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小时,在任何领域从菜鸟到专家的所需要的时间。许多人对这个数字并不陌生,足够简单的概念总是易于流传。
一切出自畅销书《异类》作者Malcolm Gladwell,“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然而,真相是,从来不存在1万小时定律,它仅仅是畅销书作家对心理科学研究的一次不太严谨的演绎而已(这爆炸头看着就不严谨^_^)。
那么“1万小时定律”的来龙动脉是什么?让我们回到诺奖得主Herbert Simon那里。
1.由来
1973年,Herbert Simon发表了一篇关于国际象棋大师与新手的比较论文。他发现,通过长期训练,虽然工作记忆容量相关不大,但是国际象棋大师在摆盘、复盘等实验上显著强于一级棋手和新手。其中,大师、一级棋手、新手三类人能记忆的组块分别是:7.7、5.7与5.3。
Simon在文中首次提出专业技能习得的十年定律(10 years rule),他推测,象棋大师能够在长时记忆系统中存储5万-10万人棋局组块,获得这些专业知识大概需要10年。
当时间来到1976年,一位瑞典心理学家(《刻意练习》一书作者)Anders Ericsson参考Simon论文的十年定律,两人在国际象棋的专业技能习得领域合作发表论文。随着Simon老去,Ericsson在专业技能习得领域积累的证据越来越多。1993年,他发表论文,阐释了一个音乐学院三组学生的研究结果。于是有了后来被Gladwell引用,以演绎出1万小时定律的实验。
把学院学习小提琴演奏的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是学生中的明星人物,具有成长世界级演奏家的潜力,第二组的学生只被大家认为“比较优秀”,第三组学生的演奏水平被认为永远不可能达到专业水准。实验表明,这些学生在18岁之前,花在小提琴训练时间平均为第一组7401小时,第二组5301小时,第三组3420小时。Ericsson的研究报告强调的仅仅是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并非1万小时这个魔术数字(虽然它很容易被记住)。心理科学史上从来不存在所谓的1万小时定律。
2.错与对
1万小时定律究竟有哪些问题呢?
首先,不同专业领域的技能习得时间与练习时间并不存在一个1万小时的最低阈值。例如,优秀专业演员的专业技能习得往往是3500小时;记忆类专家技能的习得是数百小时;与1万小时相去甚远。小提琴实验中的案例而言,那些杰出的演奏者往往在30岁上下的年纪才能在国际比赛中获奖,到那个时候他们可能已经投入了2万到2.5万小时的时间来练习。可见在不同领域,新手到大师所需的时间各不相同。
其次,成功与练习时间并不完全成正比。其中各人天赋和练习方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身边不乏一些看似努力、其实没有成就的人。练习时是采取阶段性进步,随时间和效果调整策略,有针对性和技巧性,还是机械地每日花上几小时,只为达成“1万”这个目标,却始终没能发现更有效的训练方法,不能辨别并弥补练习中的漏洞,以取得进步?两者间的差别,最终便是“高级新手”和专家的区别。
最后,许多人把1万小时定律解读为一种承诺。即在任何行业或领域,只要做到1万小时的练习,几乎人人都能成为该行业或领域的专家。而在Ericsson多年的实验报告中显示根本没有这样的迹象。时间的堆砌并不能造就“大师”。
1万小时定律毕竟还是说对了一点,而且至关重要:在任何行业或领域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致力于变成业内的杰出人物,需要付出许多艰苦卓绝的努力。也许并不需要恰好1万小时的练习,但要花很长时间练习。
无论你是否是天才。
3.破解天才
既然艰苦卓绝的努力无可避免,怎么解释年少成名?不访来看看音乐奇才莫扎特。
1763年,年轻的莫扎特计划环欧洲旅行演出。正是这次演出,铸就了他的传奇。那一年,莫扎特仅仅7岁,身材矮小得只能勉强看到大键琴的顶部,但他用自己演奏小提琴及各种键盘乐器的技能,深深地迷住了家乡萨尔兹堡的观众。他演奏的乐器,看上去让人不敢相信,如此小的孩子居然能演奏。但莫扎特还留有另外一手,甚至让他那个时代的人更加感到震惊。
那就是完美音高(又称绝对音感)。年幼的莫扎特听到某种乐器演奏出来的调子时,不论是哪种调子,马上便能准确地辨别出来:是高于中央C音的第二个八度音的升A调,还是低于中央C音的降E调。
完美音高异常罕见,大约在每万人中,只有1个人具备这种能力。这似乎是个极好的例子,来证明某种与生俱来的天赋,往往只有少数幸运的人会天生拥有。
然而,2014年,东京的一音会(Ichionkai Music School)开展了一项实验,并将实验结果在《音乐心理学》科学杂志上发表,揭示了完美音高的真正特性。日本心理学家榊原彩子(Ayako Sakakibara)招募了24个年龄为2~6岁的孩子,组织他们进行长达数月的训练,目的是教他们如何通过声音来辨别钢琴上弹奏的各种各样的和弦。这些和弦全都是带三个音高的大和弦,比如带中央C、E和G音符的C大调和弦,后两者的音高,高于中央C。
研究人员给孩子们上了四五节时间较短的训练课,每节课仅持续几分钟,一直训练到孩子们能够辨别榊原彩子选择的所有14首和弦为止。有些孩子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练习,另一些则花了一年半时间。然后,一旦某个孩子学会了辨别那14首和弦,榊原彩子便会对他进行测试,以观察他能否正确说出单首和弦的音高。完成了训练之后,参与研究的每个孩子都被培养出了完美音高,并且可以辨别出在钢琴上弹奏的单曲的音高。
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结果。尽管在正常的条件下,每万人中只有1人具有完美音高,但参加了榊原彩子研究的那些孩子,却个个都拥有。这显然意味着完美音高根本谈不上是只有幸运的少数人才拥有的天赋,而是一种只要经过适度的接触和训练,几乎人人都可以培养和发展的能力。
前面莫扎特的故事中没有说的部分是,莫扎特的父亲名叫列奥波尔得·莫扎特,是一个具有中等天赋的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他从来没有达到自己渴望的成功,因此开始把心血倾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力求使他们成为他自己一直渴望成为的音乐家。父亲首先从莫扎特的大姐姐玛丽亚·安娜开始培养。安娜当年11岁,同时代的人称她为钢琴演奏家、大键琴演奏家和职业音乐家。莫扎特的父亲还专门撰写了一部用于发掘孩子音乐才华的培训书籍,并在莫扎特很小的时候,便开始教莫扎特。莫扎特4岁时,父亲开始全职教他学习小提琴、大键琴以及更多其他乐器。尽管我们不知道莫扎特的父亲究竟用什么样的练习来训练儿子,但我们知道,莫扎特六七岁的时候受过的训练,和通过榊原彩子的培训课来培养和发展完美音高的24个孩子相比,不但强度更大,时间也更长。
所以,“天才”是训练的产物。
4.从新手到大师
说到这里,一万小时仅仅是个神奇数字已经不言自明,但从新手到大师的路径却是有迹可寻。
练习时采取阶段性进步,随时间和效果调整策略,有针对性和技巧性,不断尝试更有效的训练方法。即是Ericsson提出的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
那么,刻意练习才是成功路的捷径吗?刻意练习和普通练习的差别在哪里?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刻意练习吗?
且听下回分解^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