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专业:育儿- - - 助飞孩子梦想的翅膀 (by 王芳)
[书籍]
思维简史:从丛林到宇宙
[原书信息]
思维简史:从丛林到宇宙
作者:伦纳德 蒙络迪诺
译者:龚瑞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拆书结构框架]
全书拆分为五个主要部分:
一、人类不断超越万物和自我的动力
二、好奇心和自我感知
三、系统的思维方式
四、挑战极限的精神
五、自我超越
开篇介绍
我们对宇宙的理解现在处在哪里?
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在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科研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科学家们正在越来越多地为我们揭示宇宙的奥密和运行规律。
与此同时,科技的大跨步前进也促进了现代社会的快速迭代,这就给生活本身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人类如何能够在享受科技带来繁荣的同时、又能很好地应对相伴而生的挑战呢?我们应该练就哪些特质呢?又应该如何去练就呢?
本书的内容以科学的视角带给我们很多思考和启示。
一、人类不断超越万物和自我的动力
很多小朋友都会问这样的问题:我从哪里来?
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好奇。
看过很多奇葩的回答,但是却极少有父母能够跳出问题的本身,站到更高层面去呵护和拓展孩子的好奇和想象:地球上的人类究竟是怎么诞生的?这么一路走来到底经历过怎样的惊险和有趣?面对未来,我们需要练就出怎样的本领才能从容应对扑面而来的升级打怪?
让我们带领孩子一起回到人类的起点、世界的本源,回归本质去理解世界和万物,并将这种抓住本质的思考方式,潜移默化地植入他们的认知,成为他们思考的新本能。
直立的思想家
关于人类的起源,自然界施展了很酷的魔法:我们的祖先是从类人猿和老鼠,或者至少类似老鼠一样的生物进化而来的,然后,一只老鼠再加上660万年就能制造出一个研究老鼠的科学家,而这两者之间就是漫漫的进化之路。
数百万年前,人类开始站直身体,我们的视野范围得到了拓展,相应而生的,是我们的思考能力也超出了其他动物一大截。我们站了起来,更重要的是,我们开始思考,开始充满好奇地用大脑去探索这个世界。
数百年前,人类开始了自然科学的探索,那是由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们串联起来的接力赛,每一位都是非常的智慧、自信、专注,努力投入,他们勇敢地打破固有的思想桎梏、突破原有的科研边界,不断的创造新思想、新发明。先行者将创新家的思考方式和科研成果传承给后来者,在代际传承之间,思维方式不断的被修正、升级,随之,科研探索也愈发趋向世界万物最本源的规律。
数十年前,人类又马不停蹄地进军到了一个全新的存在领域,这是一个不可见的领域- - -由于太小以至于很难被直接理解:这是一个被量子物理学统治的原子的微缩宇宙。千万不要小看这个另类的宇宙,那其中隐匿着无尽的奥秘,正是这些隐秘的法则导致了我们经历无数沧海桑田般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一直在加剧。如今的电脑、手机、激光、互联网等让现代生活发生革命性变化的新技术,正是由此应运而生。
人类的进阶之旅正在以指数速度加快,我们无法预知未来究竟会去向何方,那么,每一个人,特别是承载着希望与梦想的下一代,又该如何在未来的社会中找到自己适合的位置呢?
回溯进化之旅,寻找我们生命的根。我们的祖先在同其他动物包括人类的近亲的竞争中是凭借什么得以最终胜出?又是凭借什么能够在世事变幻无常中一路高歌、采撷累累硕果?
是人类的好奇心、系统的思维方式、以及不断挑战极限的精神。人类通过强烈的好奇心不断的开拓进取,跋涉途中不断地反思、修正、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并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突破各种阻碍和极限,一步步登至食物链顶端。
不要让生命的根失去了挂靠。
点燃孩子心中的光
很多父母会有这样的焦虑: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拥有自觉性、主动去好好学习呢?每天都要盯着实在太累了,但是一放松孩子就会懒散撒野。
这背后其实隐含着一个假设条件:孩子的天性就是懒散的,如果家长不看管,表现会更差。
如果接受这个假设,那么父母看管孩子就是一个必要选择。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很多的例子,无需父母的看管就可以很自觉上进,很典型的就是那些成绩优异、表现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
那二者之间的差距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呢?为什么会有独自一人、却不贪婪堕落的时光呢?
细究一下,我们会发现,那些不甘堕落的独自时光是因为有内在驱动力。
我们是否曾经历过或者是看到过这些似曾相识的过往:
为了获得某个人的认可或者喜欢,会默默地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
为了某个兴趣爱好,会不知疲倦的探索。
出于对某项成就的渴望,会不知疲惫的熬夜攻克难题。
......
一个人的生命往往是在这些正面驱动下,才会走出自己独特的路。
在这个不断全球化、智能化、飞速变化着的时代中,没人能够对未来世界的样子作出准确预测,学习特定的知识和技能并不足以为那些目前还不存在的工作和技术做好准备。
因此,引导儿童发展那些能够让他们自信地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熟练掌握自己的心智倾向、并成为一个自主学习的人的内在驱动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唯有如此,不管世界怎么变化,这样的孩子都能够主动去适应变化,自动自发的找到个体发展之路。
那么,该以怎样的方式引导出孩子内在的驱动力、点燃孩子心中的光呢?
接下来会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展开具体阐述。
二 、好奇心和自我感知
任何与小孩有过接触的人都知道,他们最爱问“为什么”。
和万物的起源离得最近的,其实就是孩子。
心理学家霍尔在“复演论”中曾说到:人类个体的发展只不过是人类种族进化的复演过程。
胎儿期复演了动物进化的过程。
婴幼儿期复演了动物到人的进化阶段。
儿童期复演了人类从蒙昧向文明过度的农耕阶段。
青少年期则复演了人类的浪漫主义时代。
简而言之,孩子的成长过程投射出了整个人类的进化发展史。
既然如此,我们就先将目光越过孩子,去放眼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进化历程,以更接近本质的视角去理解个体发展,特别是孩子的成长规律和自然习性。
动物大脑第一次进化最初的原因是为了更好的运动。
大约在300-400百万年前,第一种类似人类的生物出现在了地球上,科学家将之命名为“南方古猿”,主要依靠采摘植物和水果为生。他们的大脑只比黑猩猩的大那么一丁点儿,而且,增加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处理感觉的区域。
大约在200万年前,进化出了和今天人类已经十分相似的物种,科学家将之命名为“能人”,他们开始学会制造类似于石头刀片的工具,以此获取肉食帮助自己更好的生存。能人开始具备使用工具的能力,是人类左脑特有的“工具使用”部分进化发展的结果。
大约在180万年前,又进化出了直立人,相比之前的人属物种,他们看起来更高大,而且有着更大的颅骨,可以允许大脑中负责抽象思维的区域进行生长扩张。他们是第一种拥有想象能力和计划能力、能够制造复杂的石制和木制工具的人,这一伟大的转变让人类在生存竞争中拥有了一种优势。
大约在50万年前,直立人又进化出了新的物种“智人”,他们被赋予更强的大脑。
大约在20万年前,又从“智人”中进化出一个分支“现代人类”。
大约在14万年前,一场可能是因气候引起的灾难,导致人属物种的数量锐减至数百人。在濒临灭绝的边缘,人类与大自然展开殊死搏斗,在那期间,又触发了另一次转变,似乎是大脑运行方式发生了改变,人类被赋予了惊人的思考能力,可以进行复杂的符号化的思考行为。
人类学家把那次最终的思维转变称为“现代人类行为”的发展,那种复杂的符号化的思考行为最终促使了人类文化的产生,还有之后的文明进步和科技繁荣。
通过回溯可以发现:人类史上的每一次进化,都对应着大脑的容量、结构、或是运作方式的优化,也就是思考能力和思考方式上的升级,并由此带来生存方式的改善。
而生存方式的改善又推动鼓励着大脑进一步优化,并为之创造更大的探索空间,在这种正向循环中,最终人类被赋予了质疑和推理的本领,以及理解自身和世界的能力与渴望。
这个过程中,人类自始至终都是自觉自发地履行着自我升级优化的使命,顺应着自然法则,在适者生存的马拉松比赛中一步步脱颖而出。
现在让我们再将目光抽回,聚焦到孩子的成长中来,看一看自然法则的神奇力量又是如何作用于孩子的?
我们先看看孩子天性中最喜欢玩的那些事情,比如,玩泥巴、扔石子、爬树、和小伙伴们玩打仗游戏、草地上追逐蜻蜓和蝴蝶、或者是漫无目的地疯跑,不就是原始人类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吗?他们精力旺盛、充满好奇,以各种自发的形式与这个世界进行着互动。
那些玩耍与互动的过程,也正是他们沿着自己的轨迹默默生长的过程:他们从中学会了观察事物的特征、摸索行为的边界、协调与小伙伴的合作、寻找兴趣、感受快乐.......不断的丰富着大脑的各种感知和想象。
而这些大量的丰富和成长,都是在孩子的好奇心和内驱力下完成的,都发生在父母看不见的时空里。
然后,就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细心的父母就发现了孩子随机表现出来的某项小小的技能或者本领。
这个时候,如果孩子得到的是发现和鼓励,他们小小的内心就会充满自豪,继而自发的进行练习强化、并愿意进行更多的学习成长。
但是,如果是长期在父母的漠视下长大,或者是在表现的时候遭到斥责,就容易沮丧难过,继而排斥自我感知,内心那些星星点点的生命力小火种,也会因为得不到呵护和鼓励,很容易就湮灭消散了。
人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但自我感知是后天慢慢生发出来的,它非常脆弱,长期不被看见,慢慢也就看不见自己了。
人的自我驱动源于好奇心和自我感知,源于对“我是谁、我能做到什么”的认知。在人的一生之中,自我感知都是行为决策的心理基础。
有自我驱动的小火种,长大之后的自觉不成问题。缺少小火种,父母再多的监督惩罚也是受累不讨好。
所以,那些焦虑孩子不能自觉好好学习的父母,是否应该反思一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尊重孩子生长的自然规律,有没有给到孩子属于Ta的时间,允许Ta按照自己的轨迹自发的成长。
然后,有没有给予温暖的关注,去细心发现那些微小的时刻,辩认出所有Ta一个人努力长大的痕迹,加以确认和鼓励。
比如:当孩子兴奋的跑过来,向父母展示“自己穿的袜子”的时候;
当孩子经历挫败,又重新开始摆放拼图的时候;
当孩子的内心冒出疑问的小泡泡:我可不可以做到、我自己能行吗?
父母们有没有坚定的告诉Ta:你能,我看见了,我相信你。
那些自我确认的过程,也是自我疑问的过程。经历一次又一次的确认,才会内化成Ta心里的自我感知,成为日后推动Ta自我追求、自律自觉、自我超越的基本动力。
只有拥有自我确认,Ta才会为自己而活,也才能顺利跨越从蒙昧向文明的进化。
三、系统的思维方式
牛顿留给世人的珍宝之一是他的名言:如果我看的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这句话阐述出了发明创新具有承前启后的特性。
人类在最初的进化道路上,随着大脑思维过程的转变,逐渐有了自我认知的能力。
大约在公元前12000年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标志着精神和文化上的变革,这种变革由人类精神生活的不断发展所引发。
然后,就在新石器时代村落逐渐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的进程中,那些具有深远意义的求知创新出现了。
求知和创新的奋斗并不是一系列的孤立的行为,而是一种饱含冒险的合作,是一种需要已经定居下来的人贡献他们的脑力去互动才能取得成功的社会活动。
求知和创新的奋斗也是一项没有终极的使命,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的要求,需要不断对已有的积累进行革新、完善、向上延展。
很多人应该都听闻过,牛顿定理的诞生是因为牛顿被树上掉落的苹果砸到后的顿悟。事实上,牛顿并不是一个人坐在苹果树下被苹果砸到就创立了物理学,他曾花费数年时间收集别人编绘的关于行星运动轨道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加上个人的努力和灵感的触发,才发现了伟大的牛顿定律。
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地方在于,人类是唯一一种能够利用过去的知识和创新去创造的动物。
而创造的过程,就是去芜存菁的过程,是不断的探索世界最本质规律的过程,是向着宇宙中万事万物都遵循的一套简单却不可违背的抽象法则不断靠近的过程。
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人类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也正是在科学的思考方式的指导下,使得发明和发现从曾经的偶然慢慢地变成了现在的必然。
科学的思维方法,是除了科研成果之外,历代科学家们对世人的另一个伟大贡献。
将科学的思考方式带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可以帮助我们大大提升效率。
看到过一些孩子,平时学习很认真很努力,辅导班也没少上,自己也很有上进心,但就是不见成绩提高,父母很无奈,孩子本人也渐渐的没了自信。
当大家谈及这种情况的时候,很容易想当然就把问题归咎为智力因素。
无数的现代研究表明,除了极少数天赋异禀的幸运儿外,绝大部分人的智力水平相当接近。那么,作为绝大部分中的一员,为什么别人可以表现出很优秀,而自己却怎么努力也不见效呢?
无外乎就是方法上的差别。
这里指的“方法”,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某种题型的具体解答方法,而是一种深层次的思维方式,是关于如何学习的学习方法。
孩子只有学会了这种学习方法,才能真正地学会学习,并且触类旁通,未来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和人生阶段反复成功。
而它之所以难以普及,就是因为它无法被直接传授,而是需要孩子在生活中反复摸索,并配合家长给予的自由、信任和鼓励才能习得。
以下是从科学的思维方式中收获的启发:
首先,不要把学习只聚焦在教科书中,生活中一切皆学问。
知识的来源不仅仅来自课本和阅读,拓宽眼界还需要更多地走出去看世界、观察世界、思考世界,在与真实世界的互动中,孩子更能迸发出好奇心和想象力。
平日里,要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信任他们去自由探索、勇敢试错,鼓励孩子养成反思总结的好习惯,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处事方法。
其次,当遇到难题的时候,思路不要拘泥于问题本身,要学会跳出问题本身的束缚,从更宽阔的背景中去寻找解题的关键。
有的时候,一个令你百思不解的问题,会受到一个看似并无关联的知识点的启发,一下子就通透了。
当然,这就要求具备广博的视角和丰富的知识面了。
四、挑战极限的精神
曾在网络上看到一个很别致的提问:你会在什么样的时刻忍不住潸然泪下?
我想了一下,应该是某种在孤独失落、黯然时光里仍然不放弃的、依然紧握心中的那一点点光亮,独自一人突围的时光,最能令我动容。
这也是“思维简史”书中内容最多触动到我的地方。
思维定式的束缚
人类艰苦的探索之旅延续了多个世纪,但是我们认知世界的特点却始终如一。
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总是受限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还有那些传统思维的束缚也深植于我们的信仰之中,令我们不敢去质疑。
这一认知特点对于那些在创新和探索领域的工作人员而言,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想要构建一个不同于已知世界或概念的新世界或新概念无疑是有着很大的难度。
构想创新的难度的另一面是普罗大众接受创新变革的难度。因为变革对人类的头脑提出新要求,迫使大众走出舒适区,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令人困惑和不知所措。
更甚者,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变革还会颠覆人们已有的生存方式,导致安全感的缺失。
因此,科学创新的最初总是很容易遭到社会抵制、怒斥和嘲讽。
创新的考验
科学是一个反常识的、永远在革命的东西,是人类想要知道这个世界的底层逻辑,是想破解世界的源代码。
在它最终落笔为某项定理之前,它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存在。
创新的前沿始终笼罩着一片迷雾,任何积极活跃的科学家都是在沿着无趣的、前景未明的探索之路前行。
一项耗日持久、投入无数精力和时间的创新革命很可能最终面临的只是一个死胡同。
即便是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还是要承受来自旧有权威观念的强力排斥,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布鲁诺就是因为捍卫日心说被教会给烧死在了罗马鲜花广场上)。
那些已经完成的科学理论在经过详细论述后看起来似乎都是显而易见的,就比如今天的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牛顿的万有引力、达尔文的进化论,觉得一切很顺理成章。但创造它们的过程却是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必须依靠巨大的毅力才能完成。
那么,在孤独前行的途中,究竟是什么赋予了他们如此的热情和勇气呢?
是追逐真理的执着,是对一件事本身的爱,是一种忘却整个世界的喧嚣纷扰,只想无限精进与追求内心之光的信念。
呵护心中的光
曾在网路上看到过一句颇为戏虐但又很真实的流行语:有一种冷叫做妈妈觉得你很冷。
旁边还附有一幅很生动的配图:一个被厚厚的衣服穿裹成小熊一样的孩子笨笨地走在雪地里,小手被妈妈紧紧的牵着,全身上下唯一露出来的两只眼睛满是好奇的张望着雪景,闪烁出内心渴望和向往的光芒。
那一刻,他心中一定是特别想要挣脱妈妈的手,自由自在的跑到雪地里去玩耍撒野、堆雪人打雪仗吧。
妈妈的爱保护着他,但也有力地束缚着他,那一刻他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追逐自己向往的事情,他要听妈妈的话,那一刻他无法感受到真正的“自我”。
“自我”是一切人类活动的开端,也是内在驱动力的载体。孩子只有认识到“自我”,并把某件事融合成“自我”的一部分,才能激发出内在驱动力,并从中体验到乐趣和意义。
而想要孩子把某件特定的事真正地融合到自我中,只能通过让孩子亲身体验的方式实现。并且,在这个体验的过程中,孩子要有按照自己意愿做出选择的自由,但同时也需要承担后果。
父母需要承担的是陪伴者的角色:细心的关注、适当的鼓励、有技巧的引导。
但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习惯以爱的名义霸道地干涉着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
成长是一段漫长的旅程,途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挑战,有多少孩子因为内心缺少光亮、迷失在了错综复杂的林间小路上,又有多少孩子在折返了几次以后,缺乏坚持的力量、对自己说了一句“我达不到了”就中途退出了。
五、自我超越
200万年前,当人类学会把石头做成切割工具的时候,实现了第一个伟大的创新突破,那是人类利用自然来为自己的需求服务的初次体验。
那一次伟大的顿悟,是人类开始尝试超越自我、跳出自身局限性、提高自己生存机会的路上迈出的第一步。
人类历经数百万年的进化历程,也正是依靠大脑的思考力和创造力不断挑战、超越自身局限性的过程。
我们就是凭借着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挑战、自我超越,才一步步登上食物链的顶端,成为了进化这项残酷的淘汰制锦标赛中笑到最后的赢家(至少现在是如此)。
自我超越是人类不断前行的动力。
另类的视角
人类的认知是缺醒而不自知的,我们很容易将自己“看到的、感知到的”视为世界应有的样子,人们倾向于继续相信自己一直相信的东西,也会倾向于拥护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
这就是思维惯性的力量,是思考力受役于老旧观念的拘囿。
而创新者的伟大就在于他们敢于与老旧观念决裂的勇气和与众不同的质疑视角。
那些最成功的、发明出颠覆性研究成果的科学家通常都是提出古怪问题的人,那些问题没有人想过,因而提出者会被看作异类、怪人,甚至是疯子 - - 直到他们被认为是天才的那一天。
验证的过程无疑是非常艰辛的,因为那些怪异的观点在引导出某些真理之前,通常都要经历一段很长时间的探索和许多的失误。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有些人的观点只是怪异,而有些人的观点虽然怪异但却是正确的,后者除了拥有精深的专业、足够的自信、果敢的毅力,更重要的还需具备自由的思想和包容的胸怀。
量子学理论的发明者普朗克,也就是颠覆牛顿理论的人,在他研究黑体辐射期间,也曾耗费多年毫无进展,最终,他决定从反方向开始工作,从理论的角度去寻求一种有用的公式。
要知道,当时的物理学界已经划分出两个相对立的研究领域:理论物理学和实验物理学,而作为实验物理学家的普朗克决定从理论物理学寻求突破口,无疑也是一次接纳异己观念的突破。
而且,后来当他有幸推测出精确的公式之后,为了进一步探究明白其中的神秘原理,他又转向原子理论重要的倡导者玻尔兹曼求助。
这又是一个值得花费时间去领会的举动:他本人作为一个不想借助原子概念来研究物理学的布道者,向一个他一直反对的理论的拥护者寻求智力上的救赎。这种对于和自己的成见相左的观点的开放态度就是科学应该如何去做的方式,也是普朗克最后能成功发明出颠覆性的量子理论的关键原因。
费解的难题往往需要一个另类的切入视角,而获得启发性视角的重要前提就是:解题者本身要具备宽阔的视野和包罗万象的胸怀。
偶然因素的作用
创新发现的过程之所以充满艰辛和挑战,就是因为没有明确的目的导向和路径可以依循,很多时候,发现者们无意中发现的东西与他们希望发现和期待发现的东西恰好截然相反。
还有一些时候,一些研究成果的有幸面世,仅仅是因为一些偶尔原因所致。
发现元素周期表的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他的卓越成果是来自于他想写一本化学教科书的偶尔决定。当时身为圣彼得堡大学化学系教授的他因为找不到适用于教学的最新教材,于是决定自己写一本教科书。
那是一本用爱写就的书,他想让这本书成为最好的书,正是这种动力逼迫他关注那些引导着他完成伟大发现的问题。
看似偶然,其实背后隐藏着必然的因果,如果不是因为门捷列夫的职业道德、热情、极端的自信、以及堪称顽固的执着,仅凭一个偶尔的决定,又怎么可能会出现惠及世人、沿用至今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呢。
这就和我们自己生命中的很多事情一样,看似因为偶然的运气,而事实上,如果没有匹配的实力也是难以驾驭的。
结尾语:给父母们的启示
同样是一生的时光,有些人在日复一日的机械重复中度过;而有些人则在不断的自我超越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同样是和困难抗衡,有些将鲁莽当成勇气,用常规思路硬碰硬撞,头破血流之后从此萎靡不振;而有些人则巧妙的转换思路,因地制宜将困难变成垫脚石。
同样面对运气的惠顾,有些人怀着感恩之心激励自我,将之变为人生的引擎;而有些人则因此狂妄自大、忘乎所以。
……
作为父母,我们希望孩子未来会成为怎样的人,首先,我们自己应该先努力练就那样的特质,因为我们是他们最重要的启蒙者,不要让我们的自身局限成为孩子人生的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