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底,简书帮我做了年终总结:一年文字输出43万字。
写写我和简书的故事。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在小区门口的公交站台上等待27路公交车,春节前我要回家看望爷爷。盯着眼前来往不停的车辆和一位想过马路却过不去的老奶奶,我仿佛回到了4年前第一次接触简书的那一天。
四年前,泰山学院附中举行孙明霞名师工作室会议,孙老师说:“现在很多老师都在简书上写作,简书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此前我已经在1+1教育网写了有30多万字的随笔,但是1+1一直没有手机版本,而简书有网页版和手机版,基于便捷性和教师同行的原因,我马上下载并且注册。现在回想,当年的那个选择简直是太正确了。
一:写作,摸着键盘过河,寻找工作的方向。
我一直都是笨人,从小到大都不出类拔萃,好在我喜欢读书,知道天道酬勤,知道吃苦中苦做人上人。我工作上表现不好,当班主任,我们班的德育量化扣分多;教语文,我的语文成绩也很一般。我很苦恼,我花了整整一个假期读完了《陶行知文集》,读完了吴非老师所有的教育著作,我期待自己能够有所改变,但是什么都没有发生,什么都没有发生,我依然不被领导认可,不被家长尊重。
无奈之下,我的下下策是想多发表文章,期待能够在学术上找到点存在感,摸着键盘乱写,看见什么就写点什么,我竟然完成了几十万字的随笔。我找到方向了吗?没有,但是我习惯了晚上对着键盘一通写,然后放到网上,我那个无处安放的灵魂,在文字里找到了归宿。我那躁动的心,静下来了。
二:记录,了解学生特点,解决学生困难。
我是幸运的,孙明霞老师一直在給我提供方向指导。
“宋鹏,你在记录班级,非常好。”
“宋鹏,你在记录语文课堂,继续坚持。”
“宋鹏,你直接做一个市级课题吧。”
“宋鹏,优质课比赛你必须参加。”
基于孙老师的指导,我一直在思考能为学生做点什么。记录班级,我希望班级能有良好的学习环境;记录语文,我找到了语文学习的有效方法,领悟了语文笔记的重要价值;做课题,我的习惯养成方案,也是围绕学生运转的;提升语文,我在语文课堂上开展了5分钟创新环节。所有的这些内容,都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了很大的作用。
基于对学生的海量记录,我逐渐摸清楚了中学生的行为特点,并且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有效进行教学。他们喜欢幽默,老师也爱听郭德纲的相声。他们有点愤青,老师就不装高雅。他们想发表自己的观点,我给他们留足时间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发表都不行。家长有想法,那我们就让家长总结教育的经验。
我在记录中,了解了学生的特点,也明白了学生和家长的需求,我尽力满足,这是我的职责,这也是我的价值所在。
三:习惯,解决自身困难,顺带着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2020年,我去了新单位,跟学生分别我虽然不舍,但是思来想去,我已经把我能做的尽全力做到了。我考虑的一个教育的终极问题:学生离开了老师,除去成绩剩下的就是老师的价值所在。前几天一位同学来家里看我,他说班级了大约25人能够考上一中,当年我对他们的教育是有帮助的。我很开心,但是我也知道,我算是引路人,学生才是行路人。我有功,但没资格自傲,因为我只是尽了老师的本分而已。帮助学生找到并解决成长中的困难,是我的本分。
新的单位是一所小学,孙老师说:“宋鹏,你得重新来,小学和中学根本不是一回事。”我开始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直到我遇到了那群在课堂上打滚和跳舞的学生。我意识到,我在中学积累的那一丢丢经验,在这里算是彻底玩完了,我得重新来。就这么说吧,我在沙滩上堆了一个城堡,这一换工作,就跟来了一波海浪一样,城堡没了。
我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困难,但是我现在自身难保啊。学生什么样?学生遇到哪些困难?我的一点儿也不清楚。我想渡人,但是也要自渡。
9月份至今,我写了大量的文章,大部分都是记录自己在新学校的所见和所感的。我迫切了解学生特点,但是纯理论的东西过于抽象,我只能找找方向。书中的教育问题,跟我遇到的问题不太合拍,无奈之下,我一口气买了10几本书,把书当字典查着看。我非常希望能找到一本介绍小学生特点的书,然后以此为理论基础,进行下一步的研究。好在,我够笨,终于找到了。我在广播站的工作,让我可以同时接触5个年级的学生,让他们帮助我建全对小学生的认知。
我对学生的需求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我找到了学生的认知起点和教育目标之间的细微距离,然后在这一点点细微的距离中,做好教育工作。于是,学生们的课堂纪律,学习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我跟家长的默契程度也更好了。半年,我变被动为主动了(或许我自信的有点早了)。
四:突破,心里想得很美,但是要直面现实。
我真的很想在纸媒上发表作品啊,但是这不会耽误在我简书上的写作。其实在简书上,我的收获非常大。我教学作文多年,一直没有理清作文教学的真谛,但是由于写作,现在我已经把很多核心步骤整理得非常清晰。很多学生已经掌握了,写作的关键步骤。我现在所写的文字是随笔,并没进行精准的加工,但是我已经有意识地对要发表的文字进行精准加工了。薛兆丰老师提倡的严谨,我领悟到了。吴军老师所说的搭梯子,我也做好了。《开始写吧》中,所说的写作就像骑自行车是可以训练的,我也彻底领悟了。这都是在简书中悟透的。
我开始明白,我喜欢简书,就是喜欢这里的随心所欲,就是喜欢这里的简简单单,就是喜欢这里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潜心修炼。这里有一群写作的人,所以这里也有一群懂作者的人。
我对纸媒文章的发表的途径,已经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认知,基于纸媒对发表的要求,我只能在一个孤独的角落里进行打磨,保证图书编辑是这类文章的第一读者。我会严谨地进行试验,认真地进行记录,科学地进行论证,然后让他们在某本杂志上跟属于它的读者见面。
但是,简书仍然会是我最爱的写作平台。我在写作中理清了工作的方向;我在简书,找到了自己作为教师的价值所在;我在简书上认识的朋友让我感觉幸运、幸福。
这就是我和简书的故事,明天大年三十了,我该写点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