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绍振:读懂诗人的想象才能读懂诗(上)
孙绍振 咸言遂语 2024年07月11日 20:37 福建 6人听过
读懂诗人的想象才能读懂诗(上)
孙绍振
中国古典诗歌有两大类的主题,有两大类的表现方法,一大类就是直接抒情的,情动于中,而直接行于言的,比如说“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比如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类诗歌,大体属于古风,也就是魏晋以前就有的,唐朝人看来,那是几百年前的事,叫古风,那一类就是写景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种感情是不能讲出来的,就是不能像古风那样讲出来的,要隐藏在景观里面的。这里就有个问题了,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这个景要如何含不尽之意呢?对不对?这个难写之景要写得好,就要克服难度,难度在哪里呢?
首先,它是不是真实。对于这一点,古人也经常吵架。
比如说李贺有一首诗,叫《雁门太守行》,开头有两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就有争论了。李贺是唐朝人,才活了27岁,写这首诗的时候,还不是很出名。当时他就拿了这首诗去见韩愈,韩愈当时为国子博士(国子监四门博士),送客人回来非常困,他门人就把李贺的诗呈上去了,那么韩愈就马上读了,读了第一篇《雁门太守行》说:“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马上这个带子来不及系起来,就请他进来。韩愈的官职比他高啊,年纪比他大,大32岁,起码算起来五十多岁了,一看这个毛头小伙子啊,看到这两句诗啊,就说请进啊,就说非常器重,前途未可限量。你们知道韩愈是不大轻易接待这样的不速之客的,就是贾岛冲撞了他的仪仗队,和他讨论推敲的问题,韩愈也没有把他请进府中。
过了几百年,北宋的时候。王安石看到了这两句诗,就说,李贺这小孩子,言不相符,这不通啊。什么意思呢?不符合真实,不符合客观真实。如果说黑云是如此的话,哪里有可能是甲光、向日、还要金鳞开?就是盔甲在阳光下有着金色的鳞片,不可能啊,因为黑云笼罩。
中国人讨论这个词句是很有耐心的,又过了几百年,到了明朝,有一个人说,王安石不对,天气这玩意儿,片刻之间都有变化,城里和城外有区别的,城外可能是黑云压城城欲摧,城里可能是出太阳呢?这句话可能是真实的。
又过了一百年,明朝人杨慎,就是那个对“千里莺啼绿映红”提出疑问的人,说,王安石这老头子不懂事,他说打仗的时候往往有很奇怪的天气,记得有一次,在云南打仗,围在城里面,他说:“日晕两重”,太阳外面啊,绕着两重的光华,“黑云如蛟在其侧”,边上的这个黑云啊,像蛟龙一样,围在它边上。然后看到这情况,才相信李贺这个诗啊,是很状物、很写景的,写真实的。看到了太阳外面两层照耀,旁边的黑云如蛟龙,说明李贺状物的本领很高,相信李贺写诗的共通很强。用今天的话来说,也是很善于写真实。
中国人在诗歌的品评上,是很舍得耗费生命的,这跟西方人不一样的,光为了一句话、一个字,争论上百年,甚至上千年,怎么,这件事从宋朝一直争论到清朝,争论什么呢?真实不真实,对不对?
在争论的过程中有两个问题:第一,城里这样,城外那样。这个问题我觉得是个假问题,为什么呢?诗是想象的嘛,我们写人物,不要说写诗,就写散文,《文心雕龙》都可以说“视通万里”,是不是这样?就是李贺这首诗,就是城里和城外两个空间,或者两句诗,可能在不同的时间。但是,想象,诗人是自由的,诗人的想象提供了很大的空间,给读者的想象提供了很大的空间。黑云自然是景观,隐含着什么呢?隐含着敌阵来势汹汹。“黑云压城”不仅仅是云在压城,而是雁门太守感受到敌军来的心理压力,来势汹汹,跟黑云联系在一起。“甲光向日”讲什么呢?讲军队的斗志是很昂扬的,甲光不仅是盔甲的反射,而闪耀着精神的光彩,这么一想就很简单了。如果我去讨论这是不是写实的,这诗里片面地讲写实,讲实感的是外行,我说得土一点,歪嘴和尚念经,把经给念歪了。接下去,“角声满天秋色里”,号角的声音,满天都是,四面八方在秋天这个意境当中,说明呀,军情紧急啊。然后,“塞上燕脂凝夜紫”,你看这个颜色啊,燕脂,红的,夜色的天空是紫的。把原来城里的城外空间移到了塞上是吧,燕脂,燕子的燕,脂是我们脂肪的脂,凝是凝聚起来,什么颜色,紫色。是李贺特有的颜色。写黑、写金,诗人都很常用,但李贺在这种战火和血肉纷飞的情况下,他看到一群黑云,还有金甲,再加上紫色。整个场面,空间上,从城头转向塞上;色彩上,由黑、由金转为紫色,金鳞,夜色混合起来,打仗不是那么轻松的吧,情感不是那么单纯的吧!正是因为诗句,才允许他做这样的想象。
我们再来看这首诗的形式,歌形体,虽然是八句,但他不是律诗。这里有好多对仗,对仗又不完全,很自由,可以说宽对,不是严对。所以艺术不是照相,举个小例子方便大家理解,王维这个人,会写诗,也会画画,他是很著名的画家,他就说,有一次他画的一幅画里面,画的芭蕉,肯定是夏天,至少是春秋了,可是他却画中有雪,叫雪中芭蕉。冬天还有芭蕉吗?但这幅画很精彩,懂得适量想象,就可以超越现实,如果没有这个想象,呆了。
还有一首诗,也充满了争论,是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有人就提出疑问了,他们一般会是十月份到春天,在骊山,也是春天和秋天在骊山,这荔枝不应该是阳历七八月份才有的嘛,荔枝是夏天的。那么杨贵妃喜欢的荔枝,是海南的或者四川成都的荔枝,从那里运到长安,不要几天就发黑了。就提出,不可能从海南送过来,就送也送不到华清宫,这肯定是不可能的,有的说是四川的,到长安就比较近嘛,那就是到长安,也要好几天呢,肯定发黑了,就提出不可能。就是运到了,也不新鲜了。对这个争论你们怎么看呢?
我想说,杜牧的诗里面表现的不仅是情感,而是什么,讽喻。为了一个妃子,就这样劳民伤财,这国家怎能不亡呢?安史之乱以后盛唐气象大转折,盛唐走向中晚唐,国家已经衰亡了,衰退了,所以他感慨良深。
我们再看他一首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过了几百年到了明朝,还是那个杨慎提出来,这不真实。千里怎么看得见呢?改成十里就好了,过几百年又到了清朝,有一个叫何文焕先生这样说,其实这个感觉十里也还是看不见呐。人家不过是说江南处处是花开世界,鸟语花香。
这事还没完,后面还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寺庙真的是四百八十座吗?我看过的资料绝对不止,超过好多了,但是我们要跟诗人去矫正吗?那是犯傻。我们要看到这诗背后要表达什么。这寺庙谁建造的?其中有一个皇帝叫梁武帝,原来是很有作为的,后来信佛,甚至自己想出家当和尚,一个朝代就荒废了。他造了那么多的楼台,现在看来风景很好,千里莺啼、水村山郭、楼台烟雨,多漂亮啊,但是造这个楼台的人,却把国家搞灭亡了,自己饿死台前。从这里,你能不能看到杜牧的心情?能不能理解到杜牧的寓意?你理解了的话就不会傻乎乎地去较真了。
诗缘情,“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以情动人,这种状物写情,最后就被王国维总结这样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所有的景语,最后统一都是感情,这句话很权威,能够帮我们理解一些诗,但这句话是有一点问题的,我们以后再说。
(据孙绍振教授讲座录音整理,未经孙教授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