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诏安,每逢到了重大的节日或是祭祀,各家各户的餐桌上的菜肴就会愈发多起来,变得特别“pangpei”。有时到朋友家拜访,碰巧朋友家正在吃饭,诏安人也总会客套一下:“哇!有鱼有肉有菜,真‘pangpei’。”
“pangpei”是诏安话中丰盛的意思。我之前一直不知道“pangpei”二字怎么写,就根据音译写作“盘派”。“盘派”二字虽然不对,却也还是有那么点意思在,盛装菜肴的盘子特别多,派头十足,不就显得特别丰盛吗?后来我咨询了家中的“文化人”并查阅了相关资料,才知道其实“pangpei”应该写作“滂沛”。滂沛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据考,最早出现在《楚辞》中),原意是指雨水、水流或气势盛大磅礴状,可引申为丰盛。滂沛还可以写作霶霈,现代汉语已经很少使用滂沛这个词汇了,也难怪我会把“滂沛”写作“盘派”。
滂沛虽然是丰盛的意思,但是什么样的菜肴才能算得上是滂沛呢?不同的人对此应该有不同的定义,而且在诏安,在不同的时期,滂沛也有着不同的特定内涵。
小时候听爷爷回忆以前的生活,爷爷说,在他小时候,有一盘猪油渣炒菜脯碎就白粥就十分滂沛了。爷爷小时候从乡下来到县城求学,那时物质匮乏,经常吃不饱饭,能喝上白粥就已经谢天谢地了,更何况猪油渣炒菜脯碎。所以在爷爷眼中,最滂沛的就是那一盘猪油渣炒菜脯碎。
姑姑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从小就要帮爷爷奶奶做很多家务。姑姑说,她有次放学后去捡柴草,等她回到家时已经是又渴又饿,奶奶赶紧端了一碗地瓜粥给她,她三下五除二把地瓜粥灌进肚子里,美美地打了一个嗝。从此,地瓜粥成了姑姑滂沛的代名词。
我想,炒米粉和“卜粒子”不单单只是爸爸记忆中最滂沛的美食,应该是很多诏安人共同的记忆。在那个还不是太富裕的年代,炒米粉和“卜粒子”都是不容易吃到的美食。炒米粉需要猪肉等配料搭配着炒才足够美味,而“卜粒子”则需要用到大量的油脂。而在那个年代,猪肉和油脂都是紧俏的物品,能吃到炒米粉和“卜粒子”的次数真的是屈指可数。现如今,爸爸那一代人请客时,餐桌上总会有炒米粉和“卜粒子”,仿佛只有这样,才觉得够滂沛。
现在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以前觉得很滂沛的菜肴早就成了诏安人的家常菜。这样,那什么是滂沛呢?我想,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吃一顿饭,即便只是一顿普普通通的饭,只要心中有爱,那就是滂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