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小数混合运算

《歌手大赛》

小学四年级下第一单元之七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运算。

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

1. 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2. 掌握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列竖式计算,再说说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0.48+12.3        15-1.3

2.脱式计算:

789-(389 +205 )

说说整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顾,为后面学生自主迁移旧知,探索新知做好铺垫。当然可以推广简便算法不可忽视,根据时间,老师内定。一般把重点放在新授上,回头来普及。)

3.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上的歌手大奖赛吗?CCTV歌手大赛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 5号选手和9号选手得分如图所示。(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的分”“综合素质得分”是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农村的孩子可能视野不宽,知识面较窄,通过解释情境中的专门用语,可以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题意。)

4.谁的表现更好一些呢?怎样才能看出谁的表现更出色一些?


二、探究新知。

1.估一估,谁的总分高?

(1)怎样估计呢?学生思考。

(2)学生汇报,交流估计方法。

(3)引导学生比较两种估计方法的不同。

①估出两人各自的总分比较。

②分别比较两人的专业得分与综合素质得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2.算一算,高出多少分?

(1)学生独立探索,分别列出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

(2)组织学生全班交流。

方法一:(分步列式)

方法二:(列综合算式)

方法三:(列综合算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才是数学教学的最好方法。合作学习既可以学会新知识,又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重点讨论“方法二”的算法。(要求教师把大部分时间丶精力……用在这儿。)

①结合具体问题说说,每一步的意义是什么?

②为什么用上小括号?小括号中的运算求的是什么?

③这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④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与和整数混合运算相同吗?

⑤计算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引导帮助学生体会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中,整数混合运算顺序仍然适用。)

3.分析解读笑笑的算法。

(1)出示笑笑的算法,学生小组内进行解读交流。

(2)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概括这种解法的思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不同方法思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读他人算法的能力。)

三、拓展练习。

你能又快又正确地计算出下面的题目吗?

4.2.8+7.12+7.2          13.73-5.4-4.6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观察能力和口算能力。)

四、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丶老师温馨提示

南有亮班的数学思维逻辑能不强,每每上课都是启发式的。

        今天,在情境导上要求老师,控制时间,让学生独立阅读,渗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也就是说,让孩子们提练出应用题来,(已知条件和问题的有序呈现。)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5号总分的来源也是思考范围,即9.43=8.55+0.88,一闪而过的次要又必须的思考。那么他们才会思考9号的总分算法。在这样的引导下,还有个别学生思考:打分人爱打多少就多少,与我有啥关系。发散思维!走神!

        趁热打铁、刻不容缓,那么相比较呢?个别人就生生怕把数据忘掉似的,立马就写9.43-9.05。这是大忌!为什么呢?因为这样草率行事是混淆混乱表现。他们没有分清楚,9号和5号谁多谁少?即使知道,思维停留(体验)是短暂的丶不完整的。应当押押火,让学生说清楚、说完整。适当表扬表扬。让学生有成就感、存在感。再进行列式计算不迟呀!

        解答完整之后,让我们再从提练那儿到回答那儿,再温长征路。

        回头看是必要!体现了细致入微、连贯思考,体验参与感,体会了成长,增强仪式感和格式书写的规范性!

          兴趣就是这么来的,有老师的关注、提拔,孩子们就开心。有爸爸妈妈的关注、表扬,孩子们就勤快。有班集体的认可、接纳,他们才会有幸福感!

        这就是兴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