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当年鲁迅所说,我们如何做为一个父亲,而今天我依然要写这样一个话题,在这样一个两代人之间隔阂越来越深的年代。
我们可以看见我们的上一代在体制内走出遭受多年的体制化的改善,一直无法思考为何所谓体制如此重要,也没有闲暇去思考剥削的诞生与变化是什么,不知不觉已到老年,难以想像的变化渐行渐远;
我们也可以看到我们这一代在经历得东西方的碰撞之后,大部分的人选择了偏西方的开放式的思维,因为它更有利于创新,更有利于年轻,但其实不要遮蔽的是,我们应该同样恐惧,因为这种创新与年轻在90后及以后的身上更疯狂的繁殖,他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我们看不懂东西,密码、火星文、yoyo app一样的软件,我们似乎是日薄西山的老年人,我们已经无法通过我们的价值网来判断所谓的“价值”,
我帮助过很多的企业进行转型,我给这些企业最基本的转型方法叫忘记、借用和学习…… 但是我特别想告诉你,借用这件事,其实恰恰是这三件事里面最难的一件。为什么?因为你的子女有的时候会非常叛逆,做出很多你无法容忍的事……我举个例子,有一家传统零售公司做电商比京东还要早,但是在京东出现之前,它的电商做得并不是那么成功,为什么会这样?起了个大早,为什么赶了个晚集?……我们想象一下下面的场景,该传统零售公司的研究部门判断电商是接下来的趋势,开始去做电商。做了一年之后,有一天,电商的负责人去找他的老板,说他们干一年多了,今年电商的收入大概是3个亿,预计明年有可能做到6个亿。老板一听,这是好事啊,没白养,明年继续干,争取干得更多……这个时候,电商负责人继续说:“老板,但是有件事你也需要知道,电商从3亿涨到6亿,这当中有个小小的代价,就是线下的收入会从300亿干到60亿……
我们需要明白我们终将死去,世界永远是年轻人的,我们希望在我们死去的时候,能够告诉世界,死亡是我对这个世界最后的贡献;
我需要跟我的女儿讲,不要盲目相信我们亲亲疏疏的关系论证,因为这可能来自于我们封建主义人情主义的非大规模协作的封建主义。
我需要跟我的女儿讲,不要相信所谓的大学要读100本书,那可能只是我照搬斋藤孝《阅读的力量》里面“大量的阅读”的至少100本的概念。而没有想到学习包括输入与输出两部分,输出才能让主动提取成为大脑常驻形式。
我需要跟我的女儿讲,不要相信所谓的本地语言一定需要保护,本地文化一定需要保留,因为他可能适用与以前的文艺产业,而新的文艺产业可能是基于脑科学的新文艺产业,AI可以作画,风格可以提取,人类语言的差异性之外其实有着共同的NLP(neuro-language-procedure)的核心要素。
我需要跟我的女儿讲,不要迷信我们父母辈的所谓的要做有意义的事情,有趣可能就是意义,现在更cool 的说法是—— 让有趣的事情有意思。
我需要跟我的女儿讲,不要从一开始就认可学习需要有用,因为已经有很多的人提出了无用之用方为大用,一开始没有职位上班并不要紧,因为目前美国社会已经有1/5的岗位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并且33%以上的人开始适应了没有单位的自由职业工作,正如—— 1993年左右的建筑系其实比较冷门,但之后的你都知道了,那时候没有个人理财师,没有体验设计师(酒店试睡师是其中一种)等等。
没有法,便只能先从觉醒的人开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evolution不是进化,演化中没有对错,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