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参加萃辰天心书院“东坡故里眉州心游”,我特意带了一本《苏东坡传》,作者是林语堂先生。因为,坊间一致认为,这本书对于了解苏东坡,极具权威。
坐在赴成都的高铁上,静读此书,殊胜无比。
抵达眉州之前,我们都得到了一份打印稿,题目为《读懂苏东坡》。
我们很感动,这是萃辰天心书院院长陈伯安老师,专门为这次“心游”而精心准备的,洋洋洒洒六千多字。
我们深知,要在这有限的篇幅内“读懂苏东坡”,十分不易。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郭英德说:阅读苏东坡,是阅读古人的生活和心灵,也是阅读今人的生活和心灵;是感受哲人的知识智慧,也是感受凡人的喜怒哀乐。
此所谓:“东坡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放眼当今文化领域,研究苏东坡的著作,可谓琳琅满目,繁花似锦,目不暇接。
公认的权威巨著,除了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外,还有台湾著名学者、苏东坡研究专家李一冰的《苏东坡新传》,此书约七十余万字。
在大陆,还有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朱刚的《苏轼十讲》、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炜的《斑斓志》、故宫博物院影视研究所所长祝勇的《在故宫寻找苏东坡》,等等。
举目世界,还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文学博士,现任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汉学系青年教授杨治宜的《“自然”之辩:苏轼的有限与不朽》。
以上这些著作,作为萃辰天心书院院长,陈伯安老师基本都读过。
此番组织心游,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让参加者“读懂苏东坡”?
陈伯安老师经过缜密思考,决定:根据著名作家、眉山三苏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刘小川先生撰写的《苏东坡》,进行提炼整理。历经数稿,终于成文。
我们看到的《读懂苏东坡》,全文分为七大部分,文后附录“后世对苏东坡的评价”。
这七大部分分别是:家学渊源、苏轼的妻儿、进京赶考、仕途之路、生命的绝响、一生的文学成就、结语。
在东坡书院的讲堂里,我们有幸聆听了陈伯安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到武汉,我忽然萌生了将《读懂苏东坡》做成“美篇”,分享给广大读者的想法。
陈伯安老师欣然应允。
电话那头,陈伯安老师兴致盎然,侃侃而谈:纵观苏东坡大起大落、多舛多难、纷繁复杂、精彩绝伦的一生,可用“7、3、3、3”来概括。
所谓“7”:是曾任过7个地方的太守,即密州太守、徐州太守、湖州太守、杭州太守、颖州太守、扬州太守、定州太守等,足迹踏遍了半个中国。(特别说明一下,考虑到东坡只在登州任上五天,就改任礼部郎中了,就没有把这一任算上。)
再看第一个“3”:在贬谪黄州五年以后,被朝廷重新起用的十年里,苏东坡曾先后担任过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高官,声名鹊起,惊动群臣。
其次,看第二个“3”:苏东坡的一生,大起大落,曾因“莫须有”的罪名,被贬谪到黄州、惠州、儋州三个地方。前后用了十年时间。正是这十年,磨炼了苏东坡的心志,成就他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文学成就。苏东坡在诗句中写道:“九死蛮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最后一个“3”,是说苏东坡的一生,曾经历过三次美满的婚姻,得到了王弗、王闰之、王朝云等三位既美丽又贤惠的妻妾的最深沉的愛情。这是苏东坡能一次又一次度过苦厄,战胜磨难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苏东坡悼念王弗的《江城子》和悼念王朝云的《西江月》成为古代悼亡词的压卷之作,至今无人超越。
电话这头,我听得如醉如痴......
此时此刻,我相信:诸君一定有渴望阅读原汁原味的冲动!
《读懂苏东坡》
陈伯安
一、家学渊源
四川眉山是苏东坡的家乡,位于川西平原,在成都、峨眉山与乐山大佛之间。园林优雅的三苏祠,供着苏氏三父子的塑像。
1、北宋蜀地有民谣:眉山生三苏,草木尽皆枯。三苏占尽人杰,用尽地灵,眉山百年内草木不旺,这记载见于宋人笔记。
2、苏东坡的父亲苏洵,不喜科举,喜欢到处游走。二十七开始发愤读书,在苏东坡的少年时代,家里不仅有了许多藏书,父亲的文采风流也渐渐闻名遐迩。苏洵结识了益州太守张方平,后来又拜见了文坛泰斗欧阳修,所有这些,都深深影响了苏东坡。
3、东坡的母亲程氏,原系大家闺秀,知书达理,对苏轼、苏辙兄弟的教导,史书多有提及。
二、苏轼的妻儿
1、苏轼十九岁与青神县王弗结婚。王弗秀外慧中,知书达理,为苏轼生下长子苏迈,可惜年仅二十七岁就病故了。苏轼的悼亡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就是献给她的。
2、在王弗去世两年后,苏轼娶王弗的堂妹王闰之为妻。王闰之为苏轼生下了两个儿子苏迨和苏过。王闰之与苏轼共同生活了二十五年,于元佑八年(1093年)在定州去世。
3、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时,通过著名词人张先引荐,于熙宁七年(1074年)纳时年12岁的王朝云为侍妾。王朝云美丽聪慧,琴棋歌舞俱有悟性。元丰六年(1083年)为苏轼生下一子,名曰苏遁,可惜第二年就因病夭折了。王朝云于绍圣三年(1096年),病逝于惠州,年仅34岁。王朝云去世后,苏轼写《西江月》词深致哀悼:“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三、进京赶考
1、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苏轼进京(开封)赶考。一考就拿了事实上的状元。主考官欧阳修,因猜测封闭试卷出自他的弟子曾巩之手,为避嫌,才把苏轼擢为第二。苏辙也考上了,两兄弟金榜题名,京城轰动。
2、考试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第一次阐述了他的仁政理想。写到酣畅淋漓处,还大胆地杜撰了圣君尧帝的典故,闹得考官梅尧臣查史料一头雾水。问他时,他坦率地说:“我是想当然耳。”这可不是一般的自信,这就是天才。
3、三父子在汴京得意之时,老家眉山却传来噩耗:程夫人因病去世。苏氏兄弟匆匆办理了在籍进士的手续,回老家丁忧(所谓“丁忧”,即古时为父母办丧事,并守孝三年。)
4、丁忧结束,再赴汴京。苏氏兄弟到吏部办理了注官手续,分别被任命为县主簿(类似办公室主任),均辞不受(宋代官吏,小到县吏,大到宰辅,拒绝任命是常事。)
5、宋仁宗嘉佑六年(1061年),苏氏兄弟参加由宋仁宗亲自主持的“制科”殿试,又考了第一,这第一为“制科三等”(一、二等属虚设),苏辙入第四等。
在皇帝的御座前,苏轼写下五千字的文章,又直接面试,大胆指责后宫花销太大,而仁宗则勤政不足,有点像晚年的唐玄宗。
苏轼的英气逼人和天生气魄,使仁宗皇帝大为赏识。仁宗当天回后宫,对曹皇后感慨地说:“朕为子孙后代得了两位清平宰相。”
对苏轼的文章才华,文坛领袖欧阳修也叹赏有加:“三十年后,无人再道老夫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