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明:由于信息保密等原因,文章不涉及到企业实际案例和数据信息。只是相对比较通用地表达经营管理的观点。
虽然受疫情影响,很多企业无法正常复工或者无法恢复到正常的办公状态,但企业运行依然不能停滞。
年初公司大的战略目标已确定,事业部的经营目标也初步形成。2020年公司整体目标分成战略和战术两部分,战略与战术双管齐下,战略拓展市场促企业发展,战术守住存量保企业生存。
接下来的战略解码由于疫情影响无法按期举行,但通过年前年后的多轮沟通也算是完成了目标的上传下达,只有目标对齐团队和个人才能更好地实现高效协同。
参考OKR工作法,各个部门围绕公司战略和事业部经营目标,来制定各部门的绩效承诺,团队和个人都以目标和关键结果为导向,实现责任到部门责任到人。
最近几天完成了与各个团队的沟通,从绩效承诺制定情况来看,我认为影响组织发展取决于两个关键要素: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
意识形态决定组织定位,思维方式驱动组织发展。
这里就不解释什么是意识形态,百度会有很多解释,我只想用这个词来表示信仰和追求。通俗点说,意识形态决定了我想成为谁,思维方式会驱动我怎样去行动,成为自己希望的模样。
这就是我想表达的观点,希望这个观点能成为组织发展的催化剂。
下面以组织结构为纲,通过各部门的绩效承诺问题来分析如何改变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促进组织发展,完成公司的战略和战术落地。
市场与解决方案引领企业赢未来
毫无疑问,市场是龙头,一个公司只有打开了市场,才能够获得源源不断发展的动力。不管是经过客户验证持续交付的成熟产品,还是带给客户新体验的新研产品,市场和客户都是原始驱动力。前者主要解决战术层面的问题,通过战术把公司的产品销售出去,为公司带来持续盈利。后者主要解决战略层面的问题,通过战略规划识别客户痛点/痒点/爽点,为客户创造带来新体验的产品,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带来希望。
从部门绩效承诺来看,已把所有市场信息和机会点进行了统计分析,清晰展示了订货/收入/回款/利润的来源,但更多还是基于存量客户和市场空间。由于公司这块业务相对成熟,按照既往的规律,偏差不会太大。这部分项目、市场信息与机会点,大部分是可以按部就班达到目的。
正因为是成熟业务,市场逐渐趋于饱和,所以公司和事业部今年的重点是,如何在保生存的基础上再拓展更多的市场空间?关于这方面的目标、策略、计划,部门绩效承诺中也有一些好的思路,但还是处于浅尝则止的状态。
因此,对市场与解决方案部的建议是:
由于疫情期间无法进行客户拜访和交流,但面对灾难我们依然要乐观看未来,也给我们练内功提供了机会。所以对标公司和事业部目标,用产品支撑公司战略,聚焦几大解决方案去构建领域竞争力,用具体策略和行动计划去寻找拓展机会。如果只停留在思路层面,过几个月可能还只是思路,按照罗胖跨年演讲说的,干就是了。
存量市场信息和机会点,以及存量客户项目,做好项目计划按部就班。但需要关注关键风险管理,制定好风险规避计划。
产品研发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
显而易见,产品是连接客户和企业的纽带,既要为客户创造价值,也要为企业带来商业利益。公司根据战略需要,划分几个PDT来研发不同的产品,这些产品相互协同支撑公司的系统化解决方案目标。
从各个PDT绩效承诺来看,因为各个PDT研发的产品本身也是比较聚焦的,所以基本把需要做的工作列举出来了,有的也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但同时各个PDT存在一些普遍现象,譬如:
有的PDT列举的是一系列任务,对于目标定义不明确,无法衡量目标达成的优劣;
有的PDT企图面面俱到,没有识别哪些是重点;
有的PDT缺少挑战性分析,不管是技术挑战还是进度挑战或者人力挑战等;
总之,整体感觉是缺少些激情与追求。
为了提高研发和交付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公司一直倡导的“以产品交付项目”,部分PDT还存在譬如这样的关键问题:
- 停留在来一个项目开发一个项目的思维,缺少抽象与归纳,结果可能是公司产品缺少沉淀与复用,到处复制和粘贴,产品质量打折扣,项目交付拚人力。
因此,给各个PDT的建议是:
匹配公司产品战略,明确产品研发目标,目标导向并确定验收标准,避免只是任务罗列。而且目标要有外部客户价值和应用驱动,否则容易陷入自娱自乐的状态。
有些任务只是任务,没有特别难度。但有些任务达成存在关键风险,聚焦这些任务做好风险管理,明确具体可操作的规避措施。
坚决落实“以产品交付项目”,抽象建模,不断优化产品架构,提升客户价值,增加商业价值。
PDT经理要有客户思维和市场意识,除了研发之外,还要为产品的推广和应用负责,积极拓展外部市场取得突破。
UI设计和测试正反双向驱动开发
先不说其他公司是怎么进行UI设计部和测试部的定位的,在我司传统习惯上这两个部门都是被动接受任务。
你让我做什么UI我就做什么UI,反正都是研发来驱动。
你让我做什么测试就做什么测试,反正都是产品或项目来驱动。
为什么说UI设计和测试可以成为驱动开发的引擎?这是由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来决定的,这两个部门也是我最想改变工作方式的两个部门。
定位决定地位,思路决定出路。用在这里也非常合适,想自己成为什么就会是什么,思维不改变永远是被动,只有定位和思维方式发生变化,才能化被动为主动。
从绩效承诺来看,
UI设计任务很多,面面俱到。感知不到哪些是重点,哪些发挥了UI设计的独特价值。
测试任务中看到那么多项目,也是面面俱到。不管它们之间重复度有多高,也不管是不是用同一个产品交付,反正是从头测到尾一个项目一个项目来。堆人嘛,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
总之就是这样一种感觉: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你告诉我,我来做吧。
但这样真的好吗?先看看UI设计。
我更倾向于把UI设计叫交互设计。也许受VB(Visual Basic)之父Alan Cooper的影响比较深,UI的叫法更倾向于表现逻辑,而交互则体现了人与产品的连接,背后是角色、目标、场景三大要素,更倾向于基于人性的有内涵的表达。
按照上述逻辑,UI设计要实现三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
第一,改变被动支撑的意识形态。
交互设计要系统性思考,变被动为主动。被动的意识形态,只会淹没在众多任务中,设计质量不仅得不到质的提升,对团队和个人发展也不利。
所以需要从几百项甚至上千项任务中,分析出能体现交互设计核心价值的重点任务,集中精力以攻之。
第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专业交互设计师要聚焦在体现设计能力和创意的工作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就是常识性的设计要形成交互设计理念、原则和规范,包括面向角色/目标/场景的设计理念、界面布局一致性要求、典型交互设计案例/模板、通用控件等等。研发工程师按照指导原则和规范要求,就可以自己完成设计,不是所有的设计都需要专业的交互设计师去承担,这也是开发人员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第三,同理心直接来自于用户。
理论上,交互设计师要比开发人员更理解用户场景,更理解客户需要。按照角色定位,开发人员更偏向于实现怎么简单怎么来,而交互设计师则是需要充分利用同理心原理,从用户视角思考,怎么使用简单就怎么设计。
所以,交互设计师应该从后端走向前端,理解用户思维培养同理心。而不是依然站在开发的更后端,这样的同理心是缺乏场景的。
因此,产品经理也是交互设计师的一个主要发展通道,交互设计能力是产品经理的一个核心能力。因为一个好的交互设计都是从用户视角来考虑的。
虽然已经过去好多年,依然推荐大家看看Alan Cooper的《交互设计之路》和《软件观念革命:交互设计精髓》这两本书,2004年开始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影响。
对于交互设计而言,道和术需要相辅相成。既要传道,把基础设计能力实现全员覆盖,提升整体效率。也有有术,发挥专业能力聚焦重点任务设计更优秀。
再来谈谈测试,测试最大的问题在哪里?就是缺少抽象和归纳,意识形态依然停留在配套的层面。
所以测试需要做什么?
第一,理解“以产品交付项目”的内涵。
对测试来说,如何落实这个战略?
就是要分析在这么多项目中,分别用什么产品交付?是同一个版本还是不同版本?如果是不同版本,其中的差异是什么?如何基于这些差异来测试?相同部分能不能只测试一次?针对多个项目测试,通用部分能不能用自动化测试工具去提升效率?等等……
这是思维的重大转变。只有这样转变,才能引起思考。
这就是测试工作重新梳理的建议。
第二,测试就是驱动开发的引擎。
如果说交互设计是从用户视角去设计产品,那么测试就是从用户视角去验收产品,都是开发的驱动引擎。
前面提到项目使用的产品或版本,如果开发也没有做到,那就驱动开发去优化架构重构产品。这样不仅提升开发效率和质量,也会提升测试效率和交付效率,最后形成用户满意度的端到端闭环。
同样,通过分析测试出来的产品问题,挖掘问题背后的原因,驱动产品质量和能力提升应该成为日常。
测试只有改变自我定位的意识形态,改变测试的思维方式,才能化被动为主动,我理解这才是测试驱动开发的根本。
交付与售后服务保障企业生存与发展
相对而言,交付与售后服务属于战术层面,有比较明确的定位:始终围绕“提升客户满意度,降低交付成本,提高交付效率,为公司营口碑创效益。”这个主题。
衡量交付与售后服务的贡献价值,就是订货、收入、回款、利润。
2020年跟以往不同的是:项目经理为交付项目端到端负责,改变了以前客户关系扔给客户经理,物料采购扔给供应链,工程安装交给售后服务的模式,真正起到为项目质量、成本、进度、客户满意度负完全责任。
所以交付与售后服务可以把专项运作为重点,保证项目运作更高效,识别重点项目和关键问题,发挥核心人员能力,核心人员牵头以专项运作来确保目标达成。
一句话概括:具体目标牵引行动计划,用专项聚焦关键,发挥核心人员能力优势。
经营管理实现企业系统化运作
经营管理部是拉通事业部各部门端到端运作的关键,也是事业部经营理念和思想的执行主体。
以事业部经营目标为中心,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归纳,逐步形成系统性的经营管理体系和方法论。包括上面各部门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方式的引导与跟踪,以及需要遵循的流程和规范等。
同样,经营管理既要有道,也有有术。避免陷入以前运作中的秘书思维,当然不可避免会承担一些秘书角色。
道用来指导事业部各部门工作,术是帮助各部门提高工作效率。
主动牵引或者驱动,以业务目标为主线,充分利用人力、质量、财务等资源,拉通部门负责人,形成资源池。不断识别需要系统化建设的工作重点,跟踪需要各部门落地的任务。聚焦关键,有收有放,高效发挥经营管理部的独特价值。
总之,通过各部门绩效承诺的交流,去洞察背后的逻辑。意识形态阻碍了想象力,思维方式影响了动作与行为。发现本质,从根本上进行改变,才能从战术上取得胜利,在战略上取得突破。
意识形态决定组织定位,思维方式驱动组织发展。
希望这个观点能成为组织发展的催化剂。