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不清第一次看《围城》是在哪一年,想必那时还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翩翩少年,如若不然,我怎会不记得那些关于爱情、关于围城里的二三事呢?而今几近而立,断然识得人间愁滋味,复来领略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总是有许多的、淡然的兴味。
不消讲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的举案齐眉、对饮成歌,单单就《围城》里的好人物、好段子、好句子说些空话。方鸿渐是最主要的角色确定无疑。他志大才疏、不谙世事,像极了我们都曾经历过的青春年代。但照理说,小说故事里的年纪,方鸿渐和我现在的年纪是差不多的,他那种处世的态度和方法论我不敢苟同。于是,我窃以为,除了我没像他那样留过学,我所度过的日子,比他丰富而精彩并令人印象深刻。
我最喜欢的角色当属赵辛楣。一位上海富家公子,却并未因家富而志穷。因为对苏小姐的爱情,和方鸿渐不打不相识,而后又结下深厚友谊。他乐于助人。当然,他乐于助人的初衷尽然是为了自己彼时非常自私的、固执的对苏小姐的单方面爱情,要将方鸿渐“推荐到”旮旯里的三闾大学教书,使得他认为的“有情人”天各一方。想来确实可笑,直到最后,两个情敌因为所谓的“同情人”而一笑泯恩仇,赵辛楣的形象才开始丰满起来。不论是五人同去三闾大学、还是负气辞职出走重庆,都让人物的形象变得平易近人。
令我印象深刻的,除了人物,还有钟书先生那活灵活现、入木三分的比喻句子的运用。差不多每隔三句话,就有比喻的出现,那比喻的真是形象生动,而且不带重样的,的确是初高中生们学习作文的好范例。又因为钟书先生精通哲学和中西文化,所以在人物设置、对白上,关于哲学和逻辑的探讨也让人忍俊不禁。譬如,关于吃葡萄的两种人的论述,颇有意思。他讲到,吃葡萄的大抵有两种人,一种是先吃酸的、不好的;一种是专挑甜的吃。继而得出结论说,一种是代表着希望,而另一种只能是回忆。这与我从小接受的教育也非常相似。记得小时候,家里很穷,到了收玉米的季节,玉米杆是可以当做甘蔗来吃的。大人们那时候,总是非常严肃地说,从顶上开始吃起,到最后会越吃越甜的。啊哈,大人们没读过钟书先生的书,竟也颇懂这关于希望的道理。是啊,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里,有希望的忙碌着、总会比没来头的沉浸在回忆里更有实际意义。
回到围城的本身,不论是爱情还是职业,都是外面的人挤破脑袋想进来,里面的人千方百计的想出来。到了什么样的年龄做什么事情,是我们的传统。如果,没有在这个传统惯例里做着遵循,想必会被认为是异类。然而,个中的缘由、情形又是周围的看客们所能明白的吗?方鸿渐对爱情的期许,在与孙小姐的爱恋和婚姻里,让很多人感觉婚姻很绝望。同样,对于职业的选择、继续或者再见,一如像是婚姻,只有穿在自己脚上才知道,什么样的人或事才是合适自己的。旁人无法领会,也无须领会。
诚然,在我这个年纪,经历得还是不够多,以上感受纯属是自己的一些胡说。但,有一点我是笃信的,不论是想进去的,还是想出来的,都得要在这围城般的生活里继续下去,千万不能在围而不合的时候,弄得满城风雨,到最后、不得不独坐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