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故事经营“人心经济”

我的新书《像高手一样讲故事》开始发售了,请你们多指正。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我想用书中的25个故事,陪你走过一段时光,体验故事的力量。

24个故事:用故事经营“人心经济”

通向未来的路上转型已然不可避免,那么故事怎么转型呢?

有一次我参加一个会议,旁边坐了一位国学专家。我俩攀谈起来。我介绍自己是做创新思维教育和培训的,希望在AI时代提升人们的思考能力。

没想到,他微笑着略摇了摇头,打断我说,“不,现在最主要的不是这里,”他指了指脑袋,而是这里,”他又指了指心。“吃喝不愁了,核心就是要解决‘心’的问题了。用什么信仰来支撑人心、用好AI?用什么大道来设计发展?AI 发展这么迅速,一个跟不上就会被替代了。我们能应对的是要发展人心经济。”

“人心经济?”我一下子被这个新说法吸引住了。我问道,“您说的‘人心经济’是什么?”

他说,“是咱们人生而为人的独特优势呀。你了不了解人的需求和期望,能不能满足、能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AI技术已经能够提供丰富的数据和精准的分析了,但目前它还无法完全替代咱们对情感和需求的敏锐洞察。所以,关注人心的经济能发展壮大。”

是的,走心、走脑,输出智慧表达,将复杂的思想和情感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在智能时代,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智慧表达,通过独特的创意和生动的叙述,让我们的思想和情感得以充分展现和传播,因为智能时代是人心、故事与智慧交织的见证。

那位国学大师提出的“人心经济”概念,在麦肯锡2024年《全球消费趋势报告》中得到数据印证:83%的消费者愿意为情感体验支付溢价,这个数字在Z世代中高达91%。就像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发现的那样:“我们卖的从来不是咖啡,而是第三空间的情感联结。”

升级和迭代

近两年我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求助!

我们不要课程了,要立竿见影的结果。

我们不要灌输知识了,要现场引导和变化。

我们不要太多内容和细节,要带来应用的感觉。

我们不要那么长的线下了,要轻、快、灵的线上。

我们先不培训了,因为我们的企业大学都没了;等等,等等……

演讲课程红海一片,太卷了,你有没有新的内容?

这些需求冲击着我们,怎么办?

两个人的书和一个人的话会对我大有启发。

有一次,当代管理大师、情景领导理论的创始人、《一分钟经理人》的作者,75岁高龄的肯·布兰查在飞机上偶遇比他大四岁的著名心理学家莫顿·雪维兹。两个老顽童在飞机上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还吹出了一本妙不可言的书:《重新开火!别歇火:让你的余生成为最美好的人生!》(Refire! Don’t Retire: Make the Rest of Your Life the Best of Your Life!)。

书名本身就是一首励志诗。两位老人用人生的智慧谱写出新的意境和诗篇,对于遇到各种挑战和难题的“我”和“我们”让人生发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感慨。

重燃热情!Refire!

别退激情,Don’t Retire,

把今后的日子,Make the Rest of Your Life,

变成最棒的日子!The Best of Your Life!

他们用行动证明:真正的专业主义,是保持终身“可被颠覆”的勇气。

就像张瑞敏抡起大锤砸毁76台冰箱的那个下午,叙事转型往往需要破坏性创新的仪式感,直击人心。他的一句话深深触动了我:“自杀重生、他杀淘汰!”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与其坐等被他人颠覆,不如主动求变、涅槃重生。

斯坦福草坪上的叙事解构

重新审视乔布斯2005年那个著名的毕业演讲,会发现他的故事不仅暗合了《千面英雄》作者坎贝尔提出的“英雄之旅”的模板,更是直面内心、直面挑战、直接走进听众的心里:

平凡世界(里德学院)

冒险召唤(退学决定)

智者相助(书法教授)

跨越阈限(创立苹果)

深渊考验(被逐出公司)

脱胎换骨(创立皮克斯)

携礼而归(重返苹果)

乔布斯讲了一个最受欢迎的故事。因为这里没有失败,只有成长,它深深契合了人心的渴望。

在演讲中,乔布斯以幽默自嘲的方式开启了这场分享。他说,“这可能是我离大学毕业最近的一次了。今天,我不讲大道理,只想和大家分享我人生中的三个小故事。”他的演讲不仅吸引了在场的听众,更激发了人们对于人生和成功的深刻思考。

在每一个小故事中,我们都能看到一个清晰的故事线,从“启程”到“启蒙”,再到“启发和收获”,这仿佛是他人生旅程的缩影。

第一个故事讲述了他在休学期间的收获。大学入学仅六个月,乔布斯便选择了退学。然而,他并没有放弃学习,而是以旁听生的身份继续留在学校,其中一门书法课让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这门课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终学有所成。十年后,当他设计电脑字体时,当年所学的书法知识派上了用场。这个故事的启程是他上学后很快失望而选择退学,启蒙是追求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内容学习,而最后的启发是生命中的点滴经历都会在未来以某种方式连接起来。于是,乔布斯鼓励大家要勇于追求自己的兴趣,远离平凡,努力变得与众不同。

第二个故事讲述了乔布斯被自己创立的公司解雇后的心路历程。在30岁那年,他被自己亲手创办的公司、被亲自邀请来的CEO扫地出门。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凭借着对事业的热爱,创办了“Next”公司和皮克斯动画。最终,苹果公司收购了“Next”,乔布斯也得以重返苹果。这个故事的启程、启蒙和启发告诉我们,即使遭遇失败和挫折,也不要轻易放弃,只要心中有爱,就一定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当乔布斯说"被苹果开除是发生在我身上最好的事"时,他完成了一个关键的心理机制——将"创伤事件"重新编码为"成长契机"。这样失败故事的能量转换更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

第三个故事讲述了乔布斯面对癌症确诊时的勇敢与坚定。当得知自己身患癌症时,他选择了积极面对,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来珍惜。这种态度让他更加专注于当下,更加珍惜与家人和朋友的相处时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推陈出新的过程。面对死亡,我们应该更加珍惜生命,活出每个人的精彩。在讲述胰腺癌经历时,乔布斯使用了"死亡是最好的生命发明"这个矛盾修辞。这种"向死而生"的叙事,更给予我们激活人类独有的"意义生成"的,引发心与心的呼应,唤醒人心。

最后,他留下了那句深具启发性的名言:“Stay Hungry,Stay Foolish”——“求知若饥,虚心若愚”。这场演讲不仅是一场关于成功和失败的分享,更是一场关于人生哲学和智慧的传授。他用自己的故事鼓励着每一个在座的人,要相信直觉、做有意义与价值的事、珍惜每一天的时光。他的故事充满了情感的连接和心灵的回响,让人们深受启发和感动。

三个故事生动深刻,都是从人生的低落的低谷反转为内心的觉醒和洞察,再以最真诚真实的方式分享给在座的莘莘学子。他叙事的终极力量无疑就是这一个个充满智慧和启示的故事。

结语:故事守护人性的光芒

站在2025年的拐点回望,我们会发现一个吊诡的真相:越是AI精准推送的内容,越需要人类故事的随机性来平衡。就像《人类简史》预言的那样,未来最珍贵的可能是那些“无用之用”的叙事。

我合上书稿,窗外正掠过一只逆风飞行的雨燕。这种小鸟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必须保持飞行,因为它的脚爪无法从平地起飞。这或许就是故事思维给我们最诗意的启示:在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我们要像雨燕般持续讲述,因为唯有在叙事的空中,我们才能保持人性的高度,经营人心。

附:《像高手一样讲故事》

【内容简介】

故事是把一个个冲突和颠覆的事件呈现在我们面前,目的是连接人心、推进改变。它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内容也是我们决胜未来的关键能力。一个好的故事能输出“秒级的影响力”,唤醒情感、传递价值。这种能力的背后是强大的故事思维,它需要我们不断锤炼和提升。本书以创新和极简的故事线串接起故事思维的要素,以一个故事生成器快速打造故事之心、故事之线、故事之旅,为自己、为组织、为品牌、为用户,也为展望未来讲好故事,让你成为一位“首席故事官”,在任何场合都能以故事为媒,输出力量。

【作者简介】

王琼是众多培训公司的首席讲师、金牌讲师,1996年成为摩托罗拉大学的外聘教师,是中国本土最早获得认证的培训师之一。她曾在高校工作,担任过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翻译研究中心主任,后出国深造,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硕士、瑞士日内瓦大学的高级硕士。近年来,她专注在训练故事思维、高管演讲路演、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训领域,线下培训的学员达60,000多人次,授课场次达2000多场,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模型:故事导航图——www.story.link

小结:

1. 现在的时代,可贵的是“人心经济”。而故事可以唤醒我们彼此心与心的呼应。

2. 从乔布斯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讲的三个故事,我们的心和他的心共鸣,产生了巨大的能量,让人久久回味。

文章:王琼

编辑:Jenny

王琼·输出的力量工作室

欢迎在留言区与我们分享你的感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