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现一些言论房价下跌,新闻上报道的都是下跌的呼声和文章满天飞;又有土地流拍发生;
在流拍发生前,各路公司大佬用公司的名义买房,上海发布声明:公司不准买房
开发商拿地,堵的就是随行就市,土地贵房价高;这一切抵不过政府的一纸文件
土地为啥流拍?
不是因为开发商看跌未来房价下跌,某些单位在土地拍完后进行限价
国家这次调控这次两个比较狠的政策:严控资金,从舆论上严打炒房者
新闻里面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房价马上要跌了,要完蛋了
国家对于房企资金的控制,比较狠;严禁资金流入房地产企业;
调控效果很明显,把房企控制住了;然后再对于普通消费者的控制
民众的消息来源,主要来自于地价的上涨和二手房价的上涨
地价的上涨来自于开放商的钱来的太容易
第二波上涨,来自于一二手的倒挂,(新房限价,二手房不限价;二手房4w,新房2w;这种情况下抢到房子就是赚钱)
政府的精准调控,遏制所有的上涨,限制资金,没有钱拍地,土地流拍,
一手房不准涨,二手房不涨
地价不涨,二手房下跌;
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国家把供给从源头上给切断了,开放商没钱拿土地了,需求怎么办?
涌入大城市的人是越来越多,供给控制住了,需求的增加;这个矛盾再次爆发的时候,就是房价再上涨的时候
供给可以控制,需求不能控制;土地流拍的背后就是房子供应量下滑,房子没了,货币还在不断的印刷,存量房只能继续暴涨
表面上抑制住了,根上没找到好的方法来解决
国家对于打击炒房的影响,对于普通购房者,舆论上的压制
银行是一家公司,盈利为目的,放款给房企下跌的空间有限;
中国最大的房产持有者是银行,如果房价下跌是银行先撑不住
打击炒房对地方政府的影响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是两拨人
地方政府,税收和中央三七分成,土地收入归地方政府所有
地方政府必须推高房价,土地才能好卖,地方政府才能有收入
中央是为了维持整个国家的稳定,为了维护屌丝群体的利益,国家必须打压房价,给一个安慰剂
地方政府,开放商,银行都不希望 房价下跌,只有买不起房的希望房价下跌
国家不把房产作为支柱,在国内目前没有可以作为支柱的;整个中国可投资的东西除了房产
房价下跌的空间有多大?
一个三四线城市,涨到一两万的时候,有理由怀疑
当一个二线城市,只有五六千的时候,还考虑什么
土建成本要三四千,房价怎么跌
买房投资要遵循一个规律:下跌的空间足够小(承担得起),上涨的空间足够大
城市发展的规律:价格洼地一定会被填补;一旦局势起来之后遏制不住
除了没买房的人,没有任何一个组织希望房价下跌
中央为了维护稳定,为了安抚屌丝的情绪,政府一次次调控,越调越高
上层阶级几乎全部是有房产有利益阶级的阶层,更有话语权(最终的房价只能越来越高)
拥有几百套房子都不担心,一套都没有的瞎担心什么
在中国房产是否上涨,要看钱的流向,看底层逻辑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事情,不是一次两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