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亲爱的汉修先生》,是在今年暑假学校的校本培训上,何捷老师向大家强烈推荐这本书,并把它奉为教会学生写作的秘籍,胜过任何作文书的作文宝典。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我立马在网上下单购买了这本书。
今天,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小小的、薄薄的,曾荣获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的《亲爱的汉修先生》。整本书采用的是书信体格式,主要分为八章,其中四章是“给亲爱的汉修先生”,另外四章则是“鲍雷伊的日记”。整本书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雷伊在小学二年级时读到《狗儿快乐秘诀》这样一本课外读物。他特别喜欢这本书的作者汉修先生,于是便和汉修先生建立了书信联系。到六年级时,雷伊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为了提高我们的写作技巧,要求我们做作家专题报告。”这让他和汉修先生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关于成长
在写给汉修先生的信中,雷伊讲述了自己父母离异的实情,袒露自己转学后的不适、对父亲和小狗“土匪”的思念,内心的孤单、对“午餐贼”的气愤等等。通过和汉修先生的书信联系,雷伊练就了一手好文笔,积极参加小作家征文比赛,一篇描写自己和父亲做卡车出游的文章让他获得了小作家征文的荣誉入围奖,这更加坚定了他成为作家的决心。;雷伊理解了父母无法在一起的原因,父亲向往自由,而母亲则希望安定下来,体会到父母对他的爱不变;雷伊学会了如何积极的面对生活,他设计了午餐警报器解决“午餐贼”的困扰,并且学会去帮助他人:
比如从鲍雷伊对“午餐贼”态度的转变。开始时面对“午餐贼”,他十分生气,一心想要抓住小偷让他得到惩罚,并发明警报器,试图来抓住这个小偷。最后他庆幸不知道小偷是谁,因为他懂得去体谅小偷的贫苦与无奈。“如果那天他在教室打开我的午餐盒而触动警铃的话,他就有麻烦了,而且是大麻烦。也许他妈妈总是给他很难吃的午餐。也许他自己准备午餐,但家里根本没什么东西可带。”“我并不认为偷午餐是对的。我只是觉得,很庆幸不知道那个小偷是谁,因为我还得跟他在同一所学校上课。”
鲍雷伊对汉修先生的依赖也在改变,一开始,鲍雷伊热切地盼望着能够尽快收到汉修先生的回信,到后面成长为给汉修先生的信越来越少,记录的日记越来越长。从鲍雷伊写给汉修先生信中的署名,我们同样能够发现这一变化。罗列鲍雷伊给汉修先生写的二十六封信的署名:
第一封信:您的明友鲍雷伊(男孩)敬上,第二封信:您的朋友鲍雷伊敬上,第三封信:您最棒的读者鲍雷伊敬上,第四封信:您最喜欢的读者鲍雷伊敬上,第五封信:学生鲍雷伊敬上,第六封信:您的头号书迷鲍雷伊敬上,第七封信:学生鲍雷伊敬上,第八封信:学生鲍雷伊敬上,第九封信: 讨厌您的鲍雷伊,第十封信:鲍雷伊,第十一封信:筋疲力尽的读者鲍雷伊,第十二封信:您以前的朋友鲍雷伊,第十三封信:还在生气的鲍雷伊,第十四封信:筋疲力尽的读者鲍雷伊。第十五封信:鲍雷,第十六封信:受够您的鲍雷伊,第十七封信:您的头号书迷鲍雷伊敬上,第十八封信:学生鲍雷伊敬上,第二十封信:感激您的朋友鲍雷伊敬上,第二十一封信:您的头号书迷鲍雷伊敬上,第二十二封信:学生鲍雷伊敬上,第二十三封信:您的好朋友鲍雷伊一世敬上,第二十四封信:满怀期望的鲍雷伊敬上,第二十五封信:感激您的朋友雷伊敬上,第二十六封信:您的朋友、作家鲍雷伊敬上。
在去看这些信的内容,不难发现鲍雷伊对汉修先生情感的变化。在父母离异前,他是个天真的孩子,父亲离开后,他的署名也变得厌世——“讨厌你的鲍雷伊”、“精疲力尽的鲍雷伊”、“你以前的朋友鲍雷伊”、“受够你的鲍雷伊”好有创意!而自信建立后,他的署名也成了“作家鲍雷伊”……
关于写作
最开始,鲍雷伊写作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作业,是在妈妈的要求下必须完成,后来发展成自己主动写作倾诉自己的情绪,最后在写作中建立了他的自信,并下决心成为作家。
这本书虽然不是专门写作的理论书籍,但是里面有许多写作秘诀。梳理作家汉修先生与鲍伊的信件交流,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写作奥秘:
1、要首先设定好读者,让写作成为读者与作者交流的方式。
2、写作时要从熟悉的事物中写起,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写出自己的东西而不是像别人。
3、多看书、多观察、多写、多听、多想,要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4.诚实的写出自己熟悉的事情和质朴的情感。
5、一个主角应该解决一个难题,或改变都些事。
正如书的前言中,梅子涵评价,这是一本“一辈子的书。”“合乎年纪,合乎趣味,快活的笑或者严肃地思考,都是建立在敬重我们生命的角度,不假冒天真,也不故意深刻。”作为小学老师的自己,确实应该“尽情地阅读属于自己年龄的文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