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这天气,昨天还艳阳高照,今天却风瑟雨寒起来。
脱去衬衫、换上夹克,我坐在书案前又开始了抑郁……不多时,这抑郁又自然而然地变本加利成愁苦,一阵阵地胀满在胸膛,让我容颜紧琐、目光呆滞。
肚子里稍有点墨水再遭受境遇“补给”的人,通常,情绪都会高度敏感,多愁善感的性格就像紧箍咒,牢牢地套在生命的脆弱处,魔力强劲。
从少年到中年,我就是带着这样一个紧箍咒走过来的人,为此消糜,为此痛苦……但,也有时候会很享受这种多愁善感。
因为,它能给自己带来奇妙的凄美体验,让自己抑郁得迷幻、愁苦得疏离、伤心得诚挚……
有了如此个性,我对“伤感文学”就有了偏好,无论是描写哪一种事物,只要是作者“伤了痛了”我都喜欢品读,尤对愁雨和伤雨的诗词更是着迷——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我更喜欢这首: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无论是哪种愁、哪种苦、哪种伤,在我心里都有一种特别的美。这样的美时常让我沉醉,时常让我进入角色。
当然,随着年龄的增加,我开始在这样的情感世界里进退自如,并没有深陷其间而不能自拔,没有把自己置于颓废的境地折煞生命。
就像今天,当这样的情绪来临之后我就开始抗拒,开始俯案习字,让自制力与之搏斗,让存于心底的种种美好形成强大的团体把它们进行弹劾。
因为生命就是如此,它总要有点个性,只是这些个性做为载体的我们不能顺从与娇惯,适当的时候让它们“调皮”一些、“任性”一些甚至“顽劣”一些没有什么不好,但不可放任。放任情绪,尤其是放任消极的情绪,生命的肌体就如同被蛆虫啃噬,很快就会丧失活力,进而走向灭亡。
生命矛盾、世界矛盾、生活矛盾……这些矛盾存在得自然,存在得合理,存在得富有,存在得多姿多彩。
因而,每逢下雨我就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带着一种责任、一种“要好好活下去”的念想让自己转移注意力,去做一些饱含正能量的事情,比如读书,比如习字,比如写文章;比如临窗远望,比如雨中散步,比如在旷野中高歌……
5月27日于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