的道理,但是它是能听懂爱的。它会很清楚地直达奥,你爱不爱它。只有爱,它才会心甘情愿,为你上路。”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作者@听见蓝说,心理疗愈导师、情感咨询师、写作导师,劈柴喂马,写字修行。成长无止境,愿与你成为同路人。】
如果我的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评论|收藏|关注,持续输出优质成长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