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概念:部分与整体
理论部分: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对部分与整体的理解,是学习分数的基础。这里列举三种结构化经验:
第一类活动有助于儿童认识人、动物、物品的特定的组成部分,可以玩躲猫猫、破碎的玩具等游戏。
第二类活动是把一套东西分成若干小套,即划分物群,可以玩均分物品的游戏。
第三类活动是把整体分成部分,可以通过切、撕、倒分割为部分,应该大量探索拼图、建构玩具、水果(如橘子)等。
材料:句子,葡萄,有机花菜
游戏一 桔子
环节一 观察外部
我:梧桐,看看两个桔子有什么不同?
梧桐:一个是绿色的,一个是橙色的。(先想到颜色)
我翻过来一看,的确是一个更绿一些。
我:再观察下还有什么区别。
梧桐:不知道,这个坏了,他指着有疤痕的桔子...
我:用手掂一掂,抓一抓,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因为轻重没学,所以一时答不出来。
我:哪个大哪个小?哪个重哪个轻啊?
梧桐:这个重这个轻,这个大这个小。
一一回答。
我:对,它们大小不一样,轻重不一样。
环节二 探究内部
我:梧桐剥一个桔子,妈妈剥一个桔子。
梧桐:妈妈剥绿色的,我剥橘色的。
剥完后观察下两个桔子,一个大一个小。
我们把每个桔子再分成一瓣瓣的,看看能分成多少瓣吧。(小桔子分成11瓣,大桔子分成10瓣,每个桔子里面瓣数是不一样的,这里可以使用一一对应让孩子观察比较)
(有一瓣小橘子捏碎我吃掉了,所以数的时候少了一瓣,这时我刚好问他:这里有10瓣,妈妈刚才吃了1瓣,这个桔子一共有多少瓣)
大瓣桔子和小瓣桔子放在一起比较下。
把掰开的一瓣瓣的桔子合在一起,又合成一整个桔子了(虽然分开了,但还是一个桔子)
拿出一瓣桔子,继续玩部分与整体的活动,先把外面这一层丝丝撕下来,再把橘子皮撕掉,就看到果肉了,这个桔子没有籽,所以每瓣桔子有丝、皮、果肉三部分组成。
游戏二 葡萄
我选了五种葡萄,放在一起比较。
环节一 外部比较
我:看看这些葡萄都有啥相同和不同之处。
梧桐:这个是红色,这个是黄色,这个是紫色...(又是颜色先入为主)
我:还有什么不同呢?
在我简单提示下,说出大小和形状不同。
拿洗净的一小部分,再比较不同:有的多,有的少(数量可以根据孩子指物数数的情况来设置,能数到几,尽量准备差不多的颗粒数)
基本上可以一眼看出哪个最少,哪个最多,我先让他用数一数的方法从最少到最多排序,他给我分别摆了小汽车,小丑,房子,小狗,上衣...,当然,也全都数对了。
我:我们一个个对应着再来摆一摆,看看哪个多哪个少吧。
我摆了前两排,告诉他第二排比第一排多两个,第三排第四排他自己完成,告诉我分别多几个。我把所有葡萄混在一起,开始玩排序的游戏,前两组由我完成,他观察后继续摆下去。
进一步增加难度,中间漏掉两个,让他补齐,很顺利完成~
这个环节,我出了小错,少设置了个紫色葡萄,还好,没受太大影响,总体是理解的~
四种葡萄按从大到小排序~
环节二 探究内部
把籽拿出来,看看分别有几个,原来有籽的葡萄,里面籽的数量也不一样啊。
放在一起看看,每个葡萄由皮、果肉、籽三部分组成。
摸一下皮的厚薄,按从厚到薄的顺序排列。
摸一下果肉的软硬,按从硬到软的顺序排列(这个环节放在掰开之前会好一些)
我们一起回顾了桔子和葡萄分别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每个之间的差别在什么地方,最后自己玩儿葡萄果汁的游戏,给爸爸,妈妈,自己一人一杯葡萄汁~总体进步非常大,比起之前的游戏,配合度相当高。
游戏三 有机花菜
先把树状花菜从最大的掰开,比如掰下四块,取其中一块把它看成整体,再分成更细小的,看看还能分成几个部分。
然后把第二个层级再拿出来看成一个整体,再分成更细小的,看看又能分成几个部分。
可以层级进行划分,一层两层三层,最后整体放在一起,所有的是一个整体,被划分成了很多部分,每个部分又能分成更小的部分,一层一层的分下去。
分出来一个层级后,可以进行排序,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
还可以拿生的花菜和熟的花菜进行比较,观察不同,感受不同,掰一掰,生的有翠翠的响声~
给爸爸妈妈炒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