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费力找一些东西时总会记错它们所在的抽屉。
住过好多个房子,经历过几次装修。我以为的那个抽屉早已消失。
看一部电影《记忆大师》。很精彩,因为没有猜到结局。很俗套,因为坏人还是死于废话太多。
好像我们那年代的一篇高考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两个弄混了记忆的人,不到72小时已经开始渗透到性格。记忆存在的时候一定带着某种情绪,不是做梦。做梦会清醒,会逃脱,记忆从来不会。
我常梦到一条街,离家三站路。那里有我最喜欢的红宝石。有的时候红宝石边上有几家全家,有的时候边上是有卤菜摊的菜场,有的时候有电影院,有的时候是公园。只有红宝石,永不落空。
我知道全家,卤菜摊,电影院和公园都是真实记忆的反映。红宝石是情感,当我在梦里看到它,立刻开心地意识到这是甜蜜美梦。
小朋友四岁开始记得事情,四岁以前呢?记忆最原始的样子不是一段段剧情,而是一些功能。比如你学会了穿衣吃饭,不再忘记。
你不记得摔坏妈妈口红的那个忐忑下午,但你从此小心谨慎,对别人的东西,对鲜艳又脆弱的东西。
你不记得因为好奇摸了刀片血流不止的惊慌时刻,但你从此了解锋利尖锐和躲避危险这回事。
你不记得爸妈争吵和莫名发脾气的种种细节,但你从此学会了沉默以及远离纷争。
抽屉消失了,里面的东西住进你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