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和一位朋友聊天,话题是关于阅读输入以及思考输出。
我们都赞同一种行为,那就是大量地阅读,然后经过思考提炼,最后进行输出。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建立思维系统,提升认知水平。
后来,她紧接着又补充道:做到了以上还不够,还要有经历有阅历,才能输出有深度且丰富的内容,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常说“读了那么多书懂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我基本赞同她的观点,因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知识也只有在使用时才能发挥出它的价值。只不过,我对于后面那句话有一些自己的认识。
我是一名工科男,又从事了几年的研发工作,这让我在看到一些概念和感性的事物后,总是会有一些丰富的心理变化:产生好奇→些许的怀疑→想要反驳→与他人(或自己)的辩论。有时我还会将其分享给周围的人,引发大家的讨论,想想还挺有意思的。写到这我不禁想到了查理芒格的一句话:
「我有一条“铁律”,它帮助我在偏向于支持某种强烈的意识形态时保持清醒。我觉得我没资格拥有一种观点,除非我能比我的对手更好地反驳我的立场。我认为我只有在达到这个境界时才有资格发表意见。」
现在,这句话也逐渐变成了我的“铁律”。只有当我可以说服自己去认同某种现象时,我才愿意去接受它。
所以,对于那些我尚且不能解释的现象,我会将其归因于自己的认知水平尚且不足。即使刚开始会有排斥,我也会广泛涉猎相关信息,尝试去辨别其真伪和解释其存在的原因。这些途径一般是阅读思考、和高于自己认知水平的人交流、亲身经历等等,我相信这样所获取的认知一定是更加立体、客观的认知。
回到开始的聊天吧。我其实更愿意将“懂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变成一个问句:
「懂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变成问句的原因就在于,我目前还不能认同它可以作为一个陈述句。我有以下几个出发点:
1.懂的是真正的道理还是别人口中的“道理”?
2.这么多道理都适合你吗?你懂的道理真的够多了吗?还有没有你不知道的道理?
3.“好”是作为和“坏”对立的一个形容词,也可以是程度副词,“好”与“不好”带有强烈的主观判断。标准不同,结果不同。
4.既然道理都懂,行动了没?方向是对的吗?
01 知行合一
所谓道理,它不一定是七大姑八大姨口里的“过来人的经验”,而是前人探索世界并总结出的客观规律。很多朋友其实只是被动地接受了这些道理,甚至是断章取义的道理,并没有真正的思考过它们的现实意义,更别说用它们来指导我们的实践了。
“知行合一,经世致用”是我读大学时期的校训,它一直在指导着我的认知和实践观。
知行合一者,认知指导行为,行为反过来修正认知。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唯有二者达到统一,细水长流,才能稳扎稳打,日臻完善。
经世致用者,以目标为导向,即学习必须用于治事、救世,不能只作为理论层面那种虚无缥缈的幻想,那样百害而无一利。道理懂了,必须要去利用,形成闭式循环。
因此,如果真的懂了很多道理,那就去亲身实践,或者用“道理”去规范自己,行动之后方知其效果。
02 这么多道理,真的够用了吗?
世界万物是关联的、发展的,我们懂的道理远远还不够多。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人自危,我们对“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为了应对各种变化,我们需要更加全面的认知系统,来帮助我们做决策。否则,就极有可能掉入“铁锤人思维陷阱”之中。
所谓铁锤人思维,就是说:「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这个世界就是一枚钉子。」
只有我们把自己训练得更加客观,拥有更多学科的知识,才有可能在考虑事情的时候,超越那些比我们聪明得多的人。
投资自己,没有上限,而且是一件永远不会赔本的买卖。
03 好与不好,全在自己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刻度尺,用来衡量自己的生活,喜怒哀乐皆由此而生。
我们不能说那些认为“懂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人一定很悲观,因为也许他们只不过对自己有着更高的要求。他们仍然是积极向上的,只不过有时候难免会遭遇生活的打击,产生心理落差,焦虑之余,叹息人生不易。
同样,我们不能说他们就一定很乐观。因为但凡他们已经懂了很多道理,就应该知道“知足常乐”,保持豁达的心胸。对于想要而暂时没得到的东西,我们首先得接受现状,承认不足,自我反省,做出调整,然后重整旗鼓再去尝试。
志存高远必不可少,而只有把握当下,珍惜眼前已经得到的,才能卸掉心理包袱,轻装前行。
红尘之大,你我皆在其中。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训练自己,不断完善思维体系,增强处理问题的能力。
苦练七十二变,方能笑对八十一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