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把春节前就开始看的《成功的真谛》终于看完了。据介绍,它是一本稻盛流派成功哲学的教科书。在书中,他从经营哲学的高度全面梳理了自己对生活、工作的理念。
稻盛和夫作为日本“经营四圣”之一,27岁创办京瓷,52岁创办日本第二大通讯公司KDDI,并且两家公司均曾跻身世界500强之列。对于自己成就如此“不可思议”的事业,他并没有归因于自己的个人才华或经营手段,并且他还一直强调自己的天资平平。相反,反复被他提起的却是自己的“经营理念”——靠自己强烈的内心意愿影响员工的内心意愿,进而影响企业命运!“动机至善、过程至善”,是他一生奉为圭臬的座右铭。这篇文章,即是他对自己经营理念的高度总结。
一、心与经营的关系:首先他通过对自己大半生的回顾,谈到人的内心会给经营带来的影响。他说道,灾难和幸福都取决于人的内心,一个人拥有怎样的内心,就会创造怎样的际遇。也就是说,如果将患病归咎于你的内心,那么感到幸福也是你内心的缘故。
他认为,企业中有看的见的部分,也有看不见的部分。看得见的部分很容易理解,看不见的部分指的是领导者的信念或人生观,还有员工营造出的氛围,也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事实上就是企业员工内心的反映。或者说,员工的内心意识营造出的氛围就是企业文化。
一个企业要想成功,领导者的内心的成功意愿必须强烈而持久,才能表现为外在的变化。境界略高的经营者可以摆脱一己私利,时刻牵挂着员工的利益。如果境界更高,以博爱和慈悲之心为基础,那么意愿越强烈,则企业越繁荣,发展越持久。
领导者的意愿至关重要,而全体员工的意愿累积起来,则决定着企业的命运。
坚信意愿的力量,让这种力量在事业中发挥作用,就定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二、经营者必须懂哲学:他强调经营者对所有机会做出判断时,依赖的是高水准的人生观。他说:“我是根据原理和原则做出判断的”,他告诉大家,他不是依据企业赚钱与否,也不是根据个人得失,而是以“正确的做人之道”为标准进行判断的。无论遇到怎样的阻碍,他都要把正确的事情坚持到底。
要成为经营者就必须懂哲学。不过,稻盛和夫所说的哲学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而是应该以正确的做人之道为标准对事物进行判断。它不是利害得失的评估,也不是战略战术的制定,而是作为人,要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必不可少的。
当遇到企业停滞不前的困惑时,多数情况下可能是经营者没能和骨干员工及其他员工就约束企业的判断标准达成共识。未能彻底贯彻判断标准并使判断标准深入员工内心,企业内部就会由此产生混乱,导致企业停滞不前。
他说,经营的秘诀在于利他。企业应该在获得正当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经营,在此基础上,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如何追求利润,而且要让思路向利他的方向拓展,他认为这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得不到幸福,那就是你内心的问题了。经营企业也是同样的道理。以一颗美好的心灵为大家拼命努力,定会获得成功。
三、人生的目的------人为什么活着:构成人生的首要因素是命运。命运作为贯穿人生的纵轴而存在,人生就是沿着命运这个纵轴向前发展的。人生还有相对于命运这个纵轴而形成的横轴,也就是“因果报应的法则”。以较长时间跨度审视人生,大致是合乎因果报应法则的。
在磨炼心性上,稻盛和夫创造出“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这一方程式。
他强调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同时也认为思维方式也就是提高心性可以使经营得到发展。如何提高心性呢?通过学习佛法,也就是通过布施、持戒、精进、忍辱、禅定等五项修炼,最后得到智慧,也就走向自我开悟之路。
其中,“精进”指的是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拼命工作是磨炼心性的最佳方法。
四、提升心性、磨炼灵魂:人类在拥有超凡智慧的同时,也应该具备超凡的理性和良心。尽微不足道之力也无妨,为社会、为世人竭尽全力应该是作为人最重要的生活方式。想好事、做好事可以扭转命运。停止抱怨,人生就会好转。
人生的目的并不在于成功经营企业后功成名就或腰缠万贯。人生在世的意义在于磨炼自己的灵魂,为的是当死亡来临时,我们能够让自己的灵魂比降生时更加美好,为灵魂开启新的旅程。
他意识到这才是人生在世的价值之所在,目的之所在。
最后,让我们再看看他在27岁创办公司时的誓言:
第一,常怀感激之心;
第二,切记美好体贴的善解人意之心,切记释迦摩尼所倡导的慈悲之心;
第三,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第四,在公司的经营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要坚韧不拔地渡过难关;
第五,绝不可做身为人不可做之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