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在多少“公知”口中,都是黄金年代,“大师”云集,巨匠辈出,官员清廉,“选举”皿主,老师受到尊重,群众可以用“枪”保卫自己,生活一片和谐,但实际上的生活又是怎么样的呢?拿工人和老师做一点比较吧
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1块银元仍然可以购买16斤大米,4或5斤猪肉,6尺棉布和120个鸡蛋。按照现在二师兄涨价的价格,大概100多元左右。以此标准进行推算。
以内陆城市太原为例,就《太原城市变迁下的市民生活研究》一文中,分析认为:中下层劳动人民收入非常之低,贫富差距很大,根据统计,太原北实业公司职员最高工资为140元(月工资,下同),最低工资为30元;工人最高工资为45元,最低工资为6元。而农工的工资则远低于工厂工人的工资,平均毎月仅有2到3元,仅为工人最化工资的一半;年工资仅30多元,尚不足工人最高月工资。这个收入,即使按现有米、猪的购买力来衡量,那就十分可怜了。而从消费为例,以太原来计算,其间太原市的工人按男女上工,男30,女20,(已经很不常见,非常高了),家里2个孩子,1个老人计算,工人人均年消费大概约为100~120元左右,每月按10元计算,70%的恩格尔系数,大约是30斤大米+10斤猪肉+杂物就花光了,大概按比例折至今天约为900~1100元每月。如果按照最典型的,男30,女不挣钱,家里5个人,每个人月生活仅有6元钱,那就基本只能填饱肚子,吃的很差。应该来说,在二师兄涨价的档口,用这个数量的钱,生活质量还是非常低的。
以教师为例,客观来说,民国在抗战前的正常运转中,还是十分尊师重教的,据说“教师工资是县长的2倍等说法”。高校教师的待遇较为优厚,可以确保他们过着殷实的生活。比如鲁迅为中山大学教务主任时,薪水收入近400大洋,按照当时的购买力,折到现在也有5万元~6万元以上。当时现代工业产品自不多说,就是在外面下馆子吃饭,由于社会需求量少,折合到今天也是很贵的。鲁迅爱在广州结交青年学生,请3,5个青年学生吃饭,一次就要2,30块钱,大概现在要3千块了,老是这样,许广平也感到压力。大学教师尤其是高级知识分子工资较高,生活是相当阔绰的。大学教师处于高收入群体;然而当时大学教授人数极少,而且鲁迅的地位放到今天,是全国知名的大学教授兼网红作家,收入大概不会少于几万块的数吧。
一般情况下,中学教师的工资可以维持全家生活。三十年代,中学教员的月薪是工人的4.6倍。基本大概为60-70大洋,约为8千元人民币左右,这点还是不错。据说一般中学校长可以拿到120大洋,不过要养6~7个人,吃饭没问题,每个人一般消费折合到今天大概2000元左右,但要生活优越,就很难了。近期新闻中报道,某时代楷模,浙江的中学校长退休以后,放弃“百万年薪”去支教,也许百万夸张一些,不过省会城市的校长,至少年50万入是最基本的,折过来在民国每个月也有400大洋了,比民国若何?不过当时城市化率低以及教育普及性差(读了中学,就是大知识分子了),拿中学老师和现在大城市的一线中学老师对标,基本上也差不多。小学老师就不太好,大概为20-40大洋,也就是3~5千元人民币,和我们现在也差不多。不过好的老师,就比不上现在了。
自然,现今的工业体系和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但仅从基本人工对人工(农产品)的交换来说,至少现在的效率更高,贫富更加均衡了。
现今很多学者,将视角放到微历史上,即群众的历史而不是伟人的历史,这样也是一个历史研究的新思路,应该多有一些这些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