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记分享:
《庄子·缮性》篇里写道:不当时命而大穷乎天下,深根宁极而待,此存身之道也。
意思是说,在时运不济的时候,应向下扎根,藏好自己,以待时运的到来,这才是保全自身的方法。
在庄子看来,人立身处世,安身立命,必须懂得一个“藏”字。
他曾不止一次劝诫世人,应当光华内敛,低调藏锋。否则,木秀于林风必摧,行高于人众必非。
凡事太过外露,必然招致灾祸,唯有藏好自己,隐而不显,方可行稳致远。
《庄子·知北游》中讲过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叫智先生的人想搞清楚,什么是道。
于是他一路向北,逢人便请教。途中,他遇到一个叫“无为谓”的人,便向其请教:先生,如何才能知道,安道,得道呢?
可“无为谓”却始终一言不发,只是面带微笑地看着他。智先生感觉自己受到了戏耍,拂袖而去。
走了不久,他遇到一个叫狂屈的人,于是,他又提出了那三个问题。狂屈说:这个不难,我且给你细细道来。
可当智先生准备洗耳恭听时,对方却憋红了脸,半天吐不出一个字来。
智先生大失所望,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后来,他见到了黄帝,张口就抱怨,“无为谓”和“狂屈”是两个骗子。
黄帝却说:彼无为谓真是也,狂屈似之,我与汝终不近也。
在黄帝看来,无为谓是真懂道,狂屈只是装懂道。懂道者不谈论道,谈论道者不懂道。而我们这些在背后高谈阔论的人,差得就更远了。
庄子借黄帝之口告诉世人一个道理: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很多时候,不说,比能说,会说,要高明得多。就像古人所说的: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说得越多,越容易凸显出一个人的浅薄。真正高境界的人,都喜欢沉默。
所以,与其毫无分寸的直言不讳,事无巨细地表达自己,不如保持沉默。
学会闭口不言,才是一个人开智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