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听蒋勋老师解读庄子的逍遥游。
自古以来,我们中国都是在推崇儒家文化,伦理纲常,物竞天择,我们都在努力地奋斗让自己变得优秀,为了适应这个社会,当然也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更是为了看到自己的价值。
有了这些人类才得以进化,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而逍遥游给提供了另外一个视角看人生,看世界,看宇宙。
逍遥游的意思是 ,没有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动。逍遥,闲适自得、无拘无束的样子。
逍遥游的内容是给我们讲了几个很有想象力的故事,开头是说,北方海里一只鱼,因为想到南方去看看,所以变成了一只巨大无比的鸟,在九万里的高空连续不停地飞了6个月,寒蝉与小灰雀看见了这一幕表示非常的不理解,它们不可能飞这么高,也不可能飞这么远。
到近郊去的人,晚餐前就可以返回,肚子还没饿,不需要干粮;到百里之外去,晚上就要准备第二天的干粮;到千里之外去,就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来准备粮食。寒蝉和灰雀这两个小东西当然不懂得这些道理,小不点理解不了大块头,寿命短的理解不了寿命长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朝菌不知道有月初月末,寒蝉不知道有春天和秋天,这是活的短的。楚国南边有一种叫冥灵的大龟,五百年为春,五百年为秋;上古有一种叫大椿的树,八千年为春,八千年为秋,这就是长寿。八百岁的彭祖是一直以来所传闻的寿星,人们若是和他比寿命,岂不可悲吗?
……
听完以后,感受的是宇宙自然都有它的规律,是浩瀚,是未知的,是神秘的。
但我们人类,是在用自己的认知解读着所有的一切。我们听父母的话,因为他们是为我们好,是用他们的经验在教导我们少走所谓的弯路,所以,我们也在教导自己的孩子,孩子在继续教导孩子。
但,那样就是一定对的吗?一定是好的吗?一定就是正确的吗?每一个人来到世界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吗?
所有的生命或一切,只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有开始就一定有结束,不管时间的长短。这点我们都没得选。但是这个过程是我们可以选择的,是可以由自由意志想象和创造的,所有的一切都是相对的,一切的发生都有两面性甚至多面性。功成名就固然是特别棒的事情,那么淡泊明志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重要的是,过什么生活,会让你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也就是达到逍遥的状态,在我们人类图系统中,也是一个自我觉察,自我探索,自我实现的过程。
我想以后,我会多看,多听,多想象,多开放,拓宽自己的边界,感受这人生海海,芸芸众生。
逍遥游传递的价值观和人类图的价值观不谋而合。人类图告诉我们,我们的头脑是乘客,我们的身体是辆车,而我们的心(爱)才是驾驶员,乘客只需要安安静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跟随身体汽车的有节奏的动力,跟随心中感觉逍遥的导航,一路上欣赏沿途的风景,渡过这段奇妙的人生旅途即可。
附上
逍遥游译文
北方的海里有一条大鱼,名字叫鲲。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变化为鸟,名字叫鹏。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那就是‘天池’。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时,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鹏鸟奋起而飞,旋转扶摇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此一飞在六个月后方才停歇下来。”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仿佛是由生物气息吹拂。我们所见湛蓝的天空,那是它真正的颜色吗?它是无边无际的吗?
鹏鸟所见,大概也是这个样子吧。水汇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可以用芥草作船,而搁个杯子当船就会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它便无法托负巨大的翅膀。
所以,鹏鸟飞到九万里高空,风就在它的身下,然后方能凭借风力飞行,背负着青天,毫无阻挡,这样就能飞到南方了。寒蝉与小灰雀对此觉得很奇怪,它说:“我猛地起飞,力图到达榆树和檀树的树枝,有时飞不到,也就落在地上而已,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再而向南飞呢?”
到近郊去的人,晚餐前就可以返回,肚子还没饿,不需要干粮;到百里之外去,晚上就要准备第二天的干粮;到千里之外去,就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来准备粮食。寒蝉和灰雀这两个小东西当然不懂得这些道理,小不点理解不了大块头,寿命短的理解不了寿命长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朝菌不知道有月初月末,寒蝉不知道有春天和秋天,这是活的短的。楚国南边有一种叫冥灵的大龟,五百年为春,五百年为秋;上古有一种叫大椿的树,八千年为春,八千年为秋,这就是长寿。八百岁的彭祖是一直以来所传闻的寿星,人们若是和他比寿命,岂不可悲吗?
商汤和棘也有过前面所讲的谈话。在那草木不生的北方,有一个很深的大海,那就是‘天池’。那里有一种鱼,宽有好几千里,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名字叫鲲。有一只鸟,名字叫鹏,它的脊背像座大山,那展开的双翅就像云垂天边。
借着旋风盘旋而上九万里,超越云层,背负青天,然后向南飞翔,去往南方的大海。小泽里的麻雀讥笑鹏说:“它打算飞到哪儿去?我奋力起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下来,盘旋于蓬蒿丛中,这也是我飞翔的极限了。它打算飞到哪儿去?”这是大和小的分别。
同样地,那些才智胜任一个官职、能力在一乡中优秀出众、德行能投合一个君王的心意的,能力能够取得全国信任的,他们看待自己时,其实也像斥鴳的见识,所以宋荣子就讥笑他们。宋荣子是那种世上的人们都赞誉他也不会让他感到鼓舞,他也并不因此就感到沮丧,清楚地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辨明荣辱的界限,至此而已。
这种人世上,不多吧。这样虽然免了步行,还是有所凭借的。列子能驾风行走,轻盈美好,十五天后方才回到地面上,有他这样福气的人不多吧。但他虽然可免于行走的劳苦,却还是要有所依赖。
人如果能够遵循自然的本性,把握“六气”即阴、阳、风、雨、晦、明等宇宙万物的规律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却还是要有所依赖。因此说:道德修养最高的人能顺应客观,忘掉自己,“神人”没有功绩心,“圣人”没有名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